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禹墓二里头,启葬亚长墓,妇好墓即启祠,启木青铜树,铭文找到了
userphoto

2022.05.28 中国香港

关注

引子

通过百年考古,夏代文化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晚期已成共识…但确认夏王朝早期都城的任务还很艰巨。史记认为夏王朝的龙兴之君是大禹,民间也以大禹治水的形象于后世,他治水的理念和经验迄今仍然有重要价值。

大禹治水

而夏王朝腹地的中原地区,现在依然面临汛情和洪涝灾害…根据洪水、治水、阻水、排水等遗迹现象研究,夏王朝城市选址特征、阻排水系统、区域洪涝灾害等问题,对夏代文化遗产的识别和认知,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里头遗址

目前,根据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新郑望京楼商城、焦作府城商城、辉县孟庄商城、垣曲商城、夏县东下冯商城等商代早期城邑,与二里头多座城邑改建的时间大体耦合…如图所示:

证明北方的下七垣文化和辉卫文化、东方的岳石文化、西方的东下冯文化等文化因素大量汇聚郑州商城和二里头,这段时间也与文献上的夏商之际相当,这些考古材料无疑是夏、商王朝更替的表征,二里头恰是夏王朝最后一座都城。因此,夏文化之“尾”可以由二里头卡定,可以以此为基础上溯早期夏文化并寻找夏文化之“首”。

夏文化与先商文化带

徐旭生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沿着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区域进行考察,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了很多带有纹路的陶瓷碎片,直觉告诉他这片区域,可能是古城遗址…之后陆续在这里发了中国古代最久远的宫殿基址。尤其是在3号宫殿发现了绿松石龙形器,及一些中小型墓中还出现了有绿松石装饰的铜牌,引发夏都地位之争…

发现禹迹

目前,最新证实在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发现了大禹骨骸及鼎斝铭文,经铭文解读和史料对比,可以确凿偃师二里头是大禹治伊工地兼居住及墓地(尸乡)…

二里头遗址

大禹骨骸

疑似大禹骨骸的地址位于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中,即贵族“抱龙人”,如图所示:

抱龙人(二里头3号宫殿)

根据专家何驽教授判断是伶官墓,但贵族墓主人死亡时,怀抱“绿松石龙形器",头戴三皇羽冠,腰系青铜蛾铃,脚踩绿松石,颈戴蚌壳项链分析…此种形式与史传禹贡方式完全一致,即禹王碑“圣浮图”入葬法,而且最主要的证据是抱龙人形式与西周金鼎铭文“禹"字“抱虫式”结构完全一致,如图所示:

并得到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抱蛇式”文物验证,如图所示:

解读大禹铭文

禹铭文在二里头青铜鼎和安阳殷墟亚长墓中都找到了!只不过它不是甲骨文和周鼎铭文中的禹字,而是夏代图形符号,即二里头青铜鼎铸刻的“网纹符号”,如图所示:

二里头网纹鼎

司其/司乙斝(妇好墓)

该鼎“网纹符号"与殷墟亚长墓出土的青铜圆斝铸刻的“网纹符号”一致,经图腾会意是“手抱龙”,甲骨文即“又乙”,象征水政(共工)禹的司空权力,如图所示:

又乙

又乙→抱乙→禹

“乙符号”是对二里头贵族墓主人怀抱绿松石龙形象的描摹,如图所示:

又乙

甲骨文乙

经文物对比和史料分析,绿松石龙应传承自濮阳西水坡龙虎墓的蚌壳龙'鲧鱼(鳄)’图腾,是史载“鲧生禹”起源,如图所示:

龙虎墓

殷墟亚长启铭文

与禹铭文“又乙”对比,亚长青铜圆斝的“网纹符号”经铭文会意是“日又乙”,经图腾会意应是“日抱龙”之义,如图所示:

日又乙→日抱龙

“日抱龙”铭文解读就是“司其启”!如图所示:

经史料分析,“司其启”应是“禹生启”事件,加上亚长墓又位于殷墟宫殿宗庙区中,与妇好墓相邻,亚长启铭文又是司其,根据史料分析,司其应是商代始祖,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契!那么由此证明,安阳殷墟与二里头形成的是夏商王权结盟关系,即“禹生启”和“殷革夏命”之史实事件…

妇好墓再鉴

而妇好墓经铭文重新鉴定,帚”铭文外形酷似一棵树,对比甲骨文和史料内容,及文物对比, 应该是三星堆青铜树形象,代表帝喾,如图所示:

三星堆青铜树

女铭文

妇好“女”铭文,许慎说是女人,两点为乳,但经过三星堆文物对比,反而更象跪坐面具人形象,两点是面具双眼…如图所示:

与此同时,妇好铭文礼器中也陆续发现了跪坐面具人形象,如图所示:

说明铭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联…山海经称“有王曰戴胜”,穆天子传叫“西王母”,史记叫启王…其实就是戴龙虎面具的少昊颛顼继承人,与二里头及濮阳西水坡/石峁/良渚龙虎图腾有继承关系。如图所示:

子铭文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目前出土的青铜树,树枝是九鸟一乌,但目前尚缺一乌,经分析是金乌玄鸟王少昊!九鸟是少昊颛顼的司徒,顶端为值班之启王,如图所示:

甲骨文形象为“子”,是“太阳+玄鸟"象形形字,根据史料分析,应是少昊龙山文化之源,与大汶口陶文及庙底沟“玄鸟负日”图腾符号!如图所示:

庙底沟陶文“鸟负日″

太阳/玄鸟/山(大汶口陶文)

也就是《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及《淮南子·精神篇》中“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经考证,“金乌负日”源流图说,自出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双鸟负日”骨雕和“双鸟朝阳”牙雕,可说是最早的“金乌负日”的资料。如图所示:

双鸟朝阳(河姆渡)

玉鹰(凌家滩)

所以妇好墓即是商契为少昊颛顼结盟而建的启祠,是东夷族玄鸟氏少昊与高阳氏颛顼的图腾相融合的“少昊孺颛顼”事件。即“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之冥祠,后人称为“母辛宗”,如图所示:

那么目前国内考古专家对妇好墓亚长墓和长子口墓的鉴定结论是什么呢?十分遗憾,还是一片空白…因为妇好墓是郭老所鉴,而史料中并没有“亚长”记载,据人民网2021年5月27日 海外版报导:河南安阳殷墟M54号亚长大墓,是一座在考古界声名显赫却被大众忽视的古墓。不久前该墓出土的牛尊上了央视的《国家宝藏》!该墓规模较大、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是殷墟保护区内除妇好墓外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商代墓葬…只是从考古文物情况分析,认为亚长应该属于南方长氏贵族首领,地位十分尊贵,与妇好墓地位相当,并与1997年河南鹿邑的长子口墓属于同一氏族…”,如图所示:

长子口墓

长子口铭文

那么亚长墓和妇好墓与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形成夏商王权转换的逻辑关系,利用图腾和商代铭文验证了《史记夏本纪》“大禹治水”和“禹生启”的真实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杀伯益考
史海谜踪:揭开“禹生启,家天下”的奥秘!
《禹王碑》佐证大禹亡于“㾟昶”,“裹圣浮图”葬于“稽堂”
妇好墓新考
破译“宅兹中国”的夏代图腾密码
破译夏代问题的密码“图腾断代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