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贝4年换4次招牌,5年由7亿增长到20亿!

?商业设计赵海存

【新会员】点击标题下蓝字关注我!


4年换4次招牌,西贝的折腾历程


西贝这几年的折腾都是在围绕品牌的本质,即“我是谁?为什么买我?”进行。品牌的本质就是要代表一个不同的分类,即品类。品类是品牌从根本上取得胜利的基础,凡是成功的品牌都代表了一个品类,并将它植入到消费者的脑子里。比如,吉列代表剃须刀、星巴克代表咖啡。



2010年从西贝莜面村改为西贝西北民间菜,90%的原料来自于西北的乡野与草原。最大的原因是好多人不知道莜面,连“莜”字都不认识,误念成“筱(xiao)”。所以,要找一个大家更熟悉的、认知里本来就有的、不用去教育的东西。做了一段时间,整个团队都特别难受,为什么呢?当企业按照90%的原料来自于西北乡野与草原的时候,会受到很多的制约,比如一个四川的辣椒特别好,但为了达到90%就要用西北的辣椒,这就非常闹心。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经过反复探讨,将品牌升级为西贝西北菜,草原的牛羊肉,乡野的五谷杂粮。把90%的说法和“民间菜”给拿掉,因为中国的菜系是按区域划分,民间菜的说法不符合大家分类的习惯。做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又来了,西北菜涵盖的范围太大了,团队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失去了焦点,大盘鸡、肉夹馍、凉皮等等都是西北菜,到底要不要上菜单,当你什么都是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这时又提出了西贝中国烹羊专家。其实很多人到西贝是吃羊肉的,而中国还没有一家是以羊肉来安身立命的餐饮企业。西贝在羊肉的原料和加工上都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它不是西贝的,西贝其实不是烹羊专家,要做烹羊专家就要做一个非常大的调整。所以,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定了。



为什么最终又回到西贝莜面村呢?餐饮行业有个特征,叫一招鲜吃遍天。对于西贝来讲,莜面代表了一种独特性,一种健康的属性,有机会像红牛一样开创一个全新的品类。莜面的教育成本高,需时很长,开创新品类就会有这样的风险,但一旦做出来就会非常厉害。



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


一、利用本能和常识

太多的理论、技巧学进去之后,就会蒙蔽最本质的东西。能不能做靠常识,要不要做才靠调研。比如海底捞代表了四川火锅,并且在顾客的认知里面占据了这个分类。这时候你就需要利用本能和常识找到一个不一样的分类,你可以做一个人吃的火锅(呷哺呷哺),也可以做个鱼火锅(新辣道)。


二、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品类

因为大的品类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西贝贾国龙经常说,吃得住,就是这个东西得吃得住,很长久、很主流。整个餐饮刚打开,处于布局期是有余地来选的,再过十年就没得选了,所以要找一个吃得住的东西。


三、要看到趋势

尤其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更要看清大趋势。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就是这个意思。要基于未来看现在,基于未来找自己的风水宝地。


总而言之,当我们在找自己风水宝地的时候,小的东西反而容易吃得住,发展的更快,更容易做大。还有就是这个品类在人们认知中的位置足够强大。




为什么西贝有点贵,但不影响排队?


这几年所有人都说西贝有点贵,为什么西贝不降价?简单讲,作商为财,财对应的是价格,价格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调控的手段。


一、价格是目的,不是调控手段

价格是品牌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开始就要设计好的。消费者是通过价格来认知价值,价格不同,消费者对你的认知也就不同,如果价格变了,消费者对你的认知也就变了,你存在的理由有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从长远来看,一定是高价打败低价。只有企业取得足够的利益,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否则就只能省,省来省去企业就省没了。当你是高价,筛选出来的客群就是高势能的人群,品牌从来都是从上往下做才能做起来。


所以,价格是设计出来的,价格是目的,做企业所有的行为是实践你的价格。尤其是巨头打过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降价,这是很无知的行为。


二、低价战略,占便宜而不是便宜货

低价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战略?是有可能的。低价要想成立,就必须要解决占便宜而不是便宜货的问题。小米的成功就是低价战略,小米的参与感、粉丝营销等各种手法,最终都是在解决低价而不掉价的问题。在中国的餐饮界,外婆家是典型的低价战略,他通过环境的超值溢价实现它的低价战略。


大店都转死了,为什么西贝转型成功了?


西贝的最初与现在相比,完全是两个人,从陕北来的大叔到城市里时髦的白领,怎么转的?


首先是位置。以前都是三环以外开大店,坚决不到城里去。现在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商圈,未来大店就不开了。业态也从西北特色变成休闲餐厅,之前去西贝是猎奇,现在是享受,觉得那个地方还挺酷的,把小众变主流。最重要的是主流顾客变了,不再是大爷大妈,而是城市白领。品牌的外化,最终就是你顾客的状态。


西贝完成了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型。


第一、反装修,用剧场的观念打造餐厅

在中国的餐饮界,店面装修已经到了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地步。在装修上无止境的尝试是为了提高环境的溢价能力,但这样打下去没有意义,新一代的餐厅必然是剧场的观念。


