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虞美人】作品点评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终南山人 倪平波 荒岛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主          编  芦荻

执 行 主 编 李国麟

执行副主编 天池  蘭公子 

责 任 主 编 阿远  霍庆来 高山 卧虎山人 董峰  微澜 

                  明月轩云  张刃  易玉华  海之言 王中华 

                  心殿主  章寿 慕雪 白金财  苏小隐  一苇  

                  竹子 小桥流水  竹杖芒鞋  楼后人

责任副主编 夫子 月池居士 李仕斌  寒星 天马行空 

                   李冠群  烟雨红尘  如风诗韵 

                   朱明良友  张仕庆 无论魏晋 少年 

刊 头 题 字 吳瑾

编          委  冰洁  阿斌  直性子  振江  路者天涯 

                    张兰芝  先见之明 昊海  秋翁 独善其身

                    海陵耆民  蒲苇




点评老师简介

芦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连市诗词协会会员,大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吴门诗社会员。师从金陵董学增。诗海选粹总群社长、主编、诗海学堂校长、特邀诗词讲师。


诗海各位诗友大家好!

今晚开始与大家分享本期作业【虞美人】暮春点评。

由于作业提交数量远超限额,盛情难却,都已经纳入了点评范围。

现共收到作业41首,我们的点评分两部分进行。今晚与大家分享第一部分。 

为活跃课堂气氛,在不影响秩序的前提下,大家可有互动。有精彩的作品,大家可以点赞、鼓掌、加油。点评如有曲解、疏漏、疑义等等可以课后交流。谢谢!

1.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风铃度

朝霞遍染依云绕,绿水拨轻棹。莺啼燕语叹残红,春去难留飞絮任濛濛。

吟诗酌酒闲情在,把卷时光改。落花听雨赋高楼,试问人间还有几多愁?

芦荻点评:

“拨”字出律。

首句逻辑错误。“霞”、“云”,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即然“遍染”,霞乎?云乎?已经无法澄清。“绕”字局促失美,将思维绑定,思维限制在云与霞的局限范围失去想象空间。

下句:“绿水拨轻棹”,与上句关联度不高,稍觉突兀。在同一联当中,我们强调意像连绵,意脉贯通,所谓意群,即是如此。但单从“绿水拨轻棹”这个五字句意像来说,清新灵动,画面感很强,不失为好句。

二拍,“叹”字欠贴。如果说“莺啼燕语”在蕴意上稍觉重叠,但还可以忍受。但说莺燕作叹,一是不够准确,二是情绪暴露过早,使得行文失去蕴藉。“残红”二字见佳,与下面九字句无缝对接。紧紧扣住题目,融情于景,深而不露。此处有赞。

过片,“吟诗酌酒闲情在”,遣词直白且情怀散淡。“把卷”可酌。让我们把上下联系起来看,因上一联有“残红”“春去难留”,下一联有“几多愁”等等,散淡与春愁在蕴意上明显有悖。

尾拍,“落花听雨”四字,与通篇运化尚欠思量。落花重叠,二拍的“残红”即是落花,这还没有算上“飞絮”呢。“听雨”,前有“朝霞”,后无铺垫,“听雨”何来?此处存疑。 

这首整体看构架没有问题,只是在遣词逻辑与意脉贯通上面尚有学习空间。

2.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鹃鹂

花零半落堆成痛,流水无情送。唯将倩影入忧词,由任恨留不减向空枝。

归来总赴溪桥约,岁岁迎红药。奈何舟别路漫漫,独自月来对饮叠年年。

芦荻点评:

起拍入题明快,情景互照。为通篇定下基调。“花零半落”,动词重叠。“零”“落”义同。宜取其一。如果象征爱情,用“桃花半落”是否可以?只作建议。

次拍,“忧”字情绪外露。可酌。是否可以选择中性词语与“词”字搭配,这样或可增强含蓄之美。

下句:“由任恨留不减”在语法上缺少推敲,可再细酌。这一联自我情态的描绘生发过早。由于用力过猛,可能使得后续气短,造成难堪。能不能延续首联意像,作一下缓冲,再慢慢进入情绪,我想效果会更好。就是你写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想到整体,即所谓的前后照应。这种情况属于普遍现象,需要大家借鉴。 

