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国家尽忠是最大的孝 转载


苗向东 《做人与处世》


 
 

“妈,我换新工作了。”1957年,黄旭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母亲问:“什么工作啊?”他只是说:“海军。”父母多次问他具体做什么,他都没有说。因为他上任第一天,领导就告诉他:“进了这个门,就得隐姓埋名一辈子。”


​过年了,母亲想让旭华回来,他没能回来。此后,母亲经常枯坐在老家的青石板上,盼儿子从远方归来。1年、2年、5年,仍然不见儿子的踪影。“文革”期间,母亲被下放到农村养猪。父亲想让儿子想想办法,可是儿子却依然不见踪影。1970年中國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在这节骨眼上,黄旭华的父亲生病,直到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家奔丧。这让几个兄妹对黄旭华很有意见。1987年,母亲看到了一篇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才明白30年人间蒸发、被弟弟妹妹谴责“不要家”的儿子,竟在为国家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1988年,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终于又见到儿子。1995年,102岁高龄的母亲摔了两跤,导致内脏破裂,生命垂危。为了不影响儿子工作,也没有惊扰黄旭华。3月的一天,黄旭华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妈妈不行了!”母亲临终前,把子孙叫到身边,说:“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黄旭华赶回家不到3个小时,母亲就走了。黄旭华如遭万箭穿心,泣不成声。

一次记者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黄旭华说:“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后来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8年,广东揭阳,白发苍苍的男人甩开众人的搀扶,面对着低矮的
1987年,广东一老人收到信,才知消失30年的儿子黄旭华是国家功臣
热血难凉!这位令90后泪目的老学长有着怎样的故事?
“游必有方”的奋斗者理当受到礼赞
1987年,广东老妇看杂志,发现30年未见的儿子黄旭华竟是国家功臣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不回家,对国家的忠就是最大的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