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 谈 悬 钟

浅  谈  悬  钟

裴兴虹1△,赵建新2*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29

悬钟,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古今医家对于该穴的认识、命名等方面都存在众多说法,尤其在该穴的具体定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临床针灸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好坏,除了与辨证、选穴、手法等方面有关,腧穴的准确定位亦起到较大的作用,取穴的准确亦为临床针灸大夫的基本功。为深入认识悬钟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就其较有争议的定位、别称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临床教学及应用提供参考。

1  定位之争议

悬钟,足少阳胆经腧穴,近代医书对悬钟的具体定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高等中医学院教材中不同的版本就有不同说法:如石学敏《针灸推拿学》1悬钟定位在足外踝上三寸,腓骨前缘;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针灸学》2悬钟定位在足外踝上三寸,腓骨后缘;现今的国际标准3认为悬钟在小腿外侧,足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对于以上的分歧,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文献查阅,具体讨论分析如下。

1.1  取穴方法——动者脉中

悬钟一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书中记载:“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后世对悬钟的描述多与此类似,如《千金方》“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足三阳络”;《太平圣惠方》“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黄帝明堂灸经·正人形第十》“主脏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针灸资生经》“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由此可见,悬钟一穴在古代医籍中的位置描述主要为“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动者中”“动脉中”;“足三阳络”,取穴方法“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

李鼎主编的《针灸甲乙经理论与实践》4中提到“动者脉中”指胫前动脉,“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指用手重按则足背动脉不跳动。《针灸甲乙经校   释》5《针灸大成校释》6等均认为“动者脉中”“阳明脉”为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故而悬钟的取穴方法为足外踝上三寸,胫前动脉搏动处,重按则足背动脉跳动减弱。

1.2  解剖定位

从解剖位置看,《局部解剖学》7中“胫前动脉于腘肌下缘由腘动脉分出后即向前穿骨间膜进入小腿前骨筋膜鞘,紧贴骨间膜前面伴腓深神经下行,上1/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2/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之间,主干下行至伸肌上支持带下缘处移行为足背动脉”。由此可见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同属一支,与《针灸甲乙经》中提到的悬钟的位置吻合,而且都走行于骨间膜,也就是腓骨前缘处,这进一步说明悬钟位于腓骨前缘。此外,胫前动脉的走行较为明确,变异较少,临床上很少出现缺如的情况,偶尔向外侧偏离,或可被胫后动脉或腓动脉发出的穿支代替8。如洪勇平等9报道的1例胫前动脉下段缺如案,胫前动脉被胫后动脉替代等有部分文献报道10-13。多数情况下胫前动脉走行于腓骨前缘。

此外,胫前动脉在体表的投影线在小腿的前面,从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至内外踝连线的中点之间作一条连线,此即为胫前动脉的体表投影14。这再次说明悬钟的体表位置近腓骨前缘。


1.3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载:“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外辅骨即腓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辅骨,谓辅佐骨之骨,在胻之外。”指腓骨在胫骨之外,故称外辅骨。可见,胆经在小腿部的循行位于腓骨之前,直下行于外踝之前,并没有绕行于腓骨之后再下行,而悬钟穴为胆经的穴位,也应在胆经的循行路线上,故也应位于腓骨前缘。

若悬钟的位置在腓骨后缘,其部位较为靠近足太阳膀胱经的分布。《针灸甲乙经》中提到跗阳穴的位置“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其中“筋骨间”指腓骨与跟腱之间5。如此,跗阳穴与悬钟的位置则难以区分。

1.4  临床实践

石健华15在临床上通过按压、针感放射途径、治病疗效三方面对比“前绝骨”(腓骨前缘)和“后绝骨”(腓骨后缘),也认为悬钟位置在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较为合理。周建伟16在临床患者身上对比“前悬钟”(腓骨前缘)和“后悬钟”(腓骨后缘)的针感传导效果亦发现“前悬钟”与足少阳经关系比“后悬钟”更为密切,“后悬钟”与足太阳经关系较为密切。笔者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了76位临床针灸大夫选取悬钟穴的位置,发现有54位(71.05%)临床大夫的取穴定位为足外踝上3寸,近腓骨前缘。