过片,转折不错。由现实唤起回忆。“溪桥”或有故事。“红药”内涵丰富,暗扣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句,似乎一笔带过,实则用意深微。我们写词,推崇这样的笔法。但这个五字句运化还是有些问题,“岁岁”不够柔和,“迎”字不稳。可以再酌。最好把“红药”衬托的更具美艳更具真情。

结拍中规中矩,暮春伤怀之情得以体现,这个收束还是可以的。

3.虞美人 暮春

梦天行(浙江)

霏红落地婆娑柳。只叹春光溜。回望远岫翠岚浓。凭槛仰思飞絮、满苍穹。

词笺墨迹书香在。筝雁音无改。画楼芦笛又离声。南浦久时相顾、棹催行。

芦荻点评:

起拍,“落地”直白,非词家语。与上一首一样的问题,因为前文烘托不够,“叹”字出现过早。有失含蓄。尤其这种小令,能够藏住,用意像表达,含蓄蕴藉,相当重要。

次拍,“回望”“凭槛”意重。“仰思”与全句欠融洽,再酌。另,起句有“霏红落地”,这句的“飞絮”可以不用。虽然不是同样物质,但感官形态没有太多区别,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无可奈何之感。用的多了,便觉重叠费墨。“满苍穹”,具有过度夸张之嫌。

过拍,物是人非,触景生情。由此转入回忆,这个过度自然顺畅。“筝雁”组合,倍觉生硬。可以变一下。

结拍,意像选择见佳。只是遣词逻辑上还有改进空间。尤其“南浦久时相顾”句,略显凝滞。这么好的意境,有理由写的更美。 



4.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蓝雀

倏而阳暖山河秀,阔步园林后。腹间畅悦望寰尘。雁过北疆蔚宇、气清新。

寒冬已逝更春貌。街巷孩童闹。众方瑰景复重生。举首心胸顿爽、甚欢荣。

芦荻点评:

此首有“春”无“暮”,视为离题。从“倏而阳暖”、“雁过北疆”、“寒冬已逝”、“瑰景复生”来看,应是初春,“甚欢荣”倒是契合此时心境。更多不予置评。建议每次作业,需要认真审题。

5.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中秋月影

湖边老柳飞丝絮。萦绕春之暮。是谁摧落碧桃花。无奈临溪逐水、向天涯。

夜来几度乡关梦。总把春晖颂。一轮清魄照流年。也寄满腔心事、恨春残。

芦荻点评:

起拍简洁,切题明快。但美感欠缺。“春”与“暮”二字直白且破题之嫌。能不破最好不破。破了以后,真相大白,蕴藉无存。暮春可以唤起你内心惆怅的景物很多,不一定非要用两个字。

次拍设问起拍,这个承接还是可以的。

过片情绪大开,梦入乡关。“颂”字当指乡关欢愉。然此“颂”字在此,虽然顺理成章,但对本词整体基调来说,略显不协。因为小令字数少,立即由欢愉转向凄美,其实很难。这个有待商榷,只是个人看法。

结拍意像唯美,回味悠长。如果再含蓄一些,“满腹心事”可以去掉,因上一联“几度乡关梦”的表述已经涵盖。这一联全部景收未尝不可。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

总之,这首从遣词脉络到情绪的把控已经到位。

6.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海之言

雁归不见杨飘絮,岂忍春将去。家山依旧尽寒风,遥望一泓江水、任流东。

芳华未展时随改,可晓情犹在。别君含泪润双眸,他日重还旧地、再无由。

芦荻点评:

起拍春色见迟。联系到次拍来看,地域应属北方。这或许是现实景色,也或许是作者有意识的对比夸张。潜台词就是:还没有感觉到春天的到来,怎么可以忍受春天的离去呢?

