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螺丝拧不到3扣,竟摔坏航空发动机:背后原因让国人深思
上世纪90年代末,某发动机厂在第41车间进行某型检修发动机的总装工段的装配。该发动机已经进场检修有一段时间了,部队催的也很紧,但越是着急,越是会发生事故。
装配工作由车间的两名操作工来完成,他们首先要重新调整和测量发动机抵押涡轮装配的轴向尺寸,因此必须使用装配车把发动机的涡轮部分翻转到向下的位置。但当发动机还差30度就转到垂直位置的时候,事故发生了:装配车连接、翻转发动机的第三支点的叉形件突然脱开,导致正在翻转的发动机,以中介机匣的左右两个支点为轴,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旋转。其结果就是,发动机狠狠地砸在了地面上。
出事后,经过检查发现,发动机的涡轮支撑机匣直接触地变形报废,好在其他零部件没有发生变形损伤。但这一事故再度导致发动机检修延误,迟迟不能出场,不但使厂子蒙受了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部队的装备和训练。
事后查明,毛病首先出在发动机装配车上,而操作工也有一定责任。这种装配车,是根据赴国外生产同类发动机厂培训人员绘制的草图,由发动机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而这种设计制造,仅仅是外形的模仿,没有正式的设计图样,没有详细的维护使用说明书,更没有相关的设计评审。而导致的问题就是操作员,完全是凭借个人经验在使用,没有相应的规章和制度
这次出现的发动机叉形件脱开导致发动机触地的事故,就是因为这种山寨装配车,根本没有说明叉形件和发动机连接的螺丝,该拧多长该拧多少扣。而这次事故中,操作工仅仅拧了不到3扣,就开始吊装翻转发动机,从而导致螺丝脱扣断开,使得发动机翻转触地。
因此,这件事故充分说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是一个高度复杂、精密的过程。不但发动机本身的装配、维修需要精益求精,就连相关的配属装备和工具,也要遵循严格的设计审批流程。也就是说,生产航空发动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章可循的,绝没有想当然、凭经验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空发动机装配全过程,超详细超壮观
同GE、罗罗比肩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巨头——普惠
你绝对没见过的航空发动机装配全过程,超详细壮观!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
科普好文——航空发动机类型介绍
什么是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