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userphoto

2023.06.14 广东

关注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词句注释
《木兰花》:即《玉楼春》。
1、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年作者八十六岁。  
2、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3、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4、舴艋(zé 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指竞赛的龙船。“舴艋”,小船,从“蚱蜢”取义。
5、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6、竞:指赛龙舟。
7、笋柱秋千游女并:游女成对儿打着秋千。笋柱:竹竿做的柱子。秋千架的形状。“秋千”今通作秋千。秋千乃后起的名字。
8、并:并排。  
9、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10、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11、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游人往来不绝。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秀野。”
12、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13、行云:指天上的云彩,亦借指美人,是双关语。用宋玉《高唐赋》。
14、放:停止。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叫“勾队”;遣他们去时,叫“放对”,略如现在放假放学的“放”。
15、中庭:庭院中。
16、杨花:柳絮。

====
张先词作鉴赏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幽静的月色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

  开篇写的是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面飞驶竞渡的壮观场面。舴艋是江南水乡常见的一种形体扁窄的轻便小舟,饰以龙头,就是乡民为节日临时装置的简易龙舟,虽无锦缆雕纹,却富乡土特色。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寒食是古代女子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姑娘们特别高兴,她们可以放下女红,走出闺房,双双对对,打着秋千,尽兴游乐。“笋柱秋千游并”句便说游女荡秋千。“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三、四句用一联工整的对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拾翠”原指采拾翠鸟的羽毛,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后亦泛指妇女水边野外游春之事。“踏青”即春天出城到郊外游览。古代诗词中常以踏青和拾翠并提,如吴融《闲居有作》:“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这一联泛写寒食游春的活动,与前面赛龙舟、打秋千相配合,有点有面,主次分明。词之上片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

  下片转为写景,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由动景换静景,画面跳跃很大,但过片却很自然:“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作结。

  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引出下面的景语。

  结拍以写景工绝著称。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世所传'三影’之上。”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不仅如此,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此词是一篇韵味隽永的佳作。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全词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颇佳。有人说其末句堪与使作者闻名于世的“三影”合称“四影”,可谓深得此词之妙。

====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后人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
鉴赏
词写吴兴寒食节盛况。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张先已是86岁耄耋老人,但词描绘了人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春游活动以及江南生机蓬勃的春天景象,神思清明,笔力清劲,毫无衰老虚弱的哀伤,只有生命活力的清新欢愉,颇为难得。

词的上片,四句描写了四种春游活动——赛龙舟、荡秋千、采百草和郊原踏青。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寒食、清明时,大地春回,气温转暖。民间风俗此时要春游、踏青、竞技游戏以示欢欣与庆贺。“龙头舴艋”,是江南一种小龙舟,形状像蚱蜢。“笋柱”,指竹架秋千挺立如柱。“拾翠”,本指拾取翠鸟的羽毛用以装饰,此处泛指采集百草千花。和煦阳光中,强健的男儿们擂鼓挥桨在赛龙舟,龙腾虎跃,争先恐后;活泼的女儿们两人一组在荡秋千,飞上落下,飘飘欲仙。更多的人们散布在芬芳的河边草地,采花拾草,斗草比花;景色秀丽的郊野,沉醉于春光的游人奔逐游戏、流连忘返。上片四句景语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细察之又针线绵密,此呼彼应。开篇词人用一组对仗句突出描绘寒食节最引人注目的两种游戏,并且突出两个具有强烈动态的“竞”字以及“并”字,渲染了热烈的气氛,留给人许多想象的余地。“芳洲”两句视野展开,全景在目,由点到面,综览游春人群的活动。“暮”字暗下伏笔,巧妙交待时间的转移,照应了上下片的自然过渡。

上片写白日郊原,下片写月夜庭院。换头“行云”句承上启下,结束上片郊游。“行云”,语意双关,指天上浮云,也用宋玉《高唐赋》之典比喻游女。天上浮云飘逝,人间游女散尽,远山逐渐沉入夜色。“已放笙歌池苑静”,词人由郊原返回庭院,家宴笙歌俱歇,歌儿舞女都已放散。夜深人定,池苑宁静,正与上片的热闹繁喧形成鲜明对比。煞尾“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两句,暗用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诗意,来扣住题面“寒食”两字。庭下月光溶溶,清明如水,杨花飘舞其中,无声无影。此情此景清幽宁静,静中有动,又从动中益见其静,体现出词人一片明澈的心境,此即周济所谓“子野清出处、生脆处,味极隽永”(《宋四家词选》)。

