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裕光运用柴胡加龙牡汤及其合方的经验

《伤寒论》110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牡汤主之。”
原方由小柴胡汤加味组成,用于太阳伤寒,误用攻下,造成邪热内陷,弥漫全身,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呈现和 解泻热,重镇安神之功。方由小柴胡汤加桂枝,大黄、龙骨、牡蛎、铅丹等组成。
后世医家用其治疗多种“ 阴阳错杂,浊邪填胸,神明内乱,治节不行” 之证均有良效。戴师依照经方,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原方稍加化裁:柴胡12~15g,黄芩9~12g,党参15~20g,半夏12~15g,淡干姜或生姜6~9g,大枣12g,川芎9g,白芍12~ 15g,丹参15g,五味子9g,夜交藤30g,龙骨15~30g、牡蛎30g,酸枣仁12g为基本组成,并随证加减。本方的主要功效是针对人体
气血、阴阳失调,以调理阴阳,尤对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所致的处于“ 第三状态” 确有药到病除之功。,戴师在熟练运用本方颇有心得的基础上,灵活变化,尤其是依据辨证与其他方剂配伍化裁使用,从而达到方证锲和,丝丝人扣,有玄妙莫测之功。
1、柴胡加龙牡汤合百合汤,舒郁畅阴阳。
百合病首见于《伤寒论》是以“ 现症杂乱,不能复分经络,日百合病,谓周身百脉皆病” 为特
征,“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为其病机特点。仲景创立百合汤以治之。百合汤中百合益气调中,乌药能舒胸腹邪逆之气,可治气郁而致的心胃疼痛诸证。配合柴胡加龙牡汤调气和血,使其气机条达,气血和调,阴阳也自然调和。针对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之证,临床用之效若桴鼓。
例.廖某,女,32岁,脑外伤后遗症。3年前因车祸致颅内出血,虽经手术清除血肿治疗,但后遗头昏、剧烈头痛,失眠、心悸,服止痛药无效,曾去精神病院服多种中、西药病情仍无缓解,且出现肝脏损害。半年前来戴师处就诊,证见: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沉。拟以柴胡加龙牡汤合百合汤。柴胡12,制半夏12,黄芩12,党参15,甘草9,淡干姜9,大枣15,川芎9,白芍12,五味子9,龙骨15,丹参15,
夜交藤30,牡蛎30,百合12,乌药6,酸枣仁12,服上方7付后,患者心悸、气紧、头昏痛、失眠明显缓解,效不更方,随证加减,服药治疗2月,患者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3年前头颅外伤颅内血肿经手术治疗清除后,仍遗留头昏痛、焦虑、心悸,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不适,加之又去精神病院就诊,更对患者形成不良刺激。患者虽经多方治疗,多从气滞血淤着手,但疗效不佳。戴师宗仲景之旨“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 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另辟蹊径,投以柴胡加龙牡汤合百合汤,轻补轻泄,谨慎调理,不可妄用重剂,方中百合味薄甘淡,益阴涵阳。乌药疏肝解郁,方小而清淡,化裁精专,从调理阴阳着手,使气机通畅,气血和调而痊愈。正如吴鞠通云“ 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 。
2、柴胡加龙牡汤合桂枝汤,化气调阴阳。
《伤寒论》云“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本为伤寒太阳病恶风、自汗出之太阳中风而设,以之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更有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调理阴阳之效。柯韵伯称之“ 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后世医家总结其有“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之验效。参以柴胡加龙牡汤加强和调营卫气血的功能,使其“ 阴平阳秘” ,则诸证得消。
例.鲁某,男,5l 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患“ 放射病” ,年已半百,易外感,现白细胞:5.0× 109/L,自觉周身肌肉不适,冷气外冒,出汗多,呈淋漓状,手足心冷,纳稍差,神疲乏力,眠差,大便日二三行,舌淡,苔白腻,脉沉,拟以柴胡加龙牡汤合桂枝汤加味。柴胡12,制半夏12,黄芩12,党参15,甘草9,淡干姜9,大枣20,川芎9,白芍159,五味子9,龙骨30,丹参15,淮小麦30,川桂枝9,牡蛎30,酸枣仁12。服药5付后患者身冷、汗出明显缓解。由于患者久病汗多,阳随汗脱,气阴两伤,随后原方加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并随证加减,使患者多
年沉疴应手而愈。
(按):此例患者病程已达10年.多方求医,服中药2000余付无效,虽药用鹿茸、附片,肉桂,干姜大温大热之药,仍感身冷,汗出不止。戴师认为患者虽经峻补阳气,诸症不减,结合有“ 放射病”史,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为阴阳失调,宜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汤化气调阴阳以调之,方中桂枝辛温,温通卫阳而解肌祛风,芍药苦酸微寒,益阴和营;生姜辛温,佐桂枝辛甘化阳。大枣
