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建忠 | 虚中有实,虚实必当兼顾——腹胀、腹满医案二则

案1 赵某,女,53岁。2006年9月6日初诊。

主诉腹胀、腹满2周。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经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感冒”已愈,腹胀、腹满明显,时轻时重,矢气多,大便畅,纳食尚可。经前医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等方,效不显。诊见面白体瘦,手足畏寒,小便清利,舌质淡,舌苔白润,脉弱。证属中焦虚寒,湿气壅滞。治以化湿消胀、温中补虚为法,方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处方:厚朴12g,姜半夏12g,人参6g,炙甘草3g,生姜5片。3剂水煎服。

白术

2006年9月9日二诊:药后腹胀、腹满明显减轻,改以温补中焦为法,方用附子理中汤,处方:制附子(先煎)12g,干姜9g,人参9g,焦白术9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

2006年9月15日三诊:自诉全身舒畅许多,精神好转,腹无不适。嘱口服附子理中丸2盒善后。

案2高某,女,34岁。2006年11月5日初诊。

近一年来腹胀、腹满,大便不调,或2~3天1行,或1天2~3行,大便黏滑白浊,有时胃脘不舒,口苦,不喜饮,纳食尚可。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舌质淡红有齿痕,舌苔白腻,脉弦缓。证属脾虚湿滞,前有阳气虚馁,后有肠腑积滞。治以运脾化湿、温阳导滞为法,方用平胃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处方: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制附子(先煎)15g,生薏苡仁30g,败酱草30g,生大黄(后下)9g,炙甘草3g。5剂水煎服。

2006年11月12日二诊:药后脘腹舒畅许多,大便较前畅行。上方生大黄减为6g,继服5剂。

苍术

以上方加减共服用35剂,脘腹舒畅,大便基本正常。后以附子理中汤合平胃散方加减制成丸剂善后。

按:案1当为素体中焦不足,加之过用寒凉攻伐,中焦更伤,寒湿内滞,引起腹胀、腹满。前医治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只顾邪实,不顾正虚,因此不效。案中所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治疗外感误治(或过治)后腹胀满者。本方开中夹补,泻实顾虚,辨证要点为腹胀满时轻时重而大便不秘。本案若舍本方而用后世时方,甚或中、西医结合之方,往往疗效不佳。药后邪滞已开,接方以附子理中汤治虚为主。当然,如首方只顾正虚而径用附子理中汤也是无效的,因忽略了邪实。

方证不相对,经年亦不治。”(《皇汉医学》)

案2脾虚无疑,但虚中夹实,治疗必须注意邪实积滞。本案久治不愈,与前医未重视积滞有直接关系,方中附子配大黄,当为取效关键。还有,即使是治疗脾虚,开首也只能祛湿运脾,而不可以直接补脾。人(党)参不可用,即使是白术,也不可早用。个中差异,需临证处方时仔细斟酌。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医家误,昧虚实,显然虚实何难治,虚中有实实中虚,用药东垣有次第(《脾胃论》《内外伤辨》,补中、枳术等方,开万世无穷之利)。”言极浅显,实

为临床真言。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设有人焉,正已夺而邪方盛者,将顾其正而补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见有不的,则死生系之,此其所以宜慎也。”日常门诊上,“死生系之”并不太多,但攻补失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方药的疗效,也是“宜慎”的。

补中、枳术等方,开万世无穷之利。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伤寒-66
《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解析
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湯验案(胆囊萎缩)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 道医网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卒中后便秘中的应用探讨
医案|太阳病变证-脾虚之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