全词上下片气氛、画面对比强烈。上片热热闹闹,下片谧静清幽。但两者又有机结合,统一于词人的特殊心态:既雅兴不减当年,又毕竟不似当年;既有心追觅生命之欢愉,又终归于心境之宁寂。读上片,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对寒食民俗的赞美和欣赏;读下片可以体会到在寒食静夜的陶醉和安适。上下比较,下片之静写得更为细致、动情,用上片喧闹作衬也显得更为幽美动人,生动地体现了老词人恬淡宁静的心境。

这首词又用了一个词人喜爱的“影”字。张先自己比较推许“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和“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与此词末两句意境相仿。其实,“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有月色的衬托,使“杨花过无影”的意境更具梦幻般朦胧的诗意,显得更为出色。“花弄影”句以炼字见功力,“过无影”句以造境天然取胜。朱彝尊认为这两句“在世所传'三影’之上”(《静志居诗话》)是有见地的。

====
鉴赏
此词记录了当时寒食节的情形。

词的上阕描写了三组欢乐画面,反映了当时的民间习俗。驾驭着轻巧的小龙舟,吴中健儿们斩涛劈浪,鼓勇争先,气势如虹。一个“竞”字描写出那种“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壮美场面。与青年男子弄潮不同,出来游春的吴中女孩儿们则是成双成对地荡起了秋千。当时正值初春,她们已经卸下了冬装,衣衫轻盈,袖带飘拂,随着秋千的上扬和下落,若比翼鸟,若花中蝶,翩翩飞舞。至于那些久困闺门的少妇们则沿着沙洲捡拾翠鸟脱下的美丽羽毛,插在发髻上作翎羽,或者采集起来做成华丽的羽扇。也许为了找到一个与自己帽子花色相配的翠羽,也许是想多采集一些来扮靓自己的家,她们甚至忘记了回家时间已经到了。远望郊野,虽然已是暮色降临,但还有许多游人往来不绝,在尽情地享受那春天的景色。三组画面,联篇成幅,清新活泼,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

下阕描写歌终人散后月夜中庭的景色。过句先宕开一笔,写当时的自然景色。表面上“行云去后”是说浮云归山,实际上是以行云比喻游女。宋玉《高唐赋》记述楚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会,后人就常用行云来比喻女子。郊野踏青游春的人们已经离去,白天庭院丝竹之声也已消停。“已放笙歌池院静”补记了白天那些没有去踏春的人家的活动,他们在自家的庭院中听乐赏歌,自娱自乐。下一句时间转到半夜时分,月亮高高照耀庭院,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在朦胧月色中,杨花轻轻飘扬,无声无影,静谧清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曾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句得意之作而被人称为“张三影”,但朱彝尊认为它“在世所传'三影’之上”,可见工绝。

本篇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张先已经是86岁高龄的老人。但从词作中可以看出,作者依然感觉敏锐,思绪活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李飞跃)

====
【总案】
张先特善用“影”字,诗词中凡六处。除“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风絮无影”外,尚有“隔墙送过秋千影”、“浮萍破处见山影”及本词“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自许前“三影”,而论者好评本词所用之“影”。评论优劣不能割裂全词单独而论。“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两句描绘了一个十分幽美的意境。庭院静谧,月光清朗,可辨点点杨花飞舞。然而月色明而不亮,花过不能辨影,景物又显得轻柔迷蒙,别具朦胧意境。特别是这两句之静幽安闲,与上片之热闹激烈,动静恰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尽兴游乐之后舒适恬乐的心境,可谓寓情于景。词写“吴兴寒食”。上片记白天游乐之盛,四句四事:赛龙舟,荡秋千,采百草,踏青,均寒食风俗盛事。词中句句有人亦处处写景,将春光之美好,场景之热烈,游人之欢快反复渲染,给出了一幅生动的吴兴寒食风俗图。下片写游人散尽的夜晚,静而不淡,翻出新意境,愈加反衬出白日游乐之繁盛。词人此时已有八十六岁,可他既能与乡民同乐,又能独处欣赏中庭月色。是动也乐,静也乐,老词人热爱人生,生活情趣多样,故而文笔到老不衰。此词以时序节令、风俗人情入词,为宋词增添新境。

