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天国北伐军林凤祥在河北东光县连镇的宝藏之谜

1854年5月5日,太平军北伐军由河北阜城突围东走,占领了东光县的连镇。清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将太平军北伐军团团包围,后李开芳率领600余骑兵突围而出,去了高唐,而胜保在歼灭北伐太平军的援军之后,也来到了连镇围困北伐太平军。

1855年3月7日,清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攻陷了连镇,在地道内俘虏了太平军北伐主帅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六百骑兵占据高唐的当天又被清军包围,后来清军的人数越来越多,1855年3月17日,李开芳率部突围,进入据离高唐约五十里的茌平县冯官屯。

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境内的大运河畔,在乡野民间和村夫野老中,自清末以来,就暗暗流传着一个关于太平天国北伐军秘密宝藏的诱人传说。当年由林凤祥率领的一万多人的北伐大军以东光县境内跨越大运河两岸的连镇为根据地中心,在周边几十个村庄的范围内,建立起了纵横交错的军事营寨堡垒,固守待援,浴血奋战,抵御前来围剿的清朝重兵长达10月有余。相传,设在连镇的北伐大营在被攻破之前,北伐军主帅林凤祥曾经命令帐下的亲兵将一批价值连城的宝藏分散深埋在根据地的多处地窖之中。

2011年2月,一户甄姓庄户人家在百年老宅屋基之下挖出了一个装有“太平天国”钱币的大陶瓮,揭开了林凤祥北伐太平军秘密宝藏之谜的冰山一角。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周边大约二里地,有一甄大瓮村,该村人口大约有一千余人。因该村在清代时,有十多户家庭是做手工作坊烧制陶器大瓮的,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因而得村名叫作“甄大瓮”。

该村有一户村民甄大爷正利用初春农闲时节去翻盖一下自家已多年不住、破败不堪的三间大北房,以及两个小耳房的祖传老屋,准备给他家的老二娶媳妇作新房用。

甄村民在清理开挖房基下面以及填槽里的破砖烂瓦时,东房屋内的东北角近墙基之处,离地面有一米多深的地方,竟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地下挖到了一个俗称为“鬼脸青”的大陶瓮。

这种在器皿表面略略地涂上一层青色釉、制作成粗糙的小口陶瓮,在过去的庄户人家当中,一般是用来装一些具有腐蚀性、毒害性、危险性的液体及用来装点豆腐用的卤水。因这种小口的陶瓮能够密封严实,里面装的液体不容易蒸发和泼溅。而那些大鼓腹、大敞口的陶瓮,是用来盛水、装米粮的。

甄村民觉得大瓮很重,恐怕自己难以搬到地面上,便喊来在西屋正挖自家墙角的两个儿子,前来搭把手。爷仨三个人用力把大瓮搬到地面上后,先把大瓮上的封口揭掉,接着扣掉瓮口内的木塞,又轻轻摇了几摇。发觉里面有金属物件在互相碰撞,并发出来沉闷的“啪嗒”声响。

甄爷仨倒出来这些东西后,一看:里面没有什么马蹄金、银元宝等黄白之物,也没有什么金项链、金戒指、银手镯、银簪子等贵重首饰,而是一大堆似黄又似绿的古代铜钱,俗称是“老钱儿”。

甄爷仨儿怀着怏怏心情将陶瓮搬到自家另一处院落,将陶瓮里的铜钱一一倾倒而出。甄爷仨目测了一下钱堆儿的体积,估计这堆老钱儿最起码有一百二、三十斤,大瓮里装的铜钱儿,除了元代的铜钱儿以外,几乎包括了从北宋一直到清朝咸丰年间的各个朝代的铜钱儿。

再仔细分拣,发现有如下这些“老钱儿”:

其一是:宋代铜钱儿,“淳祐通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等。尤其是元丰钱、元祐钱、熙宁钱、崇宁钱等最多,大约占到一半。

其二是:金代与明代铜钱一并占到一成;而金代的钱里,大定通宝最多。明代的铜钱儿,则主要是洪武钱、永乐钱、万历钱、天启钱、崇祯钱。

其三是:清代的铜钱儿,约占三成。从顺治朝起,一直到咸丰朝都有。尤其是康熙钱、乾隆钱、咸丰钱最多了。但也仅仅是到咸丰钱了,而咸丰以后的同治钱、光绪钱、宣统钱,则一文都没有。

其四是:钱文写着“太平天国”字样的老钱儿。这种“太平天国”老钱儿的背面还铸有“圣宝”两个字,也占了一成。

甄爷仨看见“太平天国”四个字,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太平天国这支北伐军就曾经在连镇附近,同前来围剿的清军打了半年的硬仗,最后全军覆灭。而陶瓮里这些带有“太平天国”字样的老钱儿,肯定就是当年太平军北伐军留下来的。