味甘,益脾和胃,助芍药益阴以和营;甘草味甘性温,补益中气,调和诸药。还可以伍用养肝经,安神定志的淮小麦、酸枣仁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则效果更佳。
3、柴胡加龙牡汤合柴胡疏肝散,行气理阴阳。
张景岳之柴胡疏肝散为治疗肝气郁结,木郁犯土之良方,《医学统旨》云“ 治怒火伤肝,左胁作
痛,血菀于上” 。两方合用其调肝解郁,柔肝健脾,燮理阴阳之力倍增。
例.王某,男,3l 岁,神经官能症。焦虑,紧张,右肩及右胸膺部紧束感,牵扯右侧头部、颈项疼痛,劳累或紧张时加重,右胁胀痛,乏力,纳差,眠差多梦,舌淡红,苔薄,脉弦。拟:柴胡加龙牡汤合柴胡疏肝散。柴胡12,半夏12,黄芩12,党参15,甘草9,干姜9,大枣15,丹参15,陈皮9,枳壳9,香附9,川芎9,白芍12,龙骨15,牡蛎30,夜交藤30,酸枣仁12,服药7付后,焦虑、紧张状态明显缓解,饮食、睡眠改善,守方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1月后痊愈。
(按):患者年轻,善思虑之人,主诉众多,但经多方检查未见无器质性损害,属神经官能症,给柴胡加龙牡汤合柴胡疏肝散,方中以柴胡为主药,配合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香附疏肝理气、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方合用加强疏肝理气,养心安神之功,缓解其焦虑、紧张之自我感觉,使患者气机和调,阳平阴秘而诸症全消。
4、柴胡加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固本补阴阳。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 妇人杂病证治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对于情志不疏,肝郁化火或思虑过度,心脾两虚的脏阴不足,心神失养,躁扰不宁的脏躁证经多年临床使用有着良好的效果。配伍柴胡加龙牡汤调理阴阳,其养心安神,温中补虚,甘以缓急之力得以加强。
例.毕某,女,50岁,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停止1年,阵发性潮热,心悸,汗出,焦虑,失眠,舌红,苔白,脉沉细。拟以柴胡加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柴胡12,黄芩12,党参15,制半夏12,甘草9,干姜9,大枣15,川芎9,白芍12,桑寄生15,怀牛膝15,酸枣仁12,五味子9,丹参15,女贞子12、龙骨15,牡蛎30,夜交藤30,淮小麦30,服7付,患者潮热、心悸、汗出,失眠明显减轻,坚持治疗2月后痊愈。
(按):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 脏燥” 范围。《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 在临床上根据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特点为:肝肾亏虚。肾藏精,精生血;肝藏血,女子以肝为本,以血为本,因为女子之经、带、胎、产均与血的关系密切。肝肾亏虚则阴血虚不足,阴虚虚阳上浮而现诸症。治疗以柴胡加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调理阴阳,滋阴敛阳。方中淮小麦养心气,安心神而和肝气,配以甘草、大枣益心脾和中缓急。遵从《内经》“ 肝苦急,急食
甘以缓之” 。再加以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之品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柴胡加龙牡汤合栀子豉汤,清热疏阴阳。
《伤寒论》“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著,栀子豉汤主之。” “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肌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而发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用于
汗吐下后,有形之邪已去,而余热未尽,留扰于胸膈,气机壅滞,以致患者胸中闭塞不舒,心烦而热闷之证,配伍柴胡加龙牡汤针对上焦火郁不达。邪热内蕴,心中懊侬,虚躁不得眠之证,有着立竿见影之效。
例.李某,女,34岁,感冒。外感风寒,头痛,发热,心烦,心中懊侬,口苦咽干,失眠,舌红,苔白腻,脉滑数。拟以柴胡加龙牡汤合栀子豉汤。栀子9,淡豆豉12,荆芥9,柴胡12,黄芩12,党参12,制半夏12,甘草9,生姜9,大枣15,川芎9,白芍12,酸枣仁12,五味子9,丹参15,龙骨15,牡蛎30,夜交藤30,服药4付后,诸证缓解。
(按):此例患者外感之后,身热不去,心烦,心中懊侬,口苦咽干,失眠,采用柴胡加龙牡汤合栀子豉汤方证恰和。以栀子豉汤宣发胸中阳气,“ 火郁发之” ,自然邪去人安。方中栀子《别露》云“ 疗目赤热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 。刘元素日“ 栀子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肠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 淡豆豉清宣三焦。而且栀子豉汤并无催吐的作用。临床运用本方治疗此类疾病药到病除。
6、柴胡加龙牡汤合小陷胸汤,涤痰顺阴阳
