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盛和夫:当你想通了,工作就顺了
userphoto

2023.03.22 陕西

关注

文章来源:稻盛利他

导读: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人怨天尤人,深陷情绪内耗中,日渐沉沦。但也有人,会全盘接受工作中的考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实际上,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工作做好的,不是能力,而是心境。

当你想通了,工作也就顺了。

心态,决定了你的状态

在工作中,有一类人比较让人无奈,那就是玻璃心的人。

玻璃心的人,心态很差,工作出了失误,没等别人说什么,他的心态就崩了,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这就开始闹情绪,赌气辞职。

他们也经受不住压力,做事情时遇到些许的挫折,就怨天尤人,悲观消极,一味地想着逃避,不敢积极应对。

在工作中,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他的状态。

如果心态很差,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陷入到情绪的内耗中不可自拔,那这个人工作的状态怎么会好呢?

而那些心态好的人,不会萦怀于一时的得失,他们会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修行,会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是成长的机会。

稻盛先生,就是如此。

他在《活法》中讲过:

人生是随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原则是我在痛苦煎熬中领悟的,实际上我的人生曾遭遇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

考大学时,我第一报考志愿没考上,只好进了一所地方大学。

虽然大学学习成绩优秀,但毕业时,正逢朝鲜战争结束,由于战时特需而带动的经济景气告一段落,经济陷入萧条。

我没有背景,没有门路,就职考试屡试不中。我们这些地方新办大学的毕业生,有时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我不禁诅咒世道不公,感叹自己命运不济。反正再努力也是徒劳,我的心渐渐向坏处倾斜。

最终,在一位大学教授的帮助下,我总算进了京都一家生产绝缘瓷瓶的工厂。

进去后才知道这家企业非常破旧而且面临倒闭,工资迟发是家常便饭,而经营者一族还内斗不断。

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却是这种状态,和我同期进去的几位大学生一见面就发牢骚,每天商量的就是何时辞职。不久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相继辞职而去,最后只剩下我孤家寡人。

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

既然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如将心境来个180度大转变,干脆把精力投入工作,全身心沉浸于研究吧。

于是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逼迫自己天天专心做实验。

作为心境变化的反映,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看到好成果上司就表扬我,这促使我更加投入,于是又产生了更好的结果。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这样,我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日本首次合成并开发成功了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用在电视机显像管的电子枪上,那时电视机还刚刚开始普及。

周围的人开始对我刮目相看。我感到了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至于工资迟付的问题也已经不再介意。

这一阶段我掌握和积累的技术以及取得的业绩,成为我后来创办京瓷公司的重要资本。

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此前的恶性循环被切断,良性循环开始了。

在这个经验中,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就是人的命运绝不是天定的,它不是在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的,根据我们自己的意志,命运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

就是说,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原理。

经过各种挫折和曲折,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贯穿于人生的真理,这一真理刻进了我的心底。

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明白了自己的命运由自己的双手开拓,即使是这样的智者,他们的幸与不幸,人生的低谷与高峰,毫无例外,也是由他们自己的“心相”招致的。自己撒下的种子,必定会在自己身上开花结果。

不错,命运这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中俨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力无法抗拒的“宿命”。

命运可以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改变。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我们的心,人生由自己创造。这层意思在东方思想里用“立命”这个词来表达。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你的心态,你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原文完)

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没有谁做得比谁更容易。

你遇到的挫折、困难总会被克服,你也要知道,所有你现在经历的事情,都是为了修炼你自己。

当你心态对了,工作就顺了。

能力边界,圈定了你的成功地盘

瑞·达里欧在《原则》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体会痛苦的时刻,我不会感受丧气或透不过气来,而是把痛苦视为大自然的提醒,告诉我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我去学习。”

很多时候,你工作中的不顺心,归根结底是能力不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你会觉得非常舒适、顺心。

但是,当你所做的事情超过你的能力边界时,你会觉得很沮丧、很痛苦。

但,这不是坏事,你要把痛苦视为一种提醒,要学会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拓展你的能力边界。

你的能力在哪儿,你成功的地盘就能圈到哪儿。

稻盛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说(以下为原文):

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

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

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我用“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来表达这一观点。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事实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几年前来看,你也会想:

“我不会做,我做不好,无法胜任。” 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工作挺简单的?

