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值得反复阅读的私藏书单

汪国真说过,「春天所以美好,是因为大地开满了花朵。」是啊,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枯枝又长出了新芽,在春日艳阳下争奇斗艳着。于是春天在我看来也尤其适合阅读。

回想起来好像从未在公号上正儿八经地跟大家聊聊我的书单。虽然在小红书和微博上时有分享,但在这里好像确是头一回。就从这几本我认为最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说起吧。

在书中治愈心情也好,安抚心灵也罢,更多的,是在文字间体验作者的感同身受,以及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

「人类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 著

第一本要来说的,就是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他记录了人类史上最辉煌的14个瞬间,当然,有些是于他的眼光出发的。

茨威格将这14个小故事称之为「历史特写」。用传记的方式,记录着每一个决定性时刻是如何改写人类历史的。

凯尔卡门

比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竟然是由于一个小小的疏忽——忘记关上那扇几乎已经被遗忘的凯尔卡门;

亨德尔「弥赛亚」手稿

作曲家亨德尔在弥留之际看到填词人的诗,第一句话就让他怔住了。「Comfort ye」,这就是剧词的开头。然而三个星期后,作品完成,正是那曲不朽之作「弥赛亚」;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之战决定性的一分钟,竟是由于副将格鲁希元帅的优柔寡断。拿破仑用20年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毁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即使是世界史毫无兴趣的人,应该都能像读小说般津津有味地跟着故事的动线一起唏嘘一起惊叹。

当然,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充满着浪漫色彩,而非严肃的历史著作。但他也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些历史性时刻有更深层的认识。

艺术的故事

E.H. Grombrich 著

木心老师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仔细想想好像不无道理。

因此,我总觉得热爱艺术的人是幸福的。美学理论曾经指出,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而「艺术」直接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美,或丑。

Grombrich的这本「艺术的故事」是艺术类书籍里我最想推荐的一本,不会过于浅显,也不至于晦涩难懂。

这本书从最早的艺术产生开始溯源,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墓室壁画;到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君士坦丁大帝时期起,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以及从乔托的出现,「艺术史就成了伟大艺术家的历史」...

最后的晚餐 by 列奥纳多·达·芬奇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by 米开朗基罗

再按照时间线,介绍了文艺复兴——那个达·芬奇通过解剖去研究人体结构、米开朗琪罗用四年独自完成西斯庭礼拜堂的顶部壁画的繁荣时代。

Landscape with Cowherd (Evening) by Claude Lorrain

The Embarkation for Cythera by

Jean Antoine Watteau

而后那个富丽繁复的巴洛克时代,同期还出现了我很喜欢的风景画家Claude Lorrain;以及华托对洛可可时代的影响...书中也解释了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的形成以及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原始主义...

「艺术的故事」一书中还用了不少篇幅对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环境做出阐释,帮助理解不同阶段的艺术形成或发展。

艺术就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建议大家买大开本,且非常值得反复阅读。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贾雷德·戴蒙德 著

这是我去年在回北京隔离的时侯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想想当时也正值此时,每天都是晴空万里,空中也开始飘起了柳絮。

起初看书名我大概是不会买的,况且这是非常厚的一本书。这是我一个学霸好友在读完后强力推荐给我的,大概也只有在隔离的「与世隔绝」期间才会一口气看完吧。

初看觉得没什么意思,却越看越津津有味。我记得陈丹青老师曾经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所有敬畏史论的读者都会私下期待稍稍易懂而有趣的写作」,我认为放在这里也刚刚好。

书中内容涉猎广泛,大概很难用几句话概括,总的来说,书中介绍了近13000年来关于人类的简短历史。

但它并不仅仅描述历史,还试图解释人类今天格局的形成。比如为何欧亚文明最终可以存活下来并战胜其他文明?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等作物和牲畜出现在某特定地区?...

戴蒙德有趣而生动地阐释了文明的分野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比如新月沃地农业发祥最早,就是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而相较亚欧大陆可以东西向地同纬度传播技术,美洲只能南北向传播,而由于地形与气候差异太大,发展自然较慢;再如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却由于当地农作物和家畜种类太少,才会如此贫穷...

卡哈马卡战役

而发生在500年前的秘鲁的卡哈马卡战役,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描述了人类进程的发展。

交战双方是代表印第安文明的南美大陆印加帝国,以及代表欧洲文明的神圣罗马帝国。而交战人数是80000+印加人对168欧罗巴与斯拉夫人。

而经此一役,印加皇帝被俘,西班牙开始殖民,印加帝国随之灭亡。

原因呢,便得于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枪炮对棍棒、战马对步兵、系统性的语言文字对结绳记事、对地理和历史的了解对除美洲大陆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就连西班牙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除了带来先进的武器之外,还无意中带来一种更恐怖的武器——天花病毒。而当时欧洲已经经历了过几次大瘟疫,他们大都有了抗体;而印加人则毫无抵抗力...

人类社会的命运,从农耕文明开始,在我看来地理决定论是合理的解释。而如今世界格局的塑造,却是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有了更多变量。

山河之书

余秋雨 著

今天推荐的最后一本,余秋雨老师的「山河之书」。

我记得之前就在文章里推荐过余老师的「文化苦旅」,其实这两本书有一些重合之处。而这一系列,其实是我妹之前送我的。重读某些选段,发现也别有意趣。

这本书被不少人称为文化寻根之书。说实话我挺佩服余秋雨先生的,用了二十多年亲身考察中国文化,用脚步丈量历史。在如今我们更多的为了风景和体验而出发时,可能忽略了这些景色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路,就是书。」而他的考察分界线很有意思,是沿着中华文化的三条「天地之线」。「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

去年,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去了敦煌,也重游了苏杭。在旅程中,你会更加关注这些地方的人文因素和精神内涵。

莫高窟

比如我之前在敦煌的文章中写到,在莫高窟,是对前人虔诚信仰的尊敬,对丝绸之路兴盛时繁荣的想象,对打开藏经洞的王圆箓道士的无奈,以及对斯坦因、伯希和骗取文物的痛恨...

杭州

而一到杭州,就想到了苏轼当年描写这里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个白居易、苏东坡都曾任职的城市,疏浚「六井」,废田还湖,葑泥筑堤...至今这座城仍保持着这种最最真实的自然生态之美...

我们在读书和行路的过程中,也建立着属于国人的文化自信。

读完书,也在心中默默种下了几棵草。想去贵州苗寨,看看崇拜枫树的苗族人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信仰;想去承德,作为清代皇室的后花园,去见证「一个王朝的背影」;想去西域喀什,去看看曾经丝绸之路上各种文明的交汇处...

📖

其实,本来列了8本书,结果写了4本发现已经码了3000多字。只好就此作罢,也给再次荐书留个理由吧。喜欢看的话,记得告诉我。

读书确实能让人变得心境平和,淡定自若。不论是知识获取型的书籍,或是小说散文、诗集等,跟着作者的既定语境交织互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逐渐会让自己心胸开阔目光高远,心智也随之变得成熟。

而关于成熟,余老师在描写苏东坡经历乌台诗狱被贬官之后,来到黄州赤壁,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艺术才情获得了升华时,是这样表述的: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天听好书丨《枪炮、病菌与钢铁》欧亚大陆的文明为何最终主宰了整个世界?
5本博物馆之书,把世界5大博物馆'搬'回家!
周末好书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书单|李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6部经典历史书等于3000里
“读书岛”第27期活动发言摘要
被人民日报评选为近20年影响力最大的3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