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古代那些知名兵书,你知道多少?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孙武所著的兵书,不仅在古代是相当有名的兵书,直到今日仍对世界有着不小的影响,甚至很多企业营销和管理的书籍都是藉由《孙子兵法》的基础上而作......

我国古代战争频繁,既然有《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那肯定还有别的兵书,那还有哪些呢?

说起我国的那些知名的兵书,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那有名的《武经七书》系列丛书,就是包含《孙子兵法》在内的七部优秀的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但始终存有疑问,后被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六韬》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全书有六卷,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共计六十一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同时又引用“黄帝”之书,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相传作者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

《三略》(即策略、谋略、战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略》继承了《孙子》以来先秦兵学的优秀传统,又具有突出的时代特色。揭示出了治国方略、用兵韬略的一些普遍规律,其兵学内涵十分丰富,军事思想十分深刻,在问世之后,受到了历朝历代的普遍重视。

《司马法》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著作之一,商周秦汉的大司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防部长,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姜太公就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而后世司马穰苴所写兵书名为《司马穰苴书》,并非《司马法》。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篇,后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即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和用众。

《司马法》论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对后世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是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所著。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共有六千字左右,有: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吴子兵法》是战国时期一部有名的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这两本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所著。

《吴子兵法》现存共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

《吴子兵法》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孙武的后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也著了一本兵法《孙膑兵法》,《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直到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才重见天日。为区别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

《孙膑兵法》的竹简经整理分上、下编,各十五篇,下篇疑似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的孙膑的言论,故后经收纳整理为16篇,篇目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孙膑特别重视道,在《孙膑兵法》的治国、治军以及治敌各个方面,孙膑都反复强调道的作用。知兵要“达于道”的目的是“知道即可知胜。”《孙膑兵法》是集战国道家文化气息大成的军事著作。

《尉缭子》是战国晚期的军事著作,作者一说战国魏国的隐士尉缭,一说是秦国的那个尉缭。

尉缭子》有多个版本的说法,现今流传的共五卷二十四篇,篇目为: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尉缭子》是一部具有重要军事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兵书。《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对后世参考的价值,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兵家的重视。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是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撰写的。

《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共记录了九十八次问答。

《李卫公问对》以唐以前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并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除了《武经七书》外,还有以下这些人写的兵书,也都十分有名:

作者为鬼谷子(王诩),战国时期有名的隐士,被誉为“谋圣”。他所著的《鬼谷子》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

作者为诸葛亮,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将苑》又称《心书》,宋朝称《将苑》,明朝始改称《心书》。据传有多个版本,共计五十篇。

作者为曹操,三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曹魏奠基人。《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作者为李筌,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道家军事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受到后世的重视。

作者为刘基,明朝开国元勋。《百战奇略》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现有明刻本10卷存世,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

作者为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原本十八卷,篇目为:束伍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纪效新书》作为一部当时实用的兵书,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许多条款早已不适用了,但在明朝时期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看过这些兵书后,有没有对古代的战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和见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代的十大兵书是哪些
古代十大兵书
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
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中国十大奇书
《世界军事战争史-054》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兵书
我国古代兵书发展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