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冰洋回归,“汽”场不够--刘辉

  有一种惦记,来自于烈日炎炎的暑季;有一种清爽,起源于独一无二的排比;有一种亲密,取自于须臾难分的距离。也就是这一种牵引多年的诱惑,不得不让我吐出对一种冷饮制品情有独钟的秘密。

  本不想说出它的名号,但确实无法找出任何替代的语言去躲避。若干年之前,盛夏暑伏天,凡是处在北京街巷子里的成人与孩童们,最常挂嘴边儿、最离不开的饮料是什么——北冰洋。

  此“北冰洋”非万里之外围绕地球北极的汪洋大海。凡临夏暑,一旦谁念出“北冰洋”三字,定有千呼百应的神奇效果。臆想到了严寒北极,联想到了冰寒刺骨,畅想到了冰块如洋,顿生一种别样意念,愣是叫烦人的暑气渐消。三个冰凉浸骨的字眼,构成了地域独自享有的饮料品牌。这种几乎是唯一的代言,竟然数十年而不见其衰。

  无论在京城的哪一个角落,每过一个夏季的熬煎,就会屡次提起并咂摸起“北冰洋”冰凉的惬意,只觉得它是身边最好喝的水,而不是遥远到北极的洋。

  倏然间,我脑海里冒出来一个很老套的成语“望梅止渴”。现代版的“北冰洋”,恰与古代枭雄的“望梅止渴”有同样功效。上了点儿年纪,大都有类似感觉上的穿越。

  冰凉记忆中的“北冰洋”

  距咱万里之遥的北冰洋必定是天寒地冻。北极熊出没冰山叠起的地方——其实这跟咱真没啥关系。

  暑热难挨,哥儿几个口渴得要命,若谁提起北冰洋,一准儿同时想起街头小食品摊冰坨子之上被滚动着的“北冰洋”。少不了争抢付钱的桥段,除了不算瓶子,就算饮料水再加上商家“冰镇成本”,一瓶2毛5至3毛,不贵也不算便宜。

  北冰洋在那时的饮料界可谓是独领风骚。防暑降温,非“北冰洋”莫属。仅此一家的“霸气”外泄,在京城冷饮舞台上,竟独舞多年。直至某些个国际大品牌潜心窥探与谋略作局,几经谈判桌上下的较量,或者是充分利用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随意就把泛滥一片的“洋”着着实实地摁闷了声儿。

  乌蒙蒙、磨砂样,很朴实的细脖样儿玻璃瓶子,无可冒刻的“北冰洋”三个字,清清楚楚地凹凸在同一个高度上。据我所知,也算是很片面,“北冰洋”的批发渠道以及售卖权限,未必是个人就能轻易搞到手。俗话说,没点儿野路子不灵,没熟人不好办事儿。

  找熟人先淘来满满一箱的24瓶。容量355ml/瓶,3毛5分/瓶,退瓶2毛,最终入嘴的水就是1毛5分/瓶。有了整箱子实打实的瓶子作底,数伏天心里就踏实。不必唧唧索索,不怕喝完没了,腾空了瓶子到食品店,递上3.6元又换一箱,齐活。

  黄澄澄的橘水,紧绷绷的铁盖,明显显的出厂日期,看着新鲜,感觉就很放心。对了,有一个细节至今都觉得可笑,但又没搞明白。按说灌装线上流水生产,按序按量装足汽水,可有一情况很逗:汽水容量的高低显示大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就留下一个扣,家来客人要多一个窥看的小动作,多一口半口的一定要让给客人。嘿嘿,仿佛学得就是“孔融让梨”那手活儿——礼敬为上。

  几乎瓶瓶“北冰洋”都有些橘绒沉淀。开瓶前,心细点儿的或许晃悠几下;一般急不可耐的来不及细瞅。人们都会明白,正是真材实料才会有如此的真货!瓶盖一开,一股凉丝丝的白烟向上冒,一股凉丝丝的味往鼻子里窜。头一口,明显冰的扎牙、呛嗓子眼儿;若是喝猛了,那股二氧化碳气体“冰煞”得人都忍不住打一个大喷嚏!

