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北京的四合院最典型,文化内涵很深?--左慈戏曹

要点:四合院是老北京最基本、最典型的民居形式。标准四合院的基本格局应该是这样的:大门位于东南角。大门占一间房子的地势,形制有广亮、金柱、如意、蛮子之分。门内正对照壁,向左为前院。大门西侧为后墙临胡同的倒座房,其中最靠大门的一间为门房,其他多作为客房。倒座房最西头为厕所、且隔出小院。前院以北是后院,以垂花门和东西延伸的院墙相隔,并在垂花门后檐设屏门遮挡内院,表示里面是内宅,客人非请莫入且女眷不能轻易走出。内院北面是正房,作为供奉祖先、接待客人、全家聚会、长辈起居的地方。正房东西均延伸出耳房,作为长辈的卧室或书房。内院东、西两面是厢房,作为成家的或男性的晚辈起居、睡眠的地方。在东西厢房与二道院墙之间有的还建有小房,其中东南角的多为厨房。垂花门、厢房、正房用抄手游廊连接。耳房与厢房之间的小院落俗称“鱼鳃”。这样的四合院就是两进四合院。有些四合院在正房后面加一个后院,北面是一排后罩房。后罩房西北角有的开后门,房子用于女眷、佣人住房或库房。这样的四合院就是三进四合院。更大规模的四合院都是用两进或三进四合院串联或并联起来的,南北有多少个院就称多少“进”,东西有多少并排的院就称多少“组”或“趟”。讲究的大宅门还会在四合院侧面建花园。

居住在四合院里非常舒适、安定:院内栽花、种树(以西府海棠、石榴为正宗,绝不能种松、柏)、养鱼,夏搭凉棚(用芦席和杉篙)、冬搭暖棚(用棉垫和杉篙)、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吃喝拉撒睡在院中都可解决,自成封闭环境、外界干扰不到,门户森严、内外有别、男女有异、长幼有序,气氛和谐。清人孙月暄称赞北京四合院有房屋轩爽、庭院开阔、建筑朴雅、花木扶疏、冬天炉火、夏日棚凉、结构多变、对称和谐、生活便利、环境清幽“十乐”。

四合院的建筑规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的礼制、宗法观念和阴阳、风水学说等传统文化。有一条南北中轴线,长辈居住的正房位于中轴线中心。院落、房屋合为四方,房屋建于四面而非平行,体现天圆地方。单组房屋(如一套正房、一面厢房)必须阳数三或五开间。地势不够也要破改,如“四破五”。这种讲究与栽的树种的讲究体现了阴阳之分(松、柏乃阴宅之树)。大门必须开在东南(胡同北侧的院子)或西北(胡同南侧的院子,讲究的还要从西北角经过道绕到东南角进正式大门)。排水沟出口要在大门东侧。中轴线要略偏一些。相邻院落的大门和倒座房不能完全在一条线,必须交错。这些讲究虽源于复杂的八卦理论,但符合北京的自然条件:冬天多西北风、夏天多东南风,大门在东南可避冷纳凉。北京总体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大门东南墙外即胡同而不是其他房屋,西南角虽也邻胡同,但是多为厕所,在此排水必排污,故必须在东南角排水。等等。四合院的建筑还派生出许多特殊文化,如大门的门板、门簪、雀替、联楹、门槛、走马板、象眼、抱鼓石等都不仅实用而且演变为艺术品。

再追溯一下,华夏先民从巢居、穴居进化到现在,居住方式有的还在延续,如南方的栏杆式房屋就直接延续了“巢”的形式,北方的窑洞就直接延续了“穴”的形式。而脱离了巢、穴思路,追求更舒适的居住形式,选择的是以泥土为砖、伐木为构的中华建筑方式,完全不同于从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到古印度的以石为原料的建筑方式。发展到极致,就是《营造法式》总结的梁、柱、斗拱结构。再有,中国在周礼中就确定了建筑规格必须体现天人合一、王权至上,民居只能是平房,高大、多层建筑只能在皇家和宗教建筑中出现。因此,四合院只能是平房,不可能成为西方古代那样的城堡。

现在多将一条中轴、四面围墙、沿墙为屋,主屋居中的建筑都算做四合院,甚至将紫禁城、王府、寺庙称为“大四合院”。这就过于泛化了。不妥。因为四合院是“民”居,紫禁城是皇帝居所、王府是贵族居所、寺庙是供奉神佛地方和僧侣居所。从大门、高度、开间、色彩等等方面看,四合院与紫禁城、王府、寺庙都大不相同。至于没有内外院之分的,按朱家溍老说法,只能叫“四合房”。因此,西三条鲁迅故居和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都不能算标准的四合院。再有,山西、陕西等地的大院与北京的四合院规制也完全不同,没有北京四合院与胡同那样的密切渊源关系,叫“大院”就很好,也没有必要算做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独有的、典型的民居!越是独有的,才越是世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四合院
东西走向胡同四合院格局
胡同中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总体布局
别墅文化:苏州园林与四合院卷土重来
什么是四合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