《伤寒论》“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 小结胸病症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用以治疗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痰饮相结,心下按之痛,脉浮滑的小陷胸证。配伍柴胡加龙牡汤针对兼有痰热结于心下,按之则痛,甚至痰热扰心,心烦,失眠之证,确有良效。
例.王某,男,54岁,咳嗽。发热,咳嗽,咯黄痰,量较多,心烦,口苦咽干,胃脘胀满,按之心下痛,纳差,大便秘结,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实。拟以柴胡加龙牡汤合小陷胸汤。制半夏12,黄连6,全瓜蒌24,桔梗12,枳壳12,胆南星9,柴胡12,黄芩12,党参12,甘草9,干姜9,大枣159,川芎9,白芍12,酸枣仁12,五味子9,丹参15,龙骨15,牡蛎30,夜交藤30,服药6付后,咳嗽、咯痰、心悸、失眠诸证尽失。
(按):此例患者为痰热互结之结胸证,并且伴有痰热上扰,心神不宁的表现,戴师采用柴胡加龙牡汤合小陷胸汤治之,均获奇效。方中黄连苦寒,泄心下的结热;全瓜蒌甘寒滑润,涤除心下结痰,制半夏辛开,散因热而结的痰浊,使热除痰去,结胸自愈,更有柴胡加龙牡汤协同调理阴阳,使气机条达,痰浊自去也。
柴胡加龙牡汤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味组成。小柴胡汤本为伤寒少阳证所设,针对邪犯少阳所产
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有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党参,炙甘草、淡干姜、大枣:益气养营。龙骨:性甘味平,镇静安神。牡蛎:性味咸寒,益阴潜阳,除烦止惊。半夏:和胃化饮。枣仁、五味子、夜交藤:安神敛阴。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全方有燮理阴阳,疏调气血,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疼,调畅气机,降逆化痰,镇心安神之功,体现寒温并用、温凉兼施,升降结合、补泻相宜、收散并取的特点,对神经官能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出现心烦易怒、心悸、善太息、气短目眩、口苦,咽干、失眠、多梦,盗汗惊悸、精神抑郁或者嘻笑不休,脉沉细或弦或滑数表现为精神神经异常者,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方从药物“ 对药” 配伍来说:( 1) 柴胡配黄芩:疏表清里,调和气机。( 2) 白芍配炙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3) 龙骨配牡蛎:重镇安神,潜镇浮阳。( 4) 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 5) 淡干姜配半夏:降逆和胃。
本方含小柴胡汤疏调和解的作用,在具体运用中仍应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随证加减,灵活变通。其中白芍配炙甘草既为芍药甘草汤,其“ 酸甘化阴” 有益阴柔肝之功。若加香附、枳壳即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之寓意,因肝体阴而用阳,“ 体‘’ 、“ 用” 和调,阴血得养,气郁则通,故对气血失调有很 好的调解作用。若加桂枝则有桂枝加龙牡汤意,《金匮要略》“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牡主之。”对于遗精、盗汗、心悸、心烦不寐等阴阳失调之证有验效。若七情内伤,痰气上扰,精神恍惚,气阴
两虚、气血凝滞者加百合汤益阴解郁,或用百合地黄知母汤以益肺魄,清虚热。若情志所伤,肝失疏泄,五志化火,不得宣泄,炼液成痰,甚致痰火上扰,蒙蔽清窍,则加用温胆汤、礞石滚痰丸、小陷胸汤,以涤痰开窍,清热泄火,重镇安神。若加檀香、砂仁,既为丹参饮,活血理气作用得以加强,气血调疏则胸闷、心悸,甚至胸痛可去。仲景云“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甘麦大枣汤主之。” 更年期妇女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心悸、汗出、焦虑、失眠者大多加甘麦大枣汤以养心敛汗。若肝肾阴虚,腰酸乏力者加二至丸之女贞子、旱莲草以滋阴补肾。若心悸、气紧,乏力,口干,可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补益心气、心阴。若三焦有热,心中懊侬,烦躁,可加山栀子、淡豆豉清宣三焦。若伴发热恶寒,烦渴饮水、水人即吐,小便不利者,可合用五苓散利水行湿,此即为
柴苓汤。若夹湿邪,腹胀、纳差、呕吐泄泻者,配伍平胃散燥湿健脾即为柴平汤。
总之:在临床上要根据辨证灵活运用,不可以拘泥于成法,可将多个经方合用,使其方证配合密切,杂而不乱,正如李东垣所说“ 善用方者不执方,而未尝不本于方也” 。收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加龙牡汤及其合方运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牡汤有别于原方,无桂枝、茯苓、铅丹、大黄,小柴胡汤去生姜,加浮小...
重新认识酸枣仁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医林拾贝 再读《北方医话》之“桂枝加龙牡汤加味治汗证”
柴胡加龙牡汤治疗焦虑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