  多少老北京人望“洋”、想“洋”而兴叹

  当有一日闻听“北冰洋”回归,我着实老顽童般地兴奋过一阵子。毕竟“冰冻”得僵而不死,毕竟经不住城根儿人念叨,毕竟还是老样子的底牌。依了类似原来的包装,打了唤回童年的招牌,在纷纷纭纭且杂乱无章的市场之中还能保持一定量的拥趸,似乎印证着底蕴亦在。

  据说橘子酸甜的味道还是没变,据说黄澄澄的颜色还是没变,据说想象中的沉淀物还有。毕竟“北冰洋”消失了几十年,断代似的品牌寻求记忆认知,确大有文章可做。祈望苍天保佑,盼回到曾显赫过的一统天下,恐怕难以成行。

  为啥?“汽”场不够。扎牙、煞口、“汽”顶天庭,这种源于老派京城人脑筋里的固有享受,依旧封存于脑海中。想象意念里的独一无二,很难回归到原点。就想那口儿——明晰的时代烙印,只能是“想想”而已。

  我不是考证家,没必要对一个饮料生产厂家进行周密地追踪与探密。昨天的辉煌也可能过眼烟云,今日的成就也许就能够乘胜追击地巩固阵地。咱不知道饮料品牌的来龙去脉与起起伏伏,只晓得一个牌子的汽水,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饮料代言。曾几何时,牌子硬、品牌大、唯我独尊的时候,竟一瓶难求!

  再后来,来无影去无踪。老人们偶尔谈起那个味道,也只能望“洋”、想“洋”而兴叹!如今市场恰如战场,花里胡哨的商标,千姿百态的包装,口感各异的撩拨,今日兴起,明日萧条,何止是饮料。所有商品暗战都如同唱大戏的模式——总有下台的时候。倒是应了一句真言: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群雄争霸各打各的主意,唯有外围的品号瞅着可乐,瞅着机会见缝插针。现在一看,可笑的是两败俱伤地片甲不留,可乐的是保密配方依旧打遍天下而无敌。

  古而有之的冰镇饮料

  先不说别的,随便翻翻《红楼梦》中的描写。烈日当头,树荫下的庭院里就不缺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葡萄架下牵牛花开,荷池田中莲花粉白。官府里的公子小姐们,夏日闲的少不了嬉戏追逐,微出了细汗,随手就能得到冰花露茶的伺候。

  有证可查。远在商周时期,聪慧的人们就知道,到了冬季,将冰河的冰化整为零,然后把所采集的冰块放在冰窖里储藏。等到来年夏暑,再将冰加到水里,遂变成冰水,用来降温或者直接饮用。

  还有趣味的记载。日子被“撕”到春秋末期伏天之际,各路诸侯凑一块堆儿撮饭。宴席之上,喜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恰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说白了就是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冷凉润。那时能喝得起冰镇糯米酒的,也就是当时的贵族。

  到了宋代,冷饮发展很快且种类繁多。有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别去分析诗韵平仄,单去感受“隔水来”,一定会叫“汗如雨”的窘况立马改变为心旷神怡。

  宋代街头有将果汁与牛奶相混合搅拌而成的黏稠物,放置在冰块上,渐渐冰冻成固体,取名“冰酪”,与今儿市面上的别无二致。一些个冷饮专卖店,专门出售各种“冰酪”,生意见好。大诗人杨万里吃完“冰酪”又是诗意“冰”浓:“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可见,夏季而食的冰冻奶制品,华夏之域才是它的发祥地。糊涂地以为是欧洲发明的冷饮,那才真是瞎掰!

