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课上,语言文字训练要把握“三度

阅读课上,语言文字训练要把握“三度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看上去都是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朗读,热烈的小组讨论,乃至展示表演应有尽有,很是吸人眼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似乎得到了充分体现,可是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却不难发现,学生的课堂语言还是显得贫乏苍白。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不会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总是天马行空。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像一场赛跑,教师急匆匆地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地奔波于一个个教学活动之间,但形式上的热闹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好的效果。如何真正提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效果,成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的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目标,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关键在于科学把握教学的“三度”:密度、坡度和深度。

   密度:这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整体规划和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进度和班级实际的学情,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语言训练的“密度”。

   现在每堂课教学内容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这也成了很多老师教学的常态。我们不能忘记,教学的时间是恒定的。因此,懂得详略取舍,突出重点,教学才会有效率。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掌声》一课时,教学思路很清晰,抓住两次掌声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但缺点是平均用力,没有老虎语言训练的密度,因而教学就显得很急促,语言训练也不到位。如果对两次掌声的体会做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比较品读,那么语言训练就会更加深入有效。

   只有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整体训练,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切实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效率。

   坡度:教师不仅要清楚本年段的学生目标,训练重点,还要根据课时目标,对每项训练的目的,最后达成什么效果,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有些语言训练比较简单,可以一步到位,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训练步骤,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到位。这一点既考验我们课前的预设又考验我们课堂上对于学情的关注度。

   比如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可贵的沉默》一课,充分展现了说话练习应有的层次性和训练坡度。对于孩子们两个场面的表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训练孩子说说兴奋场面,为什么兴奋,你的生日怎样过的,引导语言训练,沉默场面过后孩子为什么又兴奋了,怎样弥补爱,怎样知道父母生日,在交流评议中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这堂课对我们有目标、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深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没有思维含量的语言训练是浅薄的,没有深度的。目前,很多语文课上的思维训练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往往呈现短、频、快的倾向,大部分是一问一答,缺少思维含量,没有思考价值,多而琐碎的问题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读、思、议、练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就没有实效。

   一位教师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他在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上却做得非常扎实,让人眼前一亮。为什么会打开城门,先找原因,读句子,再请学生画有关语句,并重点关注人物语言动作。伴随着委婉的乐声、学生表演、学生语言越来越美,情感越来越投入,思维的触角越来越开阔、深入。

   可见,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同等重要的语言的流畅与思维的清晰是互相依存的。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自由地想畅快地说,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展开一次次有深度有内涵的思维旅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六字”模式
谈谈小学作文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小学语文注重双基训练的方法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语文教学研讨课活动计划
《赛龙舟》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