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人这种动物,在各个方面都会进步。“神”就是这么造人的——我们应该这么思考。

“因为我没有学过,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我不行。”说这话可不行,应该这样思考:因为我没有学过,所以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

但是,我有干劲、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而且就从这一瞬间开始,努力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术。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

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这么思考的年轻人并不多。

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

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从京瓷创业开始,我们就经常主动接受别的公司认为“不能做”的产品订单。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会认为,京瓷一开始就具有值得夸耀的高技术。

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弱不禁风的、新生的小企业而言,我这样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我们最早生产的产品,是提供给松下电子工业的绝缘零件,用在电视机显像管上的。

京瓷公司成立后,生产虽然很顺利,但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产品,经营就很不稳定。因此我考虑,以已开发的技术及业绩为基础,将业务往横向进一步拓展。

我们开始针对东芝、日立、NEC等大型电子企业展开促销推广活动。

首先,我们扩大宣传:“我们公司具备新技术,可以制造这种新型陶瓷绝缘产品。”想用这个办法接触客户。


然而,一开始并不成功,因为这些大企业已经将此类产品的订单发给了原先合作的陶瓷厂家。

不仅如此,大企业的工程师们还觉得,将订单发给京瓷这种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很不放心。

要把已经发往有老关系的陶瓷企业的订单转发给刚开张的新企业京瓷,这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这些工程师们必然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你们有这种新型陶瓷技术,那么,这个产品你们能做吗?

他们拿出来的是被别的陶瓷厂家拒绝的、难度很高的产品,问我们能不能开发。这时候,如果我回答:“我们做不了。”

那么,合作的事就彻底没希望了。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只具备制造显像管电子枪上绝缘材料的技术,但是,面对客户的这种要求,我只能立即回答:行,我们能做。

如果不这么说,对方就再也不会搭理你了,企业的经营就难以维持。因此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然而,一旦向客户承诺了“行,能做”,而结果却做不出来,那么客户就再也不会给你新的机会了。

所以也就是说,“能做”这种“大话”“谎言”,无论如何必须兑现。将不会做的工作一个一个接下来,员工们个个都惊讶不已。

“连设备也没有,如何做得了?”员工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问我。当然,他们的意见也有道理:因为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当时的京瓷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我则激励大家:没有设备可以借,买二手设备也行。说技术上不能做,这不过是现在这个时点的话。相信能做,然后加紧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

瞄准这个将来的目的地,倾注全部的力量和热情,好好干吧!

将“不能做的工作”当作“能做的工作”,接下任务,然后发奋努力,达到实际上“能做”——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

这似乎看起来很荒唐,好像“靠踮起脚尖来拔长身高”,但正是这种所谓“荒唐”的做法,有效地提升了京瓷的技术,扩大了京瓷的业绩,让京瓷走上了成功之路。人的能力这个东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谓“能力”,归根到底,应该采用“将来进行时”来估量。

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未来的某一点,就是要达到的目标。

始终要把跨越的栏杆设置在比自己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然后瞄准这个未来的目标,注入热情,不惜一切地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以这种姿态面对人生,对于达成宏大高远的目标而言,非常重要。(原文完)

人性是有弱点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想做简单的事,不想跨出自己的舒适区。

可是,如果你只是重复做简单的事情,你的能力不会有太大的增长,你也没办法承担更大的责任,取得更大的成绩。

只有日益精进,不断打破边界,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才能不断取得成长,进步。

当你的能力强了,工作就顺了。

格局,藏着你的结局

一个人的格局里,藏着他的结局。

很多时候,你工作上之所以痛苦,源自于你的格局不够。

当你格局不够时,你看到的是工作中的一地鸡毛,各种破事和烂人,常会让你陷入一些负面的不好内耗中。

但是,当你格局大了,很多事情就看开了、想通了,此时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都能够坦然应对。

你站在山脚往下看,遍地是垃圾;你站在山顶往下看,美景尽收眼底。

一个有格局的人,应该:眼界有高度、人品有温度、思想有厚度。

所谓眼界有温度,稻盛先生认为:

一次,一位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告诉我说:“稻盛先生,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企业家的团体活动,大家谈起了您。”

可是我和对方并没有什么深交,因此我问道:“你们怎么会提到我?”

他回答说:“大家都在说,您有一副'远视镜’。”我问了才知道,所谓远视镜,就是和望远镜一样能够看远的眼镜。

接下来他告诉我说:“您似乎总是很有先见之明。大家都在说您能够看到普通人无论如何都看不到的未来。所以每当您准备做些什么时,大家就会紧随其后。可是这些人又实在是看不透未来到底会怎样,结果就只能永远尾随在您后面,不断模仿。如何才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未来呢?”

