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时受欺负,长大遭了殃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同龄的小伙伴欺负过,幼儿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当进入大学这所象牙塔后,你是否觉得不再是那个总是被人欺负的小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就不会再遇到这类的事情了。其实,你曾经的痛苦经历却影响着你现在的大学生活。

近日,Huang 教授在 Pediatrics 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与他们在小学和初中时被欺负的经历有关。Medscape 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欺凌行为与许多身心问题相关,而欺凌行为的潜在负面影响也可能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叠加。

“遭受欺负受害人的生活质量并不会因为他们上大学而改变。恃强凌弱这种行为应该予以严肃对待,而且要在受害人遭受进一步伤害前尽早解决。”Huang 副教授称。该研究分析了 2013 年 1452 名大学生的数据,研究人员对受害者在上大学前遭受的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这些欺凌行为是否与其大学生活质量相关。

欺凌行为包括躯体和言语攻击、社交排斥、网络攻击等。并采用 WHO 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受试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和坏境卫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曾被地痞流氓欺负的受害者或欺凌弱小者,其相关经历均与大学时的生活质量有关。

但是研究偶然发现上大学前被网霸欺负过的受害者,其大学期间躯体健康均较好。虽然研究人员并不能解释这一发现,但研究者指出,网霸受害人可能因此停止在网上花费大量时间,转而去参加各种活动,从而改善其身体健康。

但是在上大学前和大学期间,遭受言语攻击和其他欺凌的受害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那些未被欺凌的个体。换句话说,欺凌对受害人有长期影响,父母不应掉以轻心。研究还发现,受害者较差的心理评分通常由抑郁所致。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观察干预措施是否可预防儿童免受欺凌行为的长期影响,以确认欺凌是导致这种影响的直接原因。

当儿童受欺负时,他们应该立即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老师和家长也应提醒他们,对任何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暴力犯罪或受害行为均需上报,这是一种对自身有益、勇敢的行为,这么做是对的。同时,应当对这种报告行为进行加强,如给予一定奖励,而不是以弱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样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可能有助于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sych0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人欺负了你家孩子,你敢不敢让他勇敢“打回去”?
相比校园暴力网络上各种谩骂同样会伤害学生身心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们能做什么?
拓展阅读:校园欺凌