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解析

三、工笔花鸟画的创作

要创作出一幅好作品,对画面诸多要素的认识和了解是必要的。总体来说,与创作有关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意境、构图、色彩、造型、线条、材料等。下面做简单介绍。

(一)意境

什么是意境?简单地说,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在这里,“境”是基础,“意”是主导。意境营造或偏重“意”,或偏重“境”。不管偏重什么,都要在具体景物中融入艺术家的感情和思想。

中国绘画“意境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易传》中的“立象以尽意”和庄子的“言不尽意”等美学观念对“意境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和“传神写照”则开创了“意境论”的先河。唐代可以说是“意境论”的成熟期。王维的“意在笔先”、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意境论”提高到自觉的高度。

五代荆浩继六朝谢赫提出的人物画“六法”之后提出了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六要”的核心是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表现出自然对象的生命。外在的“形似”不等于真实,真实是要表现出物象内在的气质、韵味。这样,“气韵生动”这本是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便推广和转移到山水画领域中,并最终成为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表现物象外在的形似,尽力表现出其内在的神韵,但这神韵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物象真实而又概括描绘的基础上,这便是宋代绘画艺术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

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一部分汉族士大夫难以施展政治抱负,只好寄情于诗文、书画。在绘画中,他们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画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们开拓了把自然景物作为表现艺术家主观心意载体的“有我之境”。这种“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清,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潮流。如石涛、朱耷等人的作品中,主观意兴、心绪压倒了一切,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由此突显出来。

通过对中国绘画境界的研究、分析,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在古代画论中,几乎所有关于境界的论述都是针对山水画的。难道花鸟画无须考虑境界的营造?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一个原因是前辈画家、理论家重山水轻花鸟。但在历朝历代的花鸟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折射着与当时山水画相似的意境:宋代花鸟画注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受,明代早、中期花鸟画追求浪漫主义,明、清交替之际的花鸟画蕴涵着感伤情怀。

时至今日,画家们在继承古代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用自己的作品努力表现人们的美好生活、描绘壮丽的河山,给人们以高雅的审美享受。

总之,绘画的意境既源于审美客体的时代、社会、自然等属性,又取决于主题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表象。另外,意境的营造还与画家的人格涵养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谷旻:中国山水画的诗性品格与意境表现 | 南山名家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模糊美
萧条淡泊,此难画之境。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趣远之心难形!
龙珏篇丨名师高徒——徐建明师生提名展(南京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
《格物与文心》——论宋代绘画的写实性
马远《踏歌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