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兽为何变成了淫物?

金正隆年间,一位叫做张珪的宫廷画师,给海陵王完颜亮呈上了一幅画。

画中并不是辽金时代常见的边塞风情,而是一只大大的绿毛龟。临水的沙丘上有一大龟,仰首吐出云雾,弥漫的祥云之中,一轮红日浮现。龟背上的丝丝绿毛,随风扬起。

【金】张珪:《神龟图》。图源:网络

这并不是宫廷画师想要自寻短见,给皇帝进献一幅骂人的作品。相反,绿毛龟象征着祥瑞。《述异记》记载:“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

在当时,绿毛龟是一件稀罕的宝贝。宋至道三年(997年)九月,寿州进贡绿毛龟,宋真宗对大臣吕端说:“龟上有毛,是上天对我有所警告吗?”吕端回答说:“绿毛龟象征长寿,预示着长治久安。”宋真宗还嫌不够,敲打了吕端一番:“夫龟有毛者文治之兆,你们这些做大臣的要好好努力,以慰朕心。”

海陵王执政的时代,女真人的汉化程度已经非常深了。海陵王自小就是一个汉文化迷,史称“貌类汉儿”。金皇统九年十二月(1150年1月),海陵王弑君篡位,法统不正,但他深知中原王朝的游戏规则,一上台就宣布金熙宗“昏虐失道,人不堪命”,而将自己塑造成尚德的形象。他要向世人宣告:他是天命所归,无论是金熙宗还是宋高宗,都是不合天道的。

这一切,都需要祥瑞的佐证,相当于上天开出一个证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宫廷画师为了讨得主子欢心,于是便呈上了这幅《神龟图》。

《神龟图》局部细节

金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亲率大军,南下攻宋。然而后宫起火,他的弟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称帝。固执的海陵王想要先南下取得战功,再回师和弟弟算账,却在采石矶大败,最后被手下缢杀。海陵王终究不是那个天选之子,而《神龟图》也散落民间,最后被清朝内府收藏。

自《神龟图》问世不久,龟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在朝廷难见它的踪影,在民间更是沦为骂人的脏话,什么“老乌龟”“龟 儿子”“王八蛋”之类的,而绿毛龟也代表了头上戴了绿帽子的男性。

作为“麟、凤、龟、龙”四灵之中唯一真实存在的生物,龟长时间扮演着一个神圣的角色,可是经过元明时代的贬低之后,它就再也没有翻身。

01

在上古神话里,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只龟脚踏七彩祥云而来,拯救世界。

《淮南子·览冥训》载:当初四根天柱倾折,大地分裂,天地不能承载万物,烈火焚烧,洪水不息,野兽出没,生灵涂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止息洪水,并且斩断大龟的四足当作天柱,支撑起断裂的天地。

所有的创世神话,都必然有一个从天崩地解到稳定的过程。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地塌陷,女娲用龟的四足补天,说明龟是天地的负载者,维持世界的稳定。

在《列子·汤问》中,渤海之东有一个无底洞,邻近的岱舆、员峤、方丈、瀛洲、蓬莱五山,处在漂浮的状态,随时可能坠入无底洞。于是天帝让十五只巨鳌负山,保持稳定。可是有人把六只龟给钓走了,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沉入大海之中。在这里,龟又背负着仙山。

当时,人类在大自然中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威胁,无比渴望一个安稳的生活。先民们看到了龟的长寿,看到了龟甲的保护作用,便把安稳的希望寄托在龟身上。因此,在神话中,龟就像武侠小说里给主角传授神功的隐士高人,它平时不显山露水,只要是关键时刻,龟便会驮负着神圣之物出现在人们眼前。

