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挖掘时发现的神秘文字

 

在青岛当地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一件神秘文物,此文物年代久远,解开了北方黄酒之尊——即墨老酒的历史渊源。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是什么神秘文物呢?

 

黄酒是如何酿成的?

小雨一直下个不停,在雨中穿行了一段时间,我们才看到了酒厂大院中,即墨老酒博物馆的红房子,气度不凡。

刚一进博物馆,浓郁酒香扑鼻而来。酒厂的职工为我们做导游,边走边解说即墨老酒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

 

 

 

即墨老酒博物馆的红房子,不知里面藏了多少宝贝

 

历史上最老的酒典故,大概就是商纣王“酒池肉林”的记载了,酒色误国,最终奢侈荒淫丢掉人心,葬送了王位。

而那时的酒多为黄酒,大多是用粟、麦、黍、稷、稻、粱等粮食酿造。如果是现在的浓香型高度白酒,照那个时候的大碗,甚至整坛整坛的狂饮法,估计王位没事,人先醉死到阴间去梦生了。

目前,国内出土的最古老酒种,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考证也是黄酒。

而即墨老酒酿造工艺之古老,据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据世界最早的酿酒规章《周礼·天官》记载,“作酒之法式,既有米曲之数,又有功沽之巧。式若米曲多寡之数,法若水火齐量之差。乃命大酋(酿酒者),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

曾经贤才士大夫争相前往一展才华的齐国,怎能少了美酒助兴?而当年齐国的供酒之地,非即墨莫属。

 

年代久远的即墨老酒不仅是齐国士大夫的最爱,也是秦皇嬴政的宠儿


 

且看古时的即墨老酒酿制,有哪些讲究。

“黍米必齐”——酿造即墨老酒,用的是米中之王,以颗粒饱满整齐、色泽金黄均匀的优质大黄米(黍子去壳而成)做原料,这是即墨老酒原料上的独特之处。

“曲蘖必时”——即墨老酒的酒曲,是选用三伏天优质小麦,在透风采光、温度适宜的室内踏成,并陈放一年的麦曲做糖化发酵剂,即中医所用之“神曲”。

“水泉必香”——水是酒之血,好水才能酿好酒。即墨酿造老酒选用的是崂山泉水,含有麦饭石等矿物质。去过青岛,喝过崂山矿泉水的人都知道。

“陶器必良”——老酒一般选用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以备陈酿的需要。

“湛炽必洁”——酿造、陈储老酒的器具几经烫洗,按古代的清洁标准,甚至更高。

“火剂必得”——老酒的酿造火候必须调剂适度,使锅内的糜受热均匀,焦而不糊,红棕发亮,恰到好处。

导游跟我们介绍,直到现在,酿造即墨老酒,仍然遵循这些古老的“法式”。

 

内在格局的摆设也极具古典意蕴,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有酒香、更有书香


 

挖掘出的古老文物,究竟为何物?

 “能不能看一下即墨老酒究竟是怎么酿造的?”这么多的酿造规矩,说来简单,但还是让人难以深透地了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您这边走,这是即墨老酒酿造工艺的展示。”跟着导游,我终于找到了这一屋子酒香的源头。

在博物馆的另一展厅,我从头到尾细细观赏了即墨老酒的酿造工艺。其中,最最重要的工艺,即黍米是如何“糊化”的?

只见宽大的地炕上,热气腾腾的黍米,在锅中被工人用大铲不停翻搅,糊香四溢。

据说,这样一锅糜,在古代要人工翻搅一天,才能完成酿造中的重要工序——糊化。可见古时酿酒之用心。

 

 

 

即墨老酒酿酒工艺展示 正是这样精心的制作才为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这个老酒作坊完全仿古,就连工具都是老古董,甚至还有用来压榨酒汁的大石垛。

“这就是我们当地挖掘出来的一块非常神秘的古砖,上面刻有酿酒图,是酿造即墨老酒的真实写照。”

这倒奇了,好奇心驱使我一睹这件文物真容。

 

酒厂工作人员,为我们带来了那块经过专家考究,鉴定为汉代时期的古砖。

在这块尘土斑斑的古砖上,一群雕刻生动的酿酒工人,正在按照古法酿制老酒,烧火的烧火,榨汁的榨汁,勾兑的勾兑,一片欢乐忙碌的景象。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块砖的上方,也就是天空的位置,居然有许多类似飞天的飞人。

我想,当时雕刻这块砖的人,想要表达的可能是酒带给人的那种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感觉吧。

 

从神秘的雕砖,一窥古人超群绝伦的想象力,令人惊叹!
 

参观到最后一道工序时,看着浓浓的粮食精华汁液,被古朴的器皿压榨过滤出来,缓缓地流淌,不禁拿起勺子尝了一口,微微的焦苦味,浓香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导游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即墨老酒比北方糯米酿造的黄酒醇厚,所以被叫做“即墨老酒”,又叫“老干榨”。

这种极品老酒中,含有比葡萄酒还要高10倍的氨基酸,所以,又叫“液体面包”,非常粘稠,倒上满满一杯也不会溢出来。

“一般这样的即墨老酒储存多久?”像泸州老窖等浓香型白酒,是越陈越香,不知道即墨老酒是不是一样。

“短的大概在四五年吧,长的甚至赛过绍兴花雕。”导游告诉我们。

 

讲究的即墨老酒包装,透出历史的厚重感

 

在屋子尽头,看到一排排泥封的酒坛上,居然每坛上都有一个签名。

看我好奇,导游递给我一支笔说:“每个参观即墨老酒博物馆的人,都可以签下一坛新酒做纪念。我们可以免费为您保存,直到您想取出来品尝。”

想不到这么有意思:几笔,就定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坛即墨老酒,纪念这次即墨之行。

或许等一二十年后,繁华阅尽,人世沧桑皆悟,捧出一坛陈年老酒来,独自或邀好友品酒论人生,也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到那时,我喝的就不是酒,是岁月了。

 

 

 

若干年后,取出自己当年签名的酒,该是一种怎样的感慨
 

一二十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世事难料,一个人也可以改变很多。

难能可贵的是,像即墨老酒一样,保持最本质最真实,相当不容易,能够愈久弥香,更是非常难得。

参观完即墨老酒,我突然领略到记录的重要,随意写下的文字,或许能见证一个时期,一段岁月的历史,至少,能记载个人的所见所感所悟。若干年后,当我们无意间翻开这些文字,它们会像陈年老酒一样浓香。

如此,我的旅行,显得更加有意义。这又坚定了我一直在路上,不断寻访大好河山,民情风物,奇闻轶事的决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号营带你品老字号,四千年的焦香:即墨老酒
封闭三年酿出地道老酒 记者探访酒曲背后的秘密
即墨老酒酿酒方法和酿酒工艺
即墨老酒
即墨黄酒何时称“老酒”
从酒祖仪狄话即墨老酒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