当时我也只能笑着回答道:“我可没有本事看到未来。”

可是那天夜里我对于这番话进行了深思,最终只得出来一个结论:

如果过于执著于自身事业和利益的话,那么我们的眼界就必然会受到束缚,只能看到自己周围的有限领域,无法把眼光放得更远。

然而一旦我们超越自己的事业或正在从事的活动,眼界就会飞跃性地开阔起来。

我意识到,或许正是由于在思考时摒除自我,这才使得我总是可以保持宽广的视野。

当我们凡事都不离“自我”时,就会把自身封闭进一个非常狭隘的世界。反之,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那么我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就会自然地发生改变。

我认为,超越“自我”反而能够获益,而一旦执著于“自我”,则必会迷失在世界当中。

所谓人品有温度,稻盛先生认为:

要用利他心去经营企业。

在盛和塾里,我反复向大家强调,要用利他之心去经营企业。“利他之心”是一颗正确的心。要经常思考“作为人,何谓正确”。

在做出决策时,经营者要扪心自问:

自己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应该这么做?

这样的问题,要反复自问,不要放过,在这基础上做出各种决定。


满腹私心,以满足一己私利来思考问题、决定行动,一定会给员工带来伤害,对社会造成危害,最终对自己也不利。

经营者要将“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作为判断的标准,必须这样去经营企业。

所谓思想有厚度,我们建议你:

优化格局,强化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存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想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人生格局,就要竭尽全力去改正缺点,强化优点。

稻盛和夫指出,因为个性使然,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身兼全部的缺点,当然也就无法同时拥有全部的优点,若是想要自身变得更加优秀,那就需要尽可能地汲取他人的优点,适当地为我所用。

“和魂洋才”起初是日本为强国而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先进思想,时至今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通过向他人学习而不断优化自身的通用原则。

稻盛和夫之所以可以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位出世遁俗的修行者,源于他内心的多股人生思想,而这样的人生格局则得益于他对各方优化思想的不断汲取。

稻盛和夫提倡“敬天爱人”,这份思想来源于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西乡隆盛是稻盛和夫崇拜的伟人,“敬天爱人”也成为稻盛和夫向他人题字时的惯用文字。

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境,然而每个人都有继续走下去的力量,这个力量便是信念。

与战乱时代相比,和平时代的我们虽然不会时刻与生死打交道,但也会面临一些人生中的大起大落。

稻盛和夫曾经入职于松风工业,在工作期间,生活还算稳定,但是三年后的一次罢工,却给他的人生激起了波澜。

那次罢工的目的是增涨工资和反对裁员,劳资问题引发的罢工运动在当时的日本非常常见,但这往往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没有员工进行生产,客户就拿不到自己需求的产品,到头来损失全部都是企业的,企业遭受损失进而也无法保全员工的利益。

所以,稻盛和夫决定说服部分工人继续生产,然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向工会宣战。果然,工会对稻盛和夫进行了强烈谴责,称他为公司的“走狗”“内奸”。

但是稻盛和夫明白,此时并不是解释的时机,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全力说服员工留下来继续生产,他向员工分析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并且鼓励大家顶住工会的压力。

因为稻盛和夫经常为同事们做一些思想工作,大家对他都表示认可。

所以对于他的说法,同事们一般都会选择听从。而活动的结果是,稻盛和夫所处的部门无一人参加罢工,全部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而由于稻盛和夫所在的特磁科是公司的主要盈利部门,在松风占据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工会也就不得不默认了这件事。在逆境面前,也许有的人会选择放弃,这通常是信念不够坚定。稻盛和夫教会我们:

“只要生命还没有放弃我们,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任何东西。再坚持一下吧,只要是对的信念,就千万不要轻易妥协,要相信,是对的就总会有人前来支持。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采用正确的原则去行事,即便前路荆棘遍布,坚持下去,也一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些是西乡隆盛带给稻盛和夫的启示,也是稻盛和夫汲取的并且为自身所用的优点。

善于发现并且汲取他人的优点,然后适当为己所用,这将有助于优化我们自身的人生格局。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

工作是一场修行,当你想通了,工作也就顺了。你要修炼你的心态,心态决定了你的工作状态;你要修炼你的能力,能力边界圈定了你的成功地盘;你要修炼你的格局,格局大了,你就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一个人成事的4个法则
稻盛和夫: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主要看这2个特征,十有八准
当你想通了,工作就顺了
稻盛和夫:真正有格局的人,都能把工作当成“修行”
直击:先天的聪明和后天的勤奋加起来,都打不过成长型思维
稻盛和夫面对集体辞职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