伏羲统治天下的时候,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想要探求其中的规律,就在这时,灵龟负河图出现,其中就蕴藏着宇宙变化的阴阳之理。大禹治水时,神龟在洛水出现,龟壳上刻着治水的文书,就是治理天下的《洪范》之书。于是,大禹治水成功,天下得到了太平。夏桀暴政,民不聊生,商汤观帝尧之坛,突然有一只黑龟出现,龟背刻着八个红字:“夏桀无道,汤当伐之”,于是乎商汤发起革命,改朝换代。

五代画家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图源:网络

龟既有任重负荷之神功,又有长寿安稳之神性,这一形象也流传到了后世。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专门写了一篇《龟策列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不仅如此,里面还说“有神龟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兽无虎狼,鸟无鸱枭,草无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是为嘉林。”一龟在林,既能驱赶猛兽害鸟毒草,还能防火防盗,实乃百姓居家旅游狩猎必备之物。

在古代,人在乌龟身上是一件喜庆之事。比如说“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皇帝在殿前接见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迎榜的地方,正好是殿前巨鳌浮雕的头部。实业家张謇年少读书时,有一人骑着白马从门前走过,老师随口说出“人骑白马门前去”要求张謇应对。张謇未多思索,随口说出下联:“我踏金鳌海上来。”后来,张謇果真中了状元。

当然,龟背负最多的要数碑了。唐朝,五品以上的官死后赐以龟驼碑,显威颂德、留芳百世。凡圣贤、忠臣、良将,或是重大事件须立碑铭记的,都必须要有龟驮着。屹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就有龟形碑座。不过,元明之后,当龟的地位下降之后,驮负石碑的角色就变成了赑屃,赑屃为龙生九子之一,形似龟,实际就是龟的变种。

 

在龟长久的文化生命之中,可谓生命并无不可承受之重。

02

正是因为龟乃天生神物,龟背上常常背负着天帝之言,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探求自身的命运。

自阶级社会形成以来,占卜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龟卜。古人通过灼烧龟之腹甲,令其出现兆象(也就是裂纹),以判断吉凶。

商代巫风盛行,动辄求神问卜。每当涉及祭祀、出征、田猎、天时、婚配、生育、疾病、丧葬等事时,人们都要灼龟辨裂,并将所卜的内容判词,刻在龟的底甲上存档,以便日后查考验证。这种刻在龟甲上的卜辞,就是甲骨文。

 

龟,实际上就是通天的使者,而掌握这一使者的人自然就握有绝对的话语权。商王不厌其烦地灼烧龟甲,麻烦上天降下旨意,实际上就是在强化自身的权力。掌握龟,也就掌握了巫术,也就掌握了政治。

周也同样是一个“敬畏天命”的王朝。《诗经》载,姬氏先祖古公亶父率族迁徙到岐下,来到了田土肥沃的周原,然而定居乃大事,必须通过龟卜的方式才能决定。他刻龟甲求卜,得到了吉辞,于是便在此地兴建宫室,成就了一方势力。

不过,相比于商代对天命的绝对虔诚,周人多了许多理性的态度。商周牧野之战前,周武王照例龟卜吉凶,结果显示不吉,武王便有了退缩之意,可是姜太公“强劝之”,这才让武王下定了决心。可以想象,周军斗志昂扬,却因为一个占卜就退军,不仅对士气有所打击,也会让商朝拥有喘息之机。姜太公力排众议,可见神权政治的一角已被理性所撬动。

在周朝不是每一次占卜都会应验。周幽王荒废朝政,宠信奸佞,惹得天怒人怨,《诗经·小旻》载:“我龟既厌,不我告犹。”意思是,周幽王想要占卜国运,然而灵龟也厌恶这个世道,不想保佑昏君,于是不想告诉他未来的凶吉。

除了周王之外,占卜的风习也传到了平民百姓之中。《诗经·小宛》载:“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穀?”全诗描写的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下层人物,他生活在政治黑暗的时代(有说是周幽王,有说是周厉王),贫穷和疾病相继袭来,又陷入讼狱之中。人生已不可自救,想要抓把米去占卜未来,可没有龟甲,又怎么能得到吉利的卦象呢?

