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戊戌小雪 湿寒交迫

今年11月22日(戊戌十月十五)17点01分,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一年“终之气”的开始,标志着冬藏的进一步深入。一般来说,终之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个月,主气为太阳寒水。而戊戌年的在泉之气与终之气的客气同为“太阴湿土”,湿寒交加将成为最后两个月气候的主宰。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讲辰戌之年时说:“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这段话是说,辰戌之年的终之气湿寒大行。阴寒之气凝聚于天地之间,雾霾笼罩郊野,寒湿气候会损害人的健康,妊娠也容易发生危险。


戊戌年小雪节气的文章是“终之气”两个月的总纲。其他节气虽有变化,但不离其宗。


      

戊戌终之气时令养生的主题是:除湿防寒,保暖护阳。时令养生人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

以燥治湿


面对湿气首先要从饮食起居入手。比如做菜时添加少许道地的优质辣椒,也可以面食为主,尤其是烤烙过的面食更燥湿。同时注意观察屋内湿度表,若湿度高于50%,可以启用除湿器祛湿。


洗头和洗澡后,一定要先擦干,再用吹风机暖风将头发和皮肤吹干。头顶百会穴为诸阳之聚,冬伤春萎;湿发出门易引寒邪伤阳,湿发睡觉易落 “头风”。

2

以温治寒


冬天吃饭,以温为界,以热食为主。凡是不温的食物应加热再吃。否则,即使一小口凉水或者一小颗水果,也会与天地间的湿寒之气同气相求,伤人脾胃,令人胃胀肠满。



其次,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注意避寒就温。比如:洗脸洗手尽量用温水;在室内要穿暖,不可背凉腿寒,在家穿棉拖鞋,出门定要穿棉鞋,年老体弱者一旦脚凉,寒邪已经入肾;晚上睡觉时穿睡衣睡裤,防止着凉;冬天出门,必待日光;无论年龄大小,外出时围巾帽子不可缺少,这在戊戌冬季十分必要。

3

早睡晚起


古人认为冬三月应该“早睡晚起”。早睡,是指最早“戌初”19点,不晚于“戌正”20点。到了亥初21点才睡为晚睡,因为已经进入亥时。


冬三月晚起,是指“卯初”5点;早起为“寅初”3点。冬三月如果早起,太阳尚未出山,阴冷之气容易伤阳。即便晚起,也不可以晚于5点,那是一天的“惊蛰”,百脉已醒。人起阳升,未起伤气;腰酸背痛,筋脉已损。


这种作息理念是顺应自然的。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天也有二十四个节气:18点秋分,19点寒露,20点霜降,21点立冬。一日“寒露”之后天地阴凉,尤其戊戌年终之气是少有的湿寒气候。如果人早睡,是与天相向而行。“相向无害”,使人非但不受邪侵,反而阴中求阳。否则,巨大的阴湿寒冷“能量场”对处于微尘地位的人,破坏力可想而知。


4

健脾保胎


依《黄帝内經》的提示,孕妇经历戊戌年终之气时,应该十分重视健脾和胃,护阳去湿。在这段时间里,建议孕妇平日居家养阳,选风和日丽的日子出门,及时扶正脾气,不要掉以轻心,尽量平安地度过这一特殊的气候时段。


冬季主藏,小雪是“深入之藏”。回看立冬节气文章,结合终之气特点规划“养藏之策”非常重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寒湿状况迥异。养生人应该多与本地时令养生师交流,依照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原则,确定自身的养生方案。



天有大弊,必有大利。”戊戌终之气湿寒太过,恰是“温补不火”之时。辨证饮食,可除陈年虚寒。上天无过,只有人错;顺应自然,年年收获。


———— / END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文论
辛丑立冬 益气补中
丁酉小雪 温柔杀手
庚子大雪防止溢血​
辛丑小雪 寒湿肆虐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