次拍“依旧尽寒风”句,对起拍作了具体诠释。尽管没有飞絮,但“一泓江水任流东”,这种逝者如斯的景象,依旧能够激荡你内心的涟漪,对凄美的氛围给予了充分营造,为下片情绪的发散作了很好的铺垫。

过拍以设问句式展现情绪,暗含旧事。不错的衔接。“时随改”可以再酌。

结拍由回忆转入无可奈何的现实,情感浓烈,令人动容。

惟“含泪润双眸”句稍觉质实,如含蓄,会更好。整体已经相当不错。

7.虞美人  暮春

贾洪岩

剪风吹落香红去,坠地悲无语。暖烟夹道别残春,杜宇感伤声咽不堪闻。

含情草木频招手,默默看春走。一丝杨柳万丝愁,飞絮凄凄随水送行舟。

芦荻点评:

起拍入题,基调无误。剪风”组合稍觉生硬,且“剪”与“吹”和主语“风”动词重叠。“悲”字外露。

次拍“夹道”可酌。“别残春”与首句语义重叠。下句“感伤声咽”与“悲”字一样,外露并且刻意。这样写简单直白,就失去了虞美人跌宕回环含蓄唯美的风韵。

过片虽然直白但不失顺畅,草木有情,给人以依依惜别无可奈何之感。

尾联“杨柳”“飞絮”“行舟”,意绪摇曳,风情万种,画面唯美,回味悠长。不错的结拍。

总体这首下片好于上片。如上片能够委婉含蓄不失为一首好词。

8.虞美人 暮春

白云闲客

杜鹃声断啼残血。蛩恨终难歇。小楼窗外月如钩。空遣阑干俯首、到西洲。

门前燕子双飞柳。不管人消瘦。有谁怜惜葛衣寒。后夜银灯照眼、泪珠弹。

芦荻点评:

起拍写了鹃声和蛩声。鹃声大多在暮春,而蛩声一般在夏季以后,与清明或暮春在时序上不一致。这一拍开门见山,紧贴题目,利用声音营造凄凉氛围。

次拍融情于景,写月色,意境唯美,深情缅邈。不错的一联。

过片“门前燕子双飞柳”,这句在时序上面似乎有些问题。因前有“月如钩”,后有“银灯照眼”,分明都是夜晚,怎么能够看到燕子双飞呢?

尾拍设问作结,情绪浓烈。这首主要问题还是情绪外露过多,蕴藉稍减。

9.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沙漠清泉

杏花今日纷纷落。长怪东风恶。轩亭随处叠红英。心内怜芳欲诉,却无声。

当窗不怨春归早。遍野青青草。岸边呈现柳千条。湖畔翩翩蝴蝶,过溪桥。

芦荻点评:

起拍切入暮春,借落花渲染情绪,不错的开篇。 

次拍“叠红英”与首句花落叙意重叠。“心内怜芳”四字似觉多余,景物既然已经烘托了情绪,就不用再说出来了,再说,无异于画蛇添足了。但从这一拍的蕴意来说,还是可以肯定的。 

过片跳空,“不怨春归早”与上片转折过大,意脉中断。

 尾拍“翩翩蝴蝶过溪桥”这句,深情唯美。使人心生眷恋。另“湖”与“蝴”出现在同一句式上面,音韵相挤,这个还是需要避免的。

 这首除意脉问题之外,景物的铺陈比较凌乱。几乎一句一景,对整体结构有一定影响。



10.虞美人 暮春 李煜体

渔舟子

桃辞梨谢春花怨。雨细携风咽。慢吟揉黯约清商,心不忍春别去,唱离殇;

叹春去落花惆怅。寂寞看潮涨。䒁舟星瀚渺云漫。更漏影单灯暗,听风旋。

芦荻点评:

起拍切入暮春景象。“咽”字下笔稍重。

次拍“慢吟揉黯约清商”句当酌。这种自我行为描述不用为好。利用环境及景物营造氛围去感染你的内心进而感染读者,而不是主动袒露你自己的内心去给读者看,我认为,这是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下句“心不忍春别去”,特别是“心不忍”三字,使得九字句失去节奏。这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已经讲过了,不应该再犯类似错误。 

