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起早贪黑的教学生活说“不”,换种方式借力发挥吧!(老师必看)

一手“同花顺”远胜一手“杂牌”,哪怕这些杂牌中张张是好牌。反观到我们的班级管理,其整体效应好比这样一手牌,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哪怕个个实力不俗,若没有凝成合力,其最终效果却不会尽如人意。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在班级的教师团队中,班主任无疑处于独特位置,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想让班级的教育效果产生“同花顺”效应,首先班主任得有“同花顺”的思维。


身为班主任,必须重视科任教师的作用和力量。但现实的教育情形表明,众多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的交往中,不经意间造成教育合力的缺失或内耗。



一、与“科任教师”合作的误区


教育是一个统一整体,但现实教育中,班主任存在以下误区,造成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教育合力的缺失。


各自为政,缺乏交流。一些班主任意识到自身角色与职责有别于一般科任教师,于是把自己看成是班级工作的唯一责任人,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沦为形单影只的独角戏。

强势挤占,侵占阵地。有些班主任听闻学生出问题马上将其拉过来教育,不问时间与场合;利用自身角色的便利搞不公平竞争,过多强调自己所任学科的重要性,甚至挤占班会课、体育课、自习课等课程,让学生穷于应付而无暇他顾。

心存芥蒂,排斥抵触。有些班主任担心科任教师在班级中的威信超过自己,于是对科任教师采取抵触排斥的态度。或是对其漠不关心。

坐视不理,消极无为。有些班主任简单地认为,组织课堂教学完全是科任教师自己的事,与己无关,导致整体纪律的涣散和风气的歪斜;消极对待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有意回避。

不当反馈,弄巧成拙。有些班主任不经“过滤”将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意见或是不满反馈给科任教师,导致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同时班主任也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越位干涉,越俎代庖。有些班主任过于热心,于是时常在教室外偷窥或是“巡视”或索性进教室“督阵”,学生没了安全感,科任教师也心生反感。

步调不一,无所适从。若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就某些相同问题持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每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将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出现“撞车”或是无意中互相“拆台”的现象,使教育大打折扣。

转嫁责任,推诿塞责。面对学科成绩差的现状,有些班主任采取推诿的方式,对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评头论足;或是上门兴师问罪;或是向领导反映打小报告……

这样的班主任以狭小的自我利益为前提,不顾及他人或团队的利益。不仅损害了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让自身的形象跌入底谷,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与科任教师合作的艺术


马卡连科曾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如何形成这样的集体?有赖于班主任积极、合理、科学的作为,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


1.成人之美,立人立己

敬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树立了科任教师的威信,才能为良好的授课环境铺平道路,所以科任教师的威信是该学科良性发展的着力点。通过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既有助于科任教师的发展,又能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积极宣传——让科任教师闪亮登场。每逢新学期或有新的科任教师接班,我都会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有声有色地介绍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闪亮登场。在平时,会在有意无意间向学生透露科任教师的敬业精神或教育成果;家长会上,也是热情洋溢地介绍各科任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学特色、工作作风等。这一招既赢得了教师又赢得了学生,从而形成多赢共同体。

参与管理——让科任教师手握大权。班主任要创造条件让科任教师参与管理班级事务,以积极的姿态倾听科任教师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合理建议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为班级赢得更多的点子,享受集思广益的乐趣,又可以让科任老师体会到其在班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也涵养出“班主任情怀”。

推功揽过——为科任教师赢得舆论。每每班级取得成绩,我总是先推功于人,每每遇到问题,我总是先归过于己,总之,积极为科任教师赢得正面的集体舆论。

推功是“任劳”,揽过是“任怨”,体现出班主任乐于分享的宽广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负责精神。无形中能与科任教师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配合默契的心理环境,形成相互激励、相互推动的向上力量,科任教师自然愿意与班级同甘苦,从而凝聚人心。



2.积极协调,化戈为帛

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产生误解、出现冲突、进而形成对立情绪,这是教育的常见现象,如果能得当处理,有时未尝不是一种教育契机,成为班级建设的一个良好切入口,成为班级健康成长的又一个“节点”。如何得当处理这种矛盾,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有如下几法。

先跟后带——建立和谐气氛将矛盾化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要实现与科任教师的有效沟通,前提是两人有谈话的“交点”。当有科任教师前来向我反映学生的问题,我一般都是先肯定对方,给对方一种安全感和被信赖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先跟后带”法,即运用自己的感知模式去引导对方,通过肯定和配合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从而建立和谐的谈话气氛,然后在深入对话中让问题一步一步解决。

先助后融——帮扶科任教师而不显山水。班主任应本着帮助科任老师、关心学生的态度,利用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去积极加以影响,及时主动地解决问题。迂回渐进,含蓄委婉,帮扶老师而不显山不露水,不着痕迹。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就能形成默契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责任。

延迟介入——经时间“缓冲”化解矛盾。一旦师生冲突发生,班主任应先了解情况后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自己的介入。如果科任教师能够自行处理,则班主任不要马上出面,可在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更好。

