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正中神经卡压征候群-旋前圆肌综合症

林园中医诊所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

摘 要

旋前圆肌综合症是指该肌劳损并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所出现的综合症。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男女之比约为3:1。旋前圆肌起点有两处,其一起自肱骨内上踝,称为肱头;另一起自尺骨冠突,称为尺骨头(图一),这两头之间有正中神经通过。两头于下行过程中于正中神经前面汇合,肌束斜向外下方(图二),先向肱肌和肱二头肌的浅面,后于桡骨掌侧面形成扁腱,止于桡骨中1/3的背面和外侧面 (图三、四)。此肌收缩时,使前臂旋前和屈肘(1)

 图一 旋前圆肌起点

图二 旋前圆肌

                  

图三 旋前圆肌与正中神经


图四 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腱


壹、病因

本病的损伤是由于肘部反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一种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前臂掌侧部分肌肉因反复运动,而过度劳累,可造成旋前圆肌肥大和肱二头肌腱膜、指浅屈肌纤维弓增厚,使该肌所在的筋膜腔内压力增高。或有外力撞击前臂掌侧,或握拳突然内旋屈曲前臂,使旋前圆肌浅头拉伤,水肿、痉挛刺激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穿经旋前圆肌的位置关系并不十分恒定,随肱动脉分叉的高低,尺骨头的缺如及联合腱板的有无而变化。正中神经(图五)通过旋前圆肌两头间者,为正常解剖位置。反之,能压迫正中神经的腱性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2),即联合腱板(图六)、由腱束构成的旋前圆肌尺骨头腱、和指浅屈肌的纤维弓和腱束。腱性组织远比肌组织坚韧,一旦压迫正中神经及其肌支,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总之,腱性结构的存在是产生旋前圆肌综合症的型态基础,腱性组织和肌肉的劳损、外伤或者囊肿的压迫是致病因素。肌纤维和腱性纤维因炎症水肿而发生纤维化和黏连,压迫正中神经而产生旋前圆肌综合症。患者有前臂疼痛、不适、手无力及拇、食指麻木等症状,旋前圆肌近侧有压痛,对抗前臂旋前、屈肘或指浅屈肌收缩时,均可使压痛加重。


图五 正中神经


图六 旋前圆肌联合腱板


贰、症状

主要表现为前臂近端掌侧酸胀不适,疼痛,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可使症状加重,患肢无力,桡侧3个半手指的感觉麻木。体检可发现前臂掌侧部分肌肉及大鱼际萎缩,肌力减退或瘫痪,旋前圆肌近端有压痛,病程久者,疼痛在夜间为甚。前臂近端掌侧Tinel征阳性(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按:正中神经司手之粗大运动,若在上臂受损时,其所支配的肌肉全麻痹,大鱼际肌群萎缩,使拇指与手掌形成平坦状态,呈猿手状态。

参、检查

前臂旋前和曲腕抗阻力时,前臂近端疼痛加重,则为正中神经在旋前圆肌平面受压,前臂旋后和屈肘抗阻力时,前臂近端疼痛加重,则为正中神经在肱二头肌腱处受压。当病变在指浅屈肌的纤维弓和腱束时,抗中指指浅屈肌屈曲试验阳性。

X光线检查,一般无异常表现,严重者局部有骨膜增生改变。肌电图检查,旋前圆肌综合症患者肌电图出现局限性正中神经损害性电位。肌电图对区分其他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或轻度旋前圆肌综合症具有诊断意义。

肆、鉴别诊断

(一)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症

骨间掌侧神经是正中神经穿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自背侧发出的分支(图七)。骨间掌侧神经损伤会引起手内肌不同程度瘫痪,典型症状是捏-握征阳性(图八),即由于拇长屈肌和食指深屈肌瘫痪,拇指指骨间关节、食指远侧指骨间关节过伸引起。该病瘫痪发生前常感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前臂和肘前,但多无感觉障碍。检查时将上肢自然下垂,屈肘90°旋内可发现受累肌肌力减弱。

图七 骨间掌侧神经

图八 捏-握征

(二)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是腕管腔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中年患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症状为患手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手指运动无力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等。屈腕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伍、治疗

(一)固定疗法

症状较轻的早期患者置前臂于屈肘90°、旋前60°~90°位制动,休息5~6周,一般可痊愈。较重者采用如下方法。

(二)手法治疗

对前臂上段特别是肌肉挫伤的患者,因局部气滞血瘀,在早期应预防黏连和挛缩。局部先用滚法、擦法以疏通经气,再以点穴法配合揉捏和一指禅推法,顺旋前圆肌走行方向进行点按或弹拨,以疏通经络、气血。点压的力量应适当控制。

(三)药物治疗

1.内服药 常用内服方剂有麻桂温经汤、乌头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

2.外用药 可用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熏洗。

(四)小针刀疗法

用平刃针在旋前圆肌内髁起点上铲切松解紧张的肌肉(3)

(五)手术疗法

对神经卡压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存在,或病情严重,存在肌肉萎缩等表现时应及时用手术切断卡压腱弓或纤维带。

陆、功能锻鍊

急性损伤者早期患肢制动,但应避免长期外固定。主动练功可做双手托天法,以松解肘前软组织黏连。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距离与肩同宽,两手放在腹前,手指交叉,掌心向上。

动作:反掌上举,掌心向上,同时抬头,眼看手指。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图九)

图九 双手托天

柒、参考文献

1.韦贵康:中医筋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83,1998。

2.郭世绂:临床解剖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P506,1997。

3.黄枢: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P135,19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卡压与神经松解
正中神经压迫不一定是腕管综合症
每周一病|腕管综合症
肘管综合征的成因和治疗
【特色疗法】旋前圆肌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