在那个占卜时代,龟既是神灵的使者,也是君王特供之物。

春秋时期,龟卜依然流行。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兴兵伐陈。陈是楚国的附庸,于是楚昭王亲自率兵救援。大战之前,楚昭王先是卜战,不利,又卜退军,还是不利,只能哀叹道:“如此说来只有一死了。如果楚军失败,不如一死;抛弃盟友,也不如一死。既然都是要死,不如死在战场之上。”战斗打响后,昭王病倒在军中,最后死在了阵前。

人们发现,龟卜的结果往往不合自己心意,或是得不到应验,信龟还不如相信贤王良相。到了战国,龟卜就已经没落了。仅在当朝君王需要祥瑞的时候,才会重新启用。比如王莽时期,他的改革和对外战争,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为了转移国人的视线,他模仿周公占卜营建东都洛阳之举,在长安城南占卜了一块好地方用来营建宫室。结果只会加速他的灭亡。

到了唐代,龟卜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正如唐代诗人陈陶在《冬日暮旅泊庐陵》一诗中说:“弃置侯鲭任羁束,不劳龟瓦问穷通。”

03

虽然龟卜从战国开始就走向了没落,但是龟的地位却一直坚挺。

汉代之后,对龟的崇拜,由神界过渡到人界。汉朝时铸成龟形九鼎称为“龟鼎”,作为国之重器。朝廷祖庙设有龟屋,享祖宗祀。《史记·龟策列传》载:“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凤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州龟,八曰玉龟。”有了名龟,便可家财万贯。

到了唐代,龟崇拜几乎达到了顶峰。调兵遣将的兵符改为龟符,北方边陲的都护府改名为龟林府。五品以上的官,要穿绿色的龟服、佩龟袋,死后赐以龟驼碑而流芳。唐代有诗人陆龟蒙,音乐家李龟年,宰相崔龟从,以龟明志,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陆龟蒙画像。图源:网络

上层对龟的推崇,也必然推动民间对龟的信仰。于是乎,龟从代表天意的神圣时代走出来,进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宋朝时,为求家居平安,富贵吉利,人们常把龟当做镇宅的吉祥物,修房选屋时要焚香秉烛,埋一龟于宝地。

而龟崇拜影响最大的当属真武信仰。

古有“四灵”之说,分别指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阴阳五行说的系统里,玄武对应北方、水位、黑色、颛顼、玄冥等。关于玄武的形象,有人认为是龟,也有人认为是龟蛇,但与龟关系匪浅。

唐代韩休墓出土的玄武壁画可见龟蛇的形象。图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两宋时期,皇家崇信道教,人们将玄武奉为北方的神灵。龟化身成人,摇身一变成为北方的守护神。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讲:玄武本来是北方之神,祥符间,因避皇上讳改名真武,后来醴泉观兴起,抓到一只龟蛇,道士以为真武现身,于是更加虔诚。于是乎,一个披发、黑衣、仗剑、脚踏龟蛇的真神玄天上帝形象出现了。

自那以后,有关真武身世、神迹的传说便流传开来,小说笔记里都是他威猛的身影,供奉北帝的祠庙也逐渐多了起来。

明成祖在“靖难”之初,利用世人的信仰,制造了大量真武“阴佑”自己的神话。得位之后,朱棣崇祀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甚至还有传言称,武当山建立的真武庙中所供奉的神像是按照永乐帝的模样塑造的。

朱棣像。图源:网络

虽然真武大帝已经人格化了,但是人们依然保留着玄武是龟的记忆。

元代有一个叫俞琰的人,直截了当地说:“玄武即乌龟之异名。龟,水族也。水属北,其色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捍御,故曰武。”他还讲了一个笑话:贾似道请人吃鳖,有个前来求官的客人不吃,问他为何不吃,他说为了奉祀真武。贾似道说:“真武之龟,不可以为鳖也。龟、鳖不辨,何以治民?”