架设桥梁——于无声处发挥中间人作用。“桥梁”的一端是老师,另一端是学生,班主任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科任老师,另一方面也让科任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理解学生。当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出现错误认识或片面议论时,需要班主任发挥“媒介”作用加以积极引导,在交流中同时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尊严,寻找平衡点,发挥黏合剂及调节人的作用,如同一根“超链接”。

共演双簧——与科任教师“一唱一和”。有时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错完全在学生。如果这些问题单由科任教师自行解决,怕是难以奏效。此时不妨与科任教师一起演双簧,由班主任“唱白脸”,科任教师“唱红脸”;由科任教师唱主角,班主任在一旁敲边鼓,你唱我和,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3.投入感情,长效投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了情感的厚重积淀,让交互活动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其他的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班主任需要积极促成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美好感情的生成与维护,从而凝成教育的合力。

精心备礼——量身定做一份毕业礼。在七年级时,我就与学生商定,三年后班级要送一份匠心独具的“礼物”给各科任教师作为珍藏,这份“礼物”就是根据各学科特点来描述该科任教师。这些“礼物”每一个过程都细细勾勒了科任教师的无尽侧面,倾注着学生特殊的情感。其中折射出的既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情感投资。

低碳过节——教师节也能平中见奇。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总会让学生忙碌,我们班商议过后决定过三年“低碳”的教师节。第一年节日当晚7点到8点之间,每位同学给每位科任教师打一电话以示祝福,以“响三声就挂掉”为暗号,于是不花一毛钱,所有老师都收获了学生的祝福;第二年,每位学生为每位老师自制一份电子贺卡;第三年,每位同学为每位老师发送一条短信。这样教师节充满了教育生活灵性的磁力和张力。对教师而言,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

正面反馈——反馈学生的溢美之词。每每有学生描述自己的科任教师,凡有赞美之词的,我都会将本子亲自送于该科任教师。这种借班主任之口来传达的赞誉,顺应了人人都想好事传千里的心理,比学生或家长当面赞扬科任教师的效果更好,也更容易激发科任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当某个学生病了,我在探望或打电话问候时,也顺便带上科任教师的问候。如此一来,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收获了对方的认可与喜爱,充分发挥“第三人效应”。

共享活动——邀请参与班级的活动。每次主题班会、运动会、联欢会、外出郊游、参观邀请、文艺汇演、庆祝活动,我都邀请科任教师一起参加。既活跃了身心,又能增进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有时,还可借助这些集体活动,发挥科任教师的特长和知识优势;有时,在这些活动中,还能化解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于无形。

4.细节服务,处处留心

在人的一生中,最能打动人心、让人铭记的却是一些细节。同样是小事,点点滴滴,日子久了,师生的感情就会像润物无声的春雨一样融进彼此的血液里,使这个集体充满了温情、温馨和温暖。

信息共享——让科任教师短期内了解学生。新学期刚开始,我都会给各科任教师一个“大礼包”,内含学生名单、班干部的组成人选、座次的排定、成绩状况、校讯通网址、本班登录名及登录密码、学生个人信息(诸如家庭联系方式、家长工作单位、上学年情况综述、身体有无特殊情况等),各科任教师皆受此礼遇,从而能让他们尽快熟悉班级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使科任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生,从而利于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发展,既可避免班主任唱独角戏,又可弥补班主任精力不足的缺陷。

记住名字——让学生记住科任教师的名字。我要求所有同学在一天之内记住所有任课老师的名字并能正确书写,以姓氏作称呼,而不可以“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来称呼。


“名字”,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符号,也是最能够引起自己重视的字眼。记住科任教师的名字,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却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关爱和尊重。


课前准备——让学生以最佳姿态迎接上课。除了清理讲台、擦净黑板以给科任教师一个良好的授课环境外,班主任还需要精心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这是一堂课的第一个基调,这个调子定准了,后继的学习风貌自然不俗。

课前准备是营造高效课堂第一个“开关”,可以在课堂的开始之初。对此,班主任通过精心组织,让学生“严阵以待”地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迎接科任教师的到来,让科任教师产生一种“主场作战”的优越感。

乐居幕后——甘愿做科任教师的幕后英雄。班主任不仅要搞好本门课程的教学,而且要当好其它学科的助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在班级中的号召力,为科任老师的工作提供各种方便。


诸如:可以及时向科任老师推荐各科苗子,协助他们选拔好人才,像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生和学科兴趣者,积极响应赛前准备,同时保证他们参加活动的时间,从而培养各式人才;在科任老师临时有困难需要协助时及时顶上,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班主任如此支持科任教师的工作,他们反过来自然也会全力配合班主任工作,两者相得益彰。


综上,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知己”,家长的“益友”,更是科任教师的“同盟军”。只有与科任教师一起齐心协力,形成相互间的默契与支持,用整体效应弥补个体不足,由班主任一人的“个体经营”变成整个教师团队的“集体联营”,才能产生教育的“共振”效果,形成教育的“同心圆”,焕发教育合力的灿烂光彩。





文章来源 | 该文摘自郑英著《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该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用心处理好四种关系,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
班主任如何调整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以“人本”为理念,创建和谐班
好心还要好方法
阳光总在风雨后
“河北教育”杂志1997年11期:团结协调共同育人,谈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