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道德经浅要整理

   《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却蕴含了极其深奥超然的哲学思想,可谓惊为天书(此天书非彼天书)。然而这简洁凝练的五千言里,一些类似的字句却数次出现,让老子不惜大费笔墨。为什么?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章)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四十三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四章)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五十二章)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

 

   “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希言自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三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五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三十一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三十二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三十七章)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三十九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三十九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四十二章)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四章)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六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从以上粗略整理来看,至少有十七处观念,老子在反复地展示、阐述,甚至解释。

    天地圣人自然而然的姿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哲理;物极必反,贪欲无厌的警示;浑然天成,天人合一的终极;乃至众人莫能行道的结论,在老子的笔下涓涓流出,本不想多言的老子,提笔之后却在这些内容之处反复言说。不值得我们玩味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智慧:谦让
《道德经》新解--一个老者的话 真假难辨
悟道 | 《易经》和《道德经》中的生命智慧
道德经的惊天秘密!(中篇)
老子与道德经的历史真相三十七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