剧场是什么?是小剧场,舞台、灯光、美术,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把故事讲好,观众是沉浸在里面的,观众是演出的一部分。装修是一个静态、冰冷的东西,但剧场是一个互动的东西,是一个有主角有故事的地方。西贝的主角就叫大厨,而所有的顾客也要参与其中。用剧场观念打造出来的餐厅里,有人的时候非常生动和热烈,没有人的时候很普通。用装修的观念打造出来的餐厅,没有人的时候叹为观止、美伦美奂,有人时觉得就那么回事。所以,在装修上没有必要那样,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第二、反明档,价值可视化

价值可视化,你得让顾客看得到购买你的理由,要不断地在你的剧场里放大和增强这个信号。

要想胜出,就得明明白白说,我是谁、为什么买我,并在剧场里呈现出来,这是剧目的高潮和核心环节,要让所有人都欣赏到。西贝这个剧场里主要演员是大厨,还有一个配角就是莜面妹,每天上演美食剧。


另外,要有焦点。为什么电影好看?因为它是剪辑出来的,永远有焦点,没有别的干扰因素。做餐厅也一样,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焦点,炉鱼找到了硕大无比的炉子,但仅仅是让你看,高级的状态是不仅能看,还能参与,还能互动。


第三、反端庄,不端不装有点二

过去看,餐饮企业在设计环境的时候,都试图用环境去征服、压迫人。让别人觉得他可真厉害,然而这是过去式。为什么?互联网带来最大的特征是每个人真实地连接在一起,把以前自上而下打破,个体被放大了。现在的年轻人生下来就要表达、要参与、要开放、要平等、要互动。


你做餐饮还想搞一个高大上的压迫你,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要知道未来的消费者要的是什么,不能再端着了,也别装了,把自己打开跟消费者互动起来。贾总老说要有点二,这个“二”就是要有趣味、好玩儿、有特点,不然80后、90后会抛弃你的。品牌状态跟客人的状态是直接对等的,如果我们的餐厅里永远是老头老太太吃饭,就会被80后、90后认为是过气的品牌。这就是西贝一直在探索的,终于完成了比较大的转变。


西贝品牌的三级跳


2012年的黄馍馍、2013年的联合国、2014年的张爷爷挂面,让西贝的品牌一年上一个台阶。


《舌尖》营销:走了黄老汉,来了张爷爷


《舌尖》是全世界电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一个以美食为主的片子火成那个样子,能量非常大。做传播必须学会借力,学会用杠杆,找个支点能撬动地球。2012年和2014年都是做《舌尖》营销,黄馍馍就卖了3000万个,空心挂面一年销售一个亿。




西贝一直在说“用最笨的方法做菜”,“好原料、笨工艺”。但顾客对此认知并不清晰。《舌尖》播完,沉淀在观众心里的,就是用最天然的原料、最传统的工艺,用心呈现出来的美食,以及在后的乡土人情。西贝找到了黄老汉、张爷爷,跟西贝的品牌进行对接,西贝“天然原料、传统工艺的西北菜”的认知瞬间被激活了,大家突然明白了,西贝原来是这样的一家餐厅啊。


走进联合国:搞定潘基文,意味着什么?


2013年贾总决定改回西贝莜面村,但大家不知道莜面是什么。莜面其实是燕麦面,怎么让消费者收得到?


这时来了一个中国美食走进联合国的活动。这又是一次四两拨千斤的好机会!因为联合国这三个字能量巨大。联合国在美国可能不算什么,但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它是全世界最权威和最高大的领导机构。莜面是联合国认可的美食,这就意味莜面好啊,不用教育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个叫作信任,可以长期使用的,天天都可以挂在那里,顾客看到了就相信你好,应该买你。


但是联合国怎么让大家看到呢?仅仅“联合国”这三个字力量还是有点小。所以就需要搞定潘基文。只有潘基文这张脸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联合国。有了潘基文还不够,中国都信美国的媒体,美国的媒体在全世界都有能量,好,美国主流媒体的加持。最后大家会看到,西贝走进联合国这个事情登上美国三大主流媒体。



品牌之道:真心对人好,真的能做到


为什么西贝这几次的营销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呢?背后的原理,我称之为社会心理学的洞察,做营销一定要研究这个。最简单的热销就是从众,为什么从众这么厉害?那是因为人类在洞穴时代就知道大家在一起才安全。把根本的道理搞明白了之后,一给就有,关键是要掌握这套方法和理念,而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和理念做品牌了,那样做是做不出来的。




“早醒三天快活三年”,趁着大家都还不太明白,你要赶紧弄明白,赶紧在消费者的大脑里注册。其实我们常去吃的餐馆就那么几个,你要做的就是要进入到那个名单里,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的名单里有你。那个名单里没有你,那你的生意得多么辛苦。要学会聪明的做事情,要获取外部的能量,去接通消费者大脑当中的本能和常识,这样才有可能在这个信息纷繁、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这些都是品牌的术,是具体的方法和路径,而并非品牌的道。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品牌的常道是什么呢?道德经里说“水几近于道”,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些年一路做下来,我理解的品牌的常道、大道、恒久之道,就是水之道,就是真心对人好,真的能做到。西贝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发心动念真的对人好,然后又真的去做到,这样的企业就无往而不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年换4次招牌,西贝在折腾什么 西贝品牌首次完整解密
【揭秘】首度完整公开:西贝打造品牌的系统方法
西贝不愿告诉你的秘密:怎样让顾客来过一次之后还想来?
定位观察:定位理论能解释西贝莜面村的成功吗?
做餐厅想赚钱,你们餐厅迎合了顾客环境体验环境要求变化了么
定位定天下!史上最全的餐饮定位方法论在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