2  别名之争议

中医学术界普遍认为悬钟亦名绝骨,乃八会穴之髓会,然部分医家对此说法有所质疑。如王冰注“针绝骨出血,立已”提出此为“阳辅穴”17;《难经》丁德用注“髓会绝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阳辅穴是也”提出绝骨非为悬钟的别名;滑寿《难经本义》、熊庆笏《扁鹊脉书难经》都提出绝骨为阳辅穴;近代医家如李志道教授18也认为悬钟穴并非绝骨,也非髓会,髓会绝骨之绝骨当为阳辅穴。

悬钟,一名绝骨,此种说法首见于《千金方》。在此书之后才逐渐将绝骨作为悬钟的别名,如《针灸大成》《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等主要针灸书籍大多认为绝骨是悬钟穴的别名。而《千金方》之前的医书都未提及悬钟与绝骨的关系。绝骨一词首见于《素问·刺疟》“䯒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而在《黄帝内经》及《针灸甲乙经》中都有提及阳辅与绝骨的关系。《灵枢·本输》中“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火”,《针灸甲乙经》中“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由此可见阳辅穴靠近绝骨端,若说绝骨为阳辅的别名似乎更为合适。

“髓会绝骨”的说法首见于《难经·四十五难》,提出绝骨能治髓病。若认为绝骨为悬钟的别名,那悬钟也应能治髓病,对比权威性较高的《针灸甲乙经》中悬钟和阳辅的主治作用即能说明问题。悬钟“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悬钟主之”“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其中并未提及悬钟与髓病有关;阳辅“腰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阳辅主之”“寒热酸痛,四肢不举,腋下肿,马刀瘘,喉痹,髀膝胫骨摇,酸痹不仁,阳辅主之。”从主治功能上,进一步肯定了阳辅与绝骨的关系较为密切,而绝骨则非为悬钟的别名。“髓会绝骨”究竟是否为阳辅穴以功效而得的别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  临床应用

悬钟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有着其特殊性及广泛性。从悬钟穴这一命名可以一窥:一是与其位置相关,循人体两侧向下垂行,未及于足处为此穴,与小儿挂脚铃处相当19;二是其功效与运动系下肢疾病有关,且也兼治上焦疾病20,如胸胁胀满、胁肋疼痛等。《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其功效为“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悬钟主之”“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随着研究的深入,悬钟穴的功效主治已不再局限于《针灸甲乙经》上的描述,以下选取了较为有代表性的疾病进行小结。

3.1  落枕

悬钟为治疗落枕的经验穴,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李伟2140例落枕患者施以针刺治疗,以患侧悬钟穴为主,若不见效改用健侧悬钟穴,结果发现治疗1次痊愈30例,治疗2次痊愈7例,治疗第3次改为针刺健侧痊愈3例,有效率为100%。黄顺贵22、李凯23在临床上使用悬钟穴治疗落枕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2  中风

以悬钟穴为主针灸治疗中风多有报道。李庆等24通过研究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发现,针刺足三里、悬钟能促进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康复,直观地证明了该疗法的有效性。常静玲等251例左侧颞、顶、枕交界区损伤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电针刺激通里、悬钟组穴进行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复述动词、听动词理解和阅读动词文字理解亚项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阅读动词文字理解在整体语言亚项里的分值最高,动词的恢复明显好于名词。电针通里、悬钟组穴出现了双侧颞叶的激活,左侧激活脑区较右侧多;且电针左侧目标穴位减去左侧假针的结果依然显示有左侧颞叶的激活,说明针刺通里、悬钟对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顾红卫等26发现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  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 恢复。

3.3  腰腿痛

《素问·刺腰痛论》:“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少阳”“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悬钟穴为治疗腰腿痛的效穴。罗万东等27以后溪配悬钟穴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肯定了针刺后溪、悬钟穴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永华28以电针承扶与悬钟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4  小结

概括而言,从古代文献、解剖位置、经脉循行和临床实践几方面来看,笔者认为悬钟的定位以体表标志定位为准——足外踝上3寸,近腓骨前缘,操作时辅以足外踝上3寸,胫前动脉搏动处,重按则足背动脉跳动减弱,此种取穴方法验证其准确性。且悬钟穴非为髓会、绝骨,而绝骨是阳辅穴以功效而得的别名这一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悬钟单穴或与其他穴位配伍在临床应用较广,有着确切的疗效,但涉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有待深入研究。(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悬钟穴功效及位置考证
绝骨穴
师生穴位侃读录(十一)
足少阳胆经穴位定位
悬钟
悬钟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