  忘不了的是那煞口、窜鼻子的“气味”

  劲吹的春风、跟进的西风、强劲的南风,一股脑地掀动了饮料市场的一花独秀。曾几何日,“北冰洋”不再孤独求败,更别提独占鳌头。世界级的老牌儿霸主,以他们百年的品牌经营模式,堂而皇之地“入侵”了国人胃口。

  引诱式的广告轰炸,试探性的优惠策略,温馨型的亲情回馈,雄厚资金的有力支撑,不断更新的全方位介入,终会由经济杠杆的撬动,或被合营或被吞并或被迫地改弦易张。“北冰洋”的走走回回,无非是验证经济实力与品牌厚度在暗战中的残酷博弈。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究是迎回了过往许久的冰凉记忆,这该是民族品牌尚还健康存在的喜悦。但愿商海之大,这种奇迹还会延续很多年、很多代。

  我还远远地记得曾在工厂里夏暑时的冰凉记忆。

  拥有七八千人的市级骨干企业,支撑着并辐射市内外化工原料的足够供给。专设一个盐汽水站,专事本企业职工在夏季中的防暑降温。

  一条制作人造冰的线,一条消毒自来水的线,一条把水制凉的线,线线连着伏暑里依然不断生产的职工。高温车间与普通车间的区别,在于拉领的冰块重量不一,还在于拉领的消过毒又加了浓缩橘子汁的容积不一。

  浓浓的橘甜,淡淡的盐咸,凉凉的冰水,装满了工厂领导对一线职工的夏季关怀。三伏天闷热难耐,拉水拉冰的车排队,常常见着穿工服的厂领导跟着盐汽水站的同事们一起忙活,顺便拉家常,也算是带去对一线工人的慰问。那真是“言听厂头儿半句话,顿觉暑热一时消”。

  十几年的夏暑日,天天顶着高温挥汗如雨,天天喝着加了食用盐的冰凉甜味的橘子水,确保了咱没一次中暑。

  如今,还在梦里时常想着那一节四季常冒烟火的烟囱,似如黑夜中傲娇的指路明灯。当年的汽水浓度除了些许盐咸,就与北冰洋甜度一致。唯一的不同,是缺煞口、缺窜鼻子的“气味”。转眼间,偌大的厂区“换成”了参差林立的商业楼群。有关青春的记忆连同盐汽水的冰凉,消逝在老去并新生变幻的岁月里。

  平民包装贵族身价

  话说“北冰洋”的味道,是它能够回归市场的本钱;“北冰洋”的价格,在于曾经的物美价廉。又迟到了多年,喝饮料的味觉想象还停留在原有基础之上;现行价格与其他品种早已相差无几。提起当初的0.15/瓶,懃等着人家撇嘴——上世纪的老古董。

  一次饭店里的家庭聚会。我执著地点了北冰洋。这叫孩子一个劲儿地埋怨,“喝啥味儿的没有?您怎还就要寻思那个味儿!”果不其然,“汽”也不太扎牙,“味”也不太煞口,“价”却翻倍与昨。平民的北极熊包装,归位于贵族身价,还是颠覆了我的昨日初心。

  现在饮料被演绎的是五花八门,定位功能饮料缘起于概念化。提精气神的,怕上火去燥的,增营养健身的,解疲劳健脑的,还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记忆力等等,大有中药荟萃之感。您要敢大声嚷嚷:就是白开水管用,其他的,净是瞎掰!“老土吧,您!”旁边儿准有人拿这话儿拽您,不信就试试?

  再说几句连带环保的闲话。

  多年前的汽水瓶加上奶瓶都是专制、专用、循环使用。不像现在,制作多精良、设计多花哨的瓶子,造价成本即使再高也没地儿回收。您傻根儿似的晃悠着进口瓶出口瓶,炫耀着怎么地价格昂贵,您再瞧下收废品的那位的眼神儿——眼皮都不带抬的。除非卖名牌的白酒瓶子,黑市面上的另有所图。

  还忆年少齿留香,

  偶开独支渴橘汤。

  酸甜未必都可口,

  夕拾朝花始向阳。

  可笑唯独退澄煌,

  数载留意情如常。

  缤纷百日花匆落,

  何待咫尺隽名墙。

  文/刘辉(文军)

(责任编辑: HN6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往事回忆之二十一:盐汽水
【小知识171*古人三伏天喝什么饮料】
天气热! 来瓶1898年的汽水 ~加冰!
夏天这么热,古代人是吃什么避暑的?
古人也爱喝饮料~~而且花样儿多着呢!
古人避暑妙招:冷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