客人们一同戏弄此人说:“鳗与鳅、鳝皆不可食,象真武之蛇也。蔗、笋亦不可食,象真武之旗竿也。”满座大笑。

04

兴许是物极必反,龟刚刚攀上巅峰,下一秒就跌入了万丈悬崖。

清代史家赵翼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今人将放任妻子外遇者俗称为龟,不知这种习俗起于何时?至少在元代之前,人们并不讳龟,相反在名号中大量带有龟字。比如陆游给自己取号“龟堂”,还专门用龟壳加上二寸高的边檐作帽子戴在头上。但赵翼翻遍《明史》,却发现没有以龟为名的人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井文化的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了文学创作的源泉,这其中就有他们的焦虑与嬉笑怒骂。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说:“龟类无雄,与蛇通气则孕,皆卵生。”张华认为龟无雌雄之分,只有和蛇交才能繁衍后代。这个特点很容易得到后人的改编,从而使龟变得面目全非。

元末,陶宗仪就已经把龟视为无耻之物。他有这样两句诗:“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陶氏解释道:兔子撑目望月而怀孕,就像妇女没有和丈夫行房事而怀孕。因为妻子有外遇,所以用龟喻其夫。

在古代,一方面万恶淫为首,另一方面性压抑使得人们谈性色变、欲望得不到满足,不贞的行为最能勾起人们心中的怒火,也能让他们倾泻压抑的情绪。龟一旦和性事沾染,便很快在大众流传,最后成为既定的形象。

明朝规定:教坊司的伶人,要穿绿头巾,以区别士庶。这个单位下辖官家的妓院,其工作性质容易让人产生性的联想,绿这个字也因此有了不好的含义。

弘治年间,文学家郎瑛记载:“吴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刚好,吴地盛产绿毛龟。凡事都抵不过人们的想象,人们深挖龟只有和蛇交才能繁衍后代的记载,于是编排出了这么一个故事:绿毛龟是龟父驮着龟母送于青竹蛇配孕所生,绿毛龟为杂种。

永远都是骂人的话流行得最快。明朝之后,大量市井小说采用这个比喻,把妻子有外遇的男人贬为“缩头龟”,俗称戴绿帽子。就这样,龟变成了贬义词,“乌龟”、“王八”就成了最恶毒的话。

明朝贬龟已成风气。图源:影视剧照

比如《金瓶梅》第 32 回:

李桂姐道:“香姐,你替我骂这花子”。郑爱香儿道:“不要理这望江南巴山虎汉东山斜纹布!”伯爵道:“你这小淫妇,道你调子曰儿骂我,……”

这里“望江南”、“汉东山”为词牌名,“巴山虎”为草名,“斜纹布”是布名,其实就是借每个词的第一个字骂伯爵“王八汗邪”。

到了清代,王八成了国骂,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说:“俗骂人曰杂种,曰畜 生,曰王八。”想要侮辱别人,就骂人是龟、王八,这样的话,人们取名的时候自然不会用“龟”这个字了。

当然,龟仍然具有长寿祥瑞的意义,最起码驮着石碑的依然还是龟。不过,民间一旦把龟看作下流之物,其它的意义便变得次要了。

这顶“绿帽子”一旦戴上,龟再难翻身。


参考文献:

刘兆元:《中国龟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出版社,1992年

陈冠石:《金代张珪<神龟图>卷研究》,《美术观察》,2021年第3期

周蒙:《从灵龟崇拜说到龟卜文化》,《求是学刊》,1994年第4期

周晓薇:《释“玄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陈卫恒:《从文献资料看詈语“王八”的形成过程——兼与杨琳先生商榷》,《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龟的“龟设”是怎么崩塌的?
古代与龙、凤、麟并称“四灵”的龟,后来怎么沦为了骂人的话?
绿毛龟、六眼龟、叠龟塔、王八:中国人千年饲龟史
玄武
你知道“千年王八万年龟”的下一句是什么吗?
青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