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突然头晕呕吐天旋地转,看看中医该如何治疗?

“不舒服,整天头晕晕”,这是很多人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如何在高温天气做好预防?

首先我们应该准确的认知头晕呕吐的具体症状:

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专家表示,单纯的感觉头部昏沉只能称为“头昏”,而伴有看东西天旋地转、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医学上才被称为“眩晕”(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对付让人异常难受的眩晕,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在治疗上有内服外用的不同疗法。

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治疗眩晕,应着重了解头晕的性质,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倾倒感或视物摇晃不稳: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斜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血压改变等植物神经症状。头昏常为头重脚轻、眼花等,并无外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幻觉,可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全身中毒、代谢性疾病、眼病、贫血等疾患引起。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内经》全称《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成书年代约为战国时期。本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称之为“眩冒“。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胚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灵抠·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间·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汉代张仲景认为(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得,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而《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明清时期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景岳全书·眩晕》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医学正传“眩运》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久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此外《医学正传·眩运》还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分清“眩晕”和“头昏”(头昏是脑神经失调的一种表现。具体原因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缺氧、低血糖导致脑神经能量匮乏或者是心理疲劳、神经性失调。自我感觉头脑昏昏沉沉,头晕,脑子不清醒,丢三落四,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严重的话头昏眼花,眼冒金星,头昏脑胀,头重脚轻,常伴有烦躁,恶心,作呕。双眼发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稳或某种原因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突然摔倒等,临床上一般采用透脑宝正丹来治疗。)

“头晕”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描述作为诊症的依据,但其实,很多患者都没有注意到,眩晕和头昏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

中医专家表示,眩晕是一种运动感觉障碍。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而单纯的以持续的头部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感觉,不能称之为“眩晕”,我们一般称之为“头昏”。

引起眩晕的病因有很多,中医专家表示,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和周围性神经系统病变都能眩晕,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疾病等。

其次,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案:异病同治“眩晕”症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特色也决定了出现眩晕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中医专家表示,一般而言,老年人多数是气血亏虚型,因此治疗应以补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扶正养气;

而应酬烟酒熬夜较多、生活不节制的中年人,一般属于痰瘀阻络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川芎茶调散等祛风活血通络;

针对一些阴虚火旺型的女性,在眩晕同时伴有烦躁、口干口苦等,可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还有一种经常发脾气骂人的,多伴有高血压的,属于肝阳上亢型体质,中医经常用丹栀逍遥片、龙胆泻肝丸等,以清肝泻火。其次,使用中医特色技术治疗也是一个对付眩晕的好方法。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有沐足,可买点沐足盐,自己按摩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但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人泡脚不要选择温补类的药材,应选择活血清肝的;而体质虚寒的人就可以选择黄芪、肉桂等滋补药材。此外,也可尝试针灸、艾灸、火罐、推拿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

中医专家表示,艾灸一般适合虚寒人群,而拔火罐适宜强壮人士,要注意区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精、气、神论治精神疾病
说疾解病:眩与风眩(上)
反复头晕不止,这个中医方子你一定要知道!!!
不生气就不生病(十七) 所有的精神疾病都存在的病机
安宫牛黄丸一颗好几百,只能治疗中风吗?...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