过片“叹春去落花惆怅”,与上面同样问题,也是失去节奏。一般来说,九字句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七字句,就不应该了。 

尾联景收,深情委婉,给读者留有回味空间。

这个收束值得肯定。

11. 虞美人 暮春

金岗

万般静好孤心待,春暮无人解。风轻莫拂有云裾,但笑寻仙梦起、上三壶。

侬家总在依稀里,暗忖谁吹水?读书端座是非斋,我笑先生古板、欠诙谐。

(吹水;粤俚语,意胡侃、吹牛之类)

芦荻点评:

由心绪起拍,直入暮春,但觉牵强。“无人解”为本词之关键。

二拍借风物展开想象。“但笑”具调侃之意。“寻仙”句意指梦境之虚无。

三拍“侬家”为特指。“依稀里”即恍惚而不能确定之意。

尾句质实,现实场景毫无修饰。

 这首词与原作者有过沟通。是上两天作者与几个诗友喝茶的时候一番清谈有感而填的。

主要是这天有个资格比较老的退休中学校长对律诗之抝句及凑韵邻韵挤韵等提出不同意见。席间所谈观点各异甚是激烈。夜归后细品一二,不禁莞尔.就草草的的填了这一首。 

因属别裁,简谈一下个人意见。

一、就暮春主题而言,虽有暮春二字在列,但此篇整体意脉与暮春相去甚远。或者说,叙述的事件本身与暮春并没有必然联系。 

二、因其事件不是广为人知的独特性,极易给读者造成误解。如果没有相关注释,做到准确解析相当困难。

三、整体艺术风格与暮春距离较远,基本脱离了出题的初衷。

12.虞美人 暮春 李煜体

锦屏人 银池

庭柯霞染风轻唱。柳絮闲游荡。雀欢交颈树梢头。惹引锦屏人怅,上西楼。

蹙眉未敢含羞问。叠个红方寸。素笺书满阿谁名。新月翛然檐上、笑多情。

芦荻点评:

景色开篇,色彩秾丽,动静相宜,自然顺畅。“柳絮闲游荡”句,貌似平常,实则牵愁挂绪,风情万种,并以此为次拍张目。这个起句相当不错。

次拍顺势发散,嵌入风情。“雀欢交颈”与“锦屏人怅”形成鲜明对比。特别锦屏一词,容易叫人产生联想。唐 李益《长干行》就有:“鸳鸯緑浦上,翡翠锦屏中。”之句,由此徒生对爱情的思念与向往。

有了上片的充分铺垫,过片的自我行为描述方不觉突兀。这一联描写灵动可爱,丝毫不觉做作。“红方寸”的意像,或现实或虚拟,皆有丝丝入扣,心心相印之感。

尾拍接续次拍意脉,采用设问句式,与读者形成互动,并借用“新月翛然”之形态,以调侃的方式收束全篇,起到了巧破千斤的艺术效果。

闲适舒缓,轻盈灵动为本篇的主要特点。


13. 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冉惠敏

漫天花雨莺声老,此际愁难扫。依稀树下有离歌,徙倚蹊前听客、泪谁多。

翩翩蝶影风吹散,误了芳菲苑。卅年争奈一南柯,未觉醒来斜照、满山坡。

芦荻点评:

起拍抓住颇具暮春典型特征的两个意像作以充分渲染。美轮美奂,蕴意悠长。“老”字警醒。出自莺声,警示与人。无限惆怅油然而生,使得接下的五字句顺理成章。

次拍延续起拍意脉,借“离歌”发散情绪,为读者传递了大量信息,或回忆或思念或向往,但这些信息的传递都是在含蓄委婉,深藏不露的笔法下完成的。“依稀”二字巧妙,真有或真无?现实或虚拟?这些都只能留给读者去思索回味。