这批铜钱儿最晚的种类就是咸丰钱。咸丰以后的同治钱、光绪钱、宣统钱,一个都没有,说明这些铜钱儿埋藏的时代应该是在清朝咸丰年间。

据此可以猜测,那些清代以前的货币有可能是太平军北伐时,在挖壕沟、挖地道、修筑工事时被发现的,因不愿意丢弃,就集中贮存在指挥所或者储藏室内。也有可能是在打仗过程中没收贪官或富豪财阀的所得,并在日常中当做了实际买卖交易、或供支付使用的货币。在清军攻占连镇村子之时,为了不让这些货币落入到清军僧格林沁之手,就把这些钱币埋入到了地道下面。

当年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率领的前来围剿的军队的行辕指挥部设在戈家庄,僧格林沁采纳了本地一位70多岁却一直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提议的“铁墙合围”计策,征集民工修筑了一道近百里长的围墙加壕沟,将太平军林凤祥主帅率领的一万多名北伐太平军围困在连镇以及附近几个村庄长达十个月之久。这道长长的围墙是沿着连镇东北三里的灶户陈村、东南二里的韩庄、西北方向的三里庄的外围修筑的。

据说北伐太平军从南到北攻州破府,占城拔寨,一路攻杀而来,每当手中的财宝积累得太多的时候,连车载马驮都不方便运载之时,就形成了随路藏宝的习惯。据清朝官方史料记载,当年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太平军在攻破直隶省广平府的临洺关之后,即现在邯郸市永年县的县城所在地,曾经将418万两的银锭埋藏在临洺关衙署内的一道深水井里面,准备以后需要的时候再来捞取出来。后来太平军有一位知道此事的将领被捕了,后来投降了清军,并供出了在衙署藏宝之事,清军于是派人全部打捞了出来。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战之后,包围圈内的居民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到最后弹尽粮绝,北伐军的战士们在将所有的牲口杀光吃尽,将所有的皮箱刀鞘上的皮条都煮烂吃光,甚至都将死去的人作为食物来吃了。受伤很重的北伐军主帅林凤祥与其他30多位高级将领是在东连镇地下一处几十丈长的地洞里被俘的,地洞里还贮藏着够他们30多人吃一个月的粮食。为了躲避清兵的炮火袭击,北伐军在东西连镇以及其他村庄的营寨里挖掘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沟与地道。这些数以百里计的地道再深挖下去,都可以成为埋藏财宝的地窖。而这些许多藏宝的地窖再被有意遮掩以及炮火掩埋以后,是很难找到的。更何况,当时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在攻破北伐军连镇大营以后,很快就接到咸丰皇帝的圣旨调他火速前去山东高唐州去围剿李开芳率领的另一支北伐军。

据史料记载,当年清军僧格林沁的军队攻占北伐太平军的连镇大营后,为了搜寻躲藏在地下的北伐军将士和获取战利品,更为了探查埋藏的金银财宝等宝藏,清军在打败太平军后整整用了三天时间,在村子四周到处掘土挖坑,可谓是挖地三尺。他们有的人还用滚钩渔网在大运河里用网来回捞来捞去。一是网捞那些刚勇不屈投水而死的北伐军战士,搜出身上宝物并计算被歼人数,好去向朝廷邀功请赏;二是网捞河底的散落财物。因为清军也怀疑北伐太平军战士会将一部分来不及埋藏的金银财宝扔进大运河的滚滚波涛里。

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来连镇扎营抵御清军之前,在现在的衡水市的阜城县被包围了两个多月。他们在攻破阜城县城之后,通过向官绅财主们强制性'捐献’所获得的金银财宝的数量自然非常可观。在这之前他们先后攻占了献县县城、交河县城、沧州州城并屠了城、青县县城、静海县城等等,积累了价值连城的财宝。这些财富虽然在静海县城与独流镇被清军围困三个多月期间花费掉了很多,但还会有很大的剩余。而这些财宝都被带来了连镇大营。想必其中有一部分有可能被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太平军突围带了出去,而山东高唐县的队伍带走所带走的这部分应该不会很多,大部分应该还在连镇。而且,在被亲王僧格林沁的清军死死围困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太平军是没有办法同长墙之外的村民进行实体买卖交易的,也就是说太平军中所有的这些金银财宝几乎是成了不能用的死钱,这些金银财宝必定是埋藏在连镇周围。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史料记载说僧格林沁的军队在林凤祥北伐太平军的连镇大营里发现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而北伐太平军在东光县连镇到底还埋藏有多少宝藏,至今还是一宗历史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天国北伐的艰险悲壮历程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太平军北伐
太平天国名将系列(3)林凤祥—求王、太平军北伐领袖之一(南宁武鸣)
在南京温柔乡里的洪秀全,不顾北伐军死活,致使悍将林凤祥被俘
太平天国北伐为何会失败?不是敌人太强大了 而是南方人不抗冻
太平军北伐(下):僧格林沁力挽狂澜,京城内人心惶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