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赏析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文/书法

19612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民兵在中国武装斗争史上一直起到重要作用。无论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战时期,乃至解放时期,广大民兵在党的领导下,为保卫红色政权、消灭日寇以及抗击和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民兵组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仍是保卫祖国的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保卫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制止和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除了必须建设强大的常规部队和特种技术部队外,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平时担负保卫生产、维护社会治安,战时成为补充组建野战军的人力基础和野战军作战的有力助手。

1958年9月,毛泽东在对新华社记者谈话时指出:“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民兵是胜利之本”民兵,以为民族的利益,祖国的利益而奋斗。

诗人在题此照时,台湾反动的国民党准备进行更大的军事冒险。战争形势紧张,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充分准备。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它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又掌握着原子弹这种大规模的杀人武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还不发达,军队武器装备还很落后,对付这样的敌人,最有效的选择只能是充分地动员群众、武装群众,用人民战争打败它。

全民皆兵思想的提出,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拓展。20世纪5O年代后,毛泽东一直十分注意研究各国反侵略战争的经验,进一步阐发他的人民战争思想。

诗人这首题照诗,依据当前国内外形势以豪爽明丽的语言,通过对女民兵演兵场的勾画,描绘了中国妇女千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同时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飒爽英姿五尺枪,

诗人首句以欢快的笔调,白描手法,为读者勾画一幅豪迈而英姿勃勃女民兵形象。诗人虽然没有细致描绘女民兵面貌,但以其手持“五尺枪”借代来展现神采飞扬主体形象。“枪”它本非生命体,但对“兵”来说是第二个生命。这不仅点出“主人公”其身份;而且进一步增强人物的气质和神韵。诗人巧妙的将表现人物风采及精神风貌的“飒爽英姿”和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五尺枪”结合在一起突显了主人公勇敢、豪迈和无畏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女民兵高度的赞美。
  曙光初照演兵场。

诗人以虚实皆备手法,写女民兵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像一支正规军在演兵场出操。“曙光”不仅点出主人公出操具体时间,渲染环境,映衬人物,令人物更加光彩照人;而且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当年对留苏学生的讲演中指出:“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个“初” 字准地的描绘主人公在朝阳喷薄欲出时积极出操的情态。“演兵场”三字指出练兵的地点。细心的读者从这句诗中,不仅看出主人公出操的时间、地点;而且可以从这具体的时空中,感受当时特定时期“全民皆兵,严阵以待”火热的尚武气氛。!

中华儿女多奇志,

诗的三四句,由前一二句写人、叙事转为议论。“诗言情”“诗言志”诗人由对女民兵爱国之“情”而言“志”。诗人由题照主体形象——女民兵精神升华到“中华儿女多奇志”。此句一个“多”字,高度概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万万千千。岂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政治家?岂止令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和“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岂止拒英夷“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等……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其志可谓高矣!其志可谓远矣!在近代史中华民族多次受到外敌侵略,中华儿女不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都是无畏强敌,浴血奋战,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其志之高远,其业绩之辉煌,令人敬佩。

不爱红装爱武装。

然而,令人瞩目的是那些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古时替父充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花木兰,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感人肺腑动人业绩,可谓不胜枚举!而今女民兵更值得称赞是继承和发扬了古时女英雄优良传统。“红装”指代女人穿戴华丽的服饰。“武装”不仅指军人的服装,而且包含武装活动。由“不爱”和“爱红装武装的反差对比,突显女民兵打破传统的“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浓妆艳抹的打扮;而身穿战士的“武装”投身于革命队伍中。这不仅强化了“女民兵”主体形象的时代特征,使之更加鲜明,更加生动。通过对比诠释全诗的宗旨。

此诗不仅激励了中国妇女,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爱民、保卫祖国安全的理想和热情。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

这首题照诗是继承和发展古代题画诗,开创诗歌艺术和摄影艺术结合的新体式成功的典范。全诗意象明丽,写照传神,内涵深厚,哲理丰富;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描写和议论结合,感情浓烈,境界拓展。在描绘形象的基础上抒发感慨,使意象得到升华,从形象的美升华到精神的美。读者品味,如饮醇酒,韵味悠长。

燕赵书痴王玉良书于墨香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为女子写了一首诗,风韵不输唐诗宋词,60多年来无人能超越
1961年,毛主席特意给一位女民兵的照片题诗,诗歌传遍千家万户
古诗英译: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敬录毛泽东诗词(九)草书共四首。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主席最温柔的三句诗,一句入选小学课本,一句成无数女子的座右铭
中华儿女多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