====
品读
张先的词作多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而这首《木兰花》却风格别致。它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寒食节。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从寒食到清明,这是民间春游扫墓的日子。当时江南还有赛龙舟、荡秋千的习俗,往往“不论贫富,倾城而出”,十分热闹。作者写此词时正闲居家乡吴兴,此时已是八十六岁的老翁了,却也兴致勃勃地与人一起出游,并描绘下一个个动人的场景。

上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白天水乡郊野人们热烈的活动场面。河里,小伙子们驾着轻快的小船比赛;岸上,姑娘们在柳林里成双捉对地荡秋千。一个“竞”字,点出了龙舟飞驰、吴儿奋进的动人场面;一个“并”字,显示少女们玩耍时活泼、欢快的情态。这是两个特写的镜头。再把镜头拉远,只见郊野绿洲,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采百草,赏风光,乐而忘归。“拾翠”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原指采拾翠鸟的羽毛,后亦泛指妇女野外游春之事。“拾翠”、“踏青”,既给竞舟、荡秋千铺设了背景,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使眼前景象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以上四句,句句写人,句句有景,如剪取了四个富有动态美的镜头,有主次又和谐地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风俗画。

下片用细描的手法,描写静夜里庭院的情景,也是对上片景象的延续和补充。上片写到游人“暮忘归”、“来不定”,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一个“暮”字把时间推到傍晚,与“遥山暝”吻合;“来不定”的游人此时也如“行云去”了。于是,由热闹转入宁静,自郊野移入庭院。此时,院中白天的笙歌也早已停歇,热闹了一天的人们都已散去,显得十分静谧。整个庭院沉浸在清朗的月色中,柳丝轻飏,柳絮朦朦,消融在一片清辉之中……

这首词的意境,上下片动景和静景适成对比。上片写动景,景象十分热闹;下片写静景,意境异常幽清。人去歌歇,闹极而静;“杨花过无影”,以动显静。写夜静,实际上是从侧面来衬托白天游春的热闹,暗补了上片的内容,并且在词的情韵上有余音袅袅之感。

这首词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民情风俗,富有乡土气息,同时也强烈地体现了一个耋耄老人对生活难能可贵的热爱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所创设的意境的审美价值。它既有鲜明生动的动态美,又有素雅朦胧的静态美。特别是最后两句,表现出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美学趣味,历来为人称道。张先以善用“影”字闻名,他曾自矜地对人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词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与“柳径”句意境相仿,甚至更有一种朦胧的诗意美。

名家评论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世所传'三影’之上。”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张三影已胜称人口矣,尚有一词云:'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

【阅读训练】:(说明:试题适合高中阶段使用,本份阅读训练由多处资源整合而成,特此说明——华语网注。)
1.试从“动”与“静”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词上、下阕。(4分)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一句历来为人传唱,请结合词人的情感作具体赏析。(4分)
3.本词上片叙写了哪些场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4.“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两句的写景有何特点?(3分)
5.末句中“无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3分)
6.下列对本词五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空间转移,由远而近。    B.意境拓展,由动而静。
C.情感深化,由乐而歌。    D.时间变换,由昼至夜。
7.有人评价画线句“写景工绝”。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游人的欢乐;下阕则侧重写景物,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对应。(能答出“反衬”“对比”“动静结合”的均可给2分,上下阕的描述各1分)
2、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2分)这两句寓情于景,反映作者游乐一天后,心情格外恬适和舒畅。(2分).
3.赛龙舟,荡秋千,踏青;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气氛。(一点1分)
4.写作特点:视听结合1分,第一句写视觉,第二句写听觉1分(或: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对比);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寓情于景)。景的特点:清静1分。
5.答案一:末句写出了月光下杨花飘落无影无踪,以动衬静,写出了热闹归于平静,最终恬淡清明的意境。
答案二:写出了月光下,杨花飘落,没有影子,显出月光的清明(或:清朗;如梦似幻),以动衬静,表现了恬淡清明的意境。
6.C
7.微风轻拂,庭院中淡白轻柔的杨花在柔白月光的映衬下飘荡,似有若无,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静谧世界,暗示了诗人游乐后恬适、舒畅的心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木兰花[词牌名]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赏析
张先
典◎龙舟争胜,秋千竞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