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ancet N:支架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内膜剥脱

内膜剥脱和支架目的在于降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长期卒中风险。这些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手术的随机试验发现,与内膜剥脱手术相比,支架的卒中风险更高,特别是老年患者,但是心梗、颅神经麻痹和手术部位血肿的风险更低。过了围手术期以后,支架和内膜剥脱预防卒中复发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每一种手术之后颈动脉长期的再狭窄率是不同的。更加重要的是,手术后残留狭窄或再狭窄是否会增加卒中的风险,目前尚未被回答。

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ICSS)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大型的随机试验,比较了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采取颈动脉剥脱手术或支架手术的疗效。以前曾经报道过ICSS的10年随访结果,显示每一种手术在预防致死性或残疾性卒中(主要终点)方面是等效的。并且没有发现长期严重(>=70%)再狭窄率的差异。

2018年7月来自英国的Leo H Bonati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ICSS事先设定的二次分析结果,目的在于定量随机后高达10年的中度-严重再狭窄(>=50%)的长期风险,探究两种手术后再狭窄是否会导致高风险的卒中复发,另外还探讨了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ICSS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来自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50个三级医院参与。纳入的患者为年龄>=40岁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接受支架或内膜剥脱手术。再狭窄定义为经治动脉>=50%狭窄(中度)或>=70%狭窄(严重)或闭塞。

从2001年5月到2008年10月,共纳入了1713例患者,支架组855例,内膜剥脱组858例。在这些患者中,1530例(支架组737例,内膜剥脱组793例)采用了超声随访,平均4年(IQR 2.3-5.0)。支架组和内膜剥脱组至少中度再狭窄(>=50%)例数分别为274例和217例;累积5年风险分别为40.7%和29.6%(未调整HR 1.43, 95% CI 1.21–1.72; p<0.0001)。至少中度再狭窄(>=50%)者发生同侧卒中的风险:在全部患者人群(HR 3.18, 95% CI 1.52–6.67; p=0.002)和内膜剥脱组(5.75, 1.80–18.33; p=0.003)皆明显高于无再狭窄者;支架组未达到显著性(2.03, 0.77–5.37; p=0.154; p=0.10 for interaction with treatment)。在两个治疗组中,严重再狭窄(>=70%)或随后的卒中风险没有差异。

最终作者认为至少中度(>=50%)再狭窄更常见于支架组,并且在全部患者中这会增加同侧卒中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探讨支架和内膜剥脱患者再狭窄介导卒中风险的差别。

文献出处:

Lancet Neurol. 2018 Jul;17(7):587-596. doi: 10.1016/S1474-4422(18)30195-9. Epub 2018 Jun 1.

Restenosis and risk of stroke after stenting or endarterectomy for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in the 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 (ICSS):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trial.


Lancet:>70岁者首选颈动脉内膜剥脱而非支架(Meta分析)

NEJM:CREST研究(支架vs.内膜剥脱)10年随访结果

NEJM:ACT I研究-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支架vs.内膜剥脱

研究:ICSS研究长期随访结果-颈动脉支架和内膜剥脱长期预后相似

研究:症状性颈动脉支架和内膜剥脱最大型研究长期随访结果

研究:EVA-3S研究7年随访-颈动脉内膜剥脱优于支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或无需预防性置入支架
【热点文章】邹英华:颈动脉狭窄支架现状与展望
血管壁成像: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血管壁MR成像
关注丨颈动脉狭窄的综合治疗策略
?颈动脉狭窄的综合治疗策略
颈动脉狭窄一定要做手术?这种干预措施同样有效降低卒中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