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至前后,阎王收人”?冬至哪些禁忌要远离

圣人以至日闭关。冬至是一年的终点,也是''阴极阳生''的开始。

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大如年'',不仅有各种祈福方式、养生方法,还有各类庆祝活动……生活丰富得远非今人想象所及。

但这些今天不聊,因为专注于健康和养生,所以在此聊聊''冬至前后,阎王收人''这个说法。

你看我收不收?

跟不上天地阴阳变化,人就会生病

冬至前后,阎王收人。这句话是不是迷信?是不是凭空捏造?

这还得从''节气''说起。

自古''节''就是''劫''。人是天地间一份子,自然得遵从天地间规则,顺从天地间阴消阳长,寒暑相易,四时更替,也就是自然界四季变化。

优胜劣汰,是天地亘古不变的法则。当人体阴阳、气血能跟上天地变化,就会身体舒畅、百病不侵;

相反,如果你的身体虚弱,存在短板,人体阴阳跟不上自然变化,就像电脑运行卡顿,点了无数遍刷新,还在反应延迟中······

那自然容易出现各种健康状况。

而''24节气''就是中国古代高人所标注出的''阴阳转化''极为剧烈的日子,其中有4个最为重要:惊蛰、夏至、霜降、冬至。

夏至、冬至是阴阳转化开始的点,惊蛰、霜降则是阴阳消长速率最快的点。

节气的节字,也可以理解为竹节。竹节和竹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天地间阴阳之气变化也是如此,交节必郁而后通。

这一事实的证明,在健康人群难以观察得出,但在病人,特别是久病虚弱之人身上,却特别明显。久病之人遇到节气,交节前三日多死。这是因为受到天地阴阳之气得影响,天地阴阳之气阻郁,人身阴阳之气亦郁,久病之人,气机弥少,腠理干塞,交节不能通过,所以容易因病长逝。

但精明的中医也会借助天时判断病情,凡病人在节前有起色,那么节后病情就好的快。由此可见,人身阴阳变化,经络运行,气血津液布输等,都逃脱不了天地间阴阳气场的影响。

心血管有问题 冬季更易挂科

那么话说回来,冬至前后为何这么危险,心脑血管问题高发,让人产生''阎王收人''的感觉呢?

现代主流医学将其归纳总结为''天气太冷,血管收缩,激素变化,器官功能减弱 and so on.'',这些听听就好了。

这些观察到的数据指标是果不是因,把看到的结果、现象当原因,是有些冷幽默的。

从传统养生角度来说,冬季人体阳气向内、向下,极度潜藏,潜藏到肝肾,而不再浮在心肺位置。天地间亦是如此,阳气下潜到地层,这时候地底下是比较温暖的,因为阳气足,热量多。所以冬天地层涌出来的井水是热的,会冒热气;所以以前大西北地区会穴居窑洞,以度寒冬;原因就在此。

在冬季,肾气会因此得到加持而强盛,冬至之后,更是一年里滋补肾精的最佳时机。肾精充盈才能滋养肝木,来年身体康泰、精力充沛、心情愉悦。

如果这个时节,你还有''虚''的表现,那''不是空虚,而是肾虚''了。

但是相应的,心肺之气会变弱,原本心肺有病灶的人,就需要额外留意。因为冬天阳气都走入肾里去了,心肺对抗病邪的攻防力水平就直线下降了。

而由于暴饮暴食、大鱼大肉、营养过剩,饮食起居无度造成的隐患,表现出来就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就是''心脑血管问题'',阴阳不调、上下不交、偏颇失衡,遇到冬天,这不是赶了个大巧了么这不是…

国家慢性病研究官方数据统计:冬季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为什么''冠心病、心梗、高血压、中风''等发病率提升,冬季病死率飙升?

夏天心肺阳气足,即便是平时心肺保养不足,借助天时还能帮助抵抗大部分新病旧患的侵袭,看不出毛病;到了冬天阳气下潜,被压制的病患就会出来作祟,多表现为心脑血管问题。退潮之后,谁在裸奔,一目了然。

当然,古人的说法更为委婉:对于病重之人,冬天,尤其冬至,是一道坎,迈过去就能再活一年;迈不过去,就见不到明年春天了。

若要安稳过一冬,这些事儿少去碰

想要平安过冬,下面这些事儿千万要悠着点儿。

1、太阳没起就去晨练

老人大多阳气不足,心肺有问题,经常夜里或凌晨容易醒睡不着,于是选择晨练。殊不知,冬季晨练最危险。

年纪大了,尤其到了老年,千万别跟年轻人一样逞强。一大早爬起来去锻炼,可能练着练着命练没了。

有数据指出:老年人运动猝死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晨起锻炼猝死。

晨起时,一晚未进食,身体气血水平处于最低;应该通过舒缓简单的动作等舒筋骨、活气血,而不是通过剧烈运动出大汗去消耗气血。等到太阳起来、吃过早餐再去散散步、练习八段锦,让身体血脉条畅、身体舒服、饮食消化,但注意,千万不要强行运动出大汗。

2、受寒耗泄,浪费阳气

不要轻易暴露皮肤,尤其是早上和傍晚,最好能带好帽子,围好围巾。身体这三处一定不能受寒,就是头、肚脐、脚踝。厚袜子、秋衣秋裤都赶紧穿起来,能帮你挡住冬天寒湿气,才是衣物的价值所在。

冬天的风,多夹杂寒邪。不注意或不懂养生,被风寒入侵,头晕、偏头痛只是小问题,脑梗中风、老年痴呆等也并非不可能。一定要保护好大椎、风池、风门、风府以及关节处等穴位。

尽量少去进行类似拔罐、刮痧、针灸、艾灸等耗身体能量的项目;更不要进行夜跑、出大汗、桑拿、汗蒸等损伤阳气和阴液的运动。

在饮食方面,冬吃萝卜胜人参,萝卜白菜豆腐就是冬季最佳伴侣,多吃有好处。

3、过度劳累,伤及本源

如今很多长辈,大多数不像年轻一代好逸恶劳,尤其从穷苦日子奋斗过来的,最是闲不住、不服老。

早上起来就忙里忙外,加上很多长辈晚上容易失眠、睡眠浅、休息不好,给身体充能不足,稍不注意就劳累过度,不明不白就感冒咳嗽、免疫力下降了。这类人应该尤其注意身体''休养生息''。

兵法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不是''练兵千日'',这里的“养”就有休养的意思,因为体能、体力、持久力的增加等都需要劳逸结合、能量补养,而非一味劳碌。

一旦伤及本源,没有正确的方法,否则是补不回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六覆而终岁
今天小雪 | 怎么吃、怎么养?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关于“过节”的几则短医话
立秋艾灸这些穴位男女都可以艾灸 效果杠杠滴!
探秘六气起始时间(二)
节气|秋分:入秋“3件套”,让阳气“平”安回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