过片,意境飘逸,遣词唯美。这句貌似写景,实则情感浓烈。“蝶影”可以诱发无限联想。熟悉的李商隐无题就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名句。就时序来说,暮春时节,应该是蝶影稀疏了,恰与离愁别绪的心理形成互照。“误了芳菲苑” ,应暗含昔时故事,不乏凄美。作为读者,具体情形无须细推。总之,这是精彩的过拍。

尾拍景物收官,并借“误了”之余脉,对惆怅之情顺势发散。感慨、幽怨尽在其中。“斜照满山坡”,使人顿生迟暮之感。同时利用漂亮的画面,使唯美之风贯穿始终,给读者以失意的内涵和凄美的想象空间。

14.虞美人  暮春

乐以忘忧(李国麟)

沙堤卷落桃花片。戏柳双飞燕。遥思前事去茫茫。行到关情旧处、断人肠。

谁怜万里孤鸿影。云雨高唐冷。逐流鸳鸟自幽欢。只愿世间伴侣、少离鸾。

芦荻点评:

起拍“卷落桃花”即为通篇定调。对照后文来看,选择桃花的意像非常准确。因为桃花一向象征爱情,写词,烘托气氛,景物选择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双飞燕”,这个意像是具有暗示作用的。应该说,起拍的这两个物像颇具匠心。

次拍转入情绪的抒发。从承接的角度来看,稍显突兀。如果有点过渡缓冲,会更好。这一联触及往事,睹物思人,遂有物是人非之感。情绪的表达非常浓烈。 

过片回到现实。情怀孤寂,意像凄美。尤其典故宋玉《高唐赋》的运用恰到好处。为此篇增色不少。

尾拍“鸳鸟“句与首联“双飞燕”蕴意似有重叠,可再酌。结句稍白,如能景收,可能效果更好。“少离鸾。”或可再酌,因为这联前有“鸳鸟”一词,一联之中出现两种鸟类,会感觉重叠混乱。

整篇来看,一共出现了四种鸟类,对小令来说着实过多。在以后的创作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15.虞美人  暮春  李煜体

赵常乐

飞花漫漫随风尽。犹把东君恨。江南烟雨几时休。惹得满腔愁绪上心头。

缘来又去徒留叹。往事常相伴。释怀还又念初衷。梦境万千惟在故园中。

芦荻点评:

飞花起笔,嵌入暮春景象。景色撷取无误。下句,在前文没有充分铺垫的情况下,“恨”字稍重。这个字如果过渡到第三拍会好一些。

二拍打开心扉,江南烟雨,愁绪满怀。这个承接没有问题。“惹得”,口语化了,可以换个词语。

三拍回忆往事,合理的转折。“缘来又去”暗含旧事,这一拍充满了思念与惆怅,情绪饱满。

尾拍未出新意。与上一拍蕴意似有重叠。特别是“释怀还又念初衷”这句,犹觉费墨。如能转换思维,在不失脉络的前提之下,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或有意外惊喜。

总之这首中规中矩,固守的思维对情绪的发散有所限制,希望下次创作,切入的角度更多元一些。



16.虞美人  暮春

独善其身 

独看日暮轻风细。岸柳青溪里。落花辞树自无言。音问波流何往、水无边。

忽闻绿树莺时语。空翠留人住。近邻河畔有行舟。长遣江云惟是、酒添愁。

芦荻点评:

起拍“独看日暮”没有问题,而“独看日暮时的轻风”就存在语法的错误了。相信作者本意非此。但这种误解尽量消除。“柳岸清溪”,场景营造清幽淡雅,只是入题稍缓。 

下拍切入暮春,“落花辞树自无言”,情怀微露。笔法细腻含蓄。“音问”不解,或可重酌。

三拍“忽闻”二字,本可提振,但后续只见景语,情怀发散无力,“莺时语”“留人住”皆不足以生发情感,失去表现机会。 

尾拍虽然有“酒添愁”字样,但对于通篇来说,仍觉入情缓慢。

17、虞美人  暮春

康健

落花无语盈蹊路。坐果生嘉树。满眸新绿动乡情。独自闲游湖岸、听蛙鸣。

犹思故土田园里。苗麦抽新穗。万枝榴火蝶翩跹。不觉春时已老、感千言。

芦荻点评:

起拍:“落花无语”切入时序且嵌入情感,简洁明快,好句。“坐果”不解,疑为生造。

二拍思乡之情渐露。下句“闲游”煞景。如果是暮春景色触动了你的思乡之情,那么这个“闲”字,对你内心的情感是有所冲淡的。过片与上片雷同,没有转折,没有错落,无端废掉一联。

尾拍榴花蝴蝶,春时已老,徒生慨叹。但对于通篇来说,犹觉空泛,没有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8.虞美人  暮春有寄

曹国祥(武汉)

 一帘心事愁何忆?雁去无消息。凭君传语约桃红。怎奈春归孤影月明中。

莲池不日团风雅。时序来初夏。眼前垂柳不胜情。邻岸青蒲水泽尽蛙声。

芦荻点评:

起拍时序有误。暮春时节,应是大雁蒹葭育雏的时段吧,怎么会是“雁去无消息”呢? 

二拍桃红有约,富含旧事。春归之时,月明影孤,令人伤感。这一拍还不错。

无奈三拍又见离题,虽然暮春与初夏相交,但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序,绝不能混为一谈。特别是“莲池不日团风雅”这句,语法逻辑也有问题。

尾拍从遣词到蕴意都很好。尤其是“不胜情”“尽蛙声”两句,情真意切,韵味悠长。但因上片没有很好的铺垫,徒生孤芳自赏之感。

19.虞美人  暮春(李煜体)

蒲苇

蒙蒙细雨滋芳草,林密莺声老。落英流水使人愁,一缕暗香飘袅与谁留。

抚弦未语思犹乱,只记《昭君怨》。小眉双蹙远山空,何日西窗举案烛花红。

芦荻点评:

起拍“莺声老”锁定暮春。细雨迷蒙,芳草葳蕤,幽林茂密。营造了幽雅凄美的伤春意境。

次拍借势发散,“落英流水”,愁绪渐生。随后的九字句缅邈飘逸,意蕴悠长。

三拍“抚弦”二字逗起,引出精彩之句《昭君怨》。昭君的故事凄迷哀婉,真切感人。卢照邻有:“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飞。”李白亦有:“汉家秦地月,流影送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的诗句。世代流传。这样具有丰富的内涵典故的运用,使其通篇文脉更趋丰满,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尾拍极尽思念与期盼,清空优雅,秾丽唯美。此篇堪推佳制。

20虞美人   暮春

月明萌

归来燕子穿新绿,满眼飞烟絮。海棠吐艳正香酣,风雨几番依旧是芳年。

声声杜宇音犹在,徒唤春无奈。梦将流水寄情深,好把缠绵一缕慰知音。

芦荻点评:

上片出韵:依词林正韵,绿与絮,酣与年不在同一韵部。也就是说《虞美人》的每一拍必须在同一韵部。

起拍“归来燕子”没有贴近时序。燕子归来,一般在初春。下句“满眼飞烟絮”拉回暮春,首句应算入题。“海棠吐艳”,海棠究竟什么时候开放,这问题我想不必拘泥。还是宽泛一些为好。其实暮春时节,南方的海棠大多凋谢,而在北方正在争奇斗艳。这与燕子的回归时间还是有区别的。“风雨几番”或寄情旧事,情怀微现,为下片张目,这拍不错。

过拍借杜宇声声唤起思念,抒发暮春无奈之感。虽无新奇,但亦属填词正路。

尾拍进入期望与想象,情景互照。但下句稍显直白,如能全部景收,效果会更好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海选粹】【虞美人】作业点评(6)
【诗海选粹】无题作业点评 芦荻(4)
【诗海选粹】长江作业 点评 芦荻(11)
集字写一篇李煜虞美人,剪辑累!
我的字李煜虞美人一首
“行云流水,妙韵天成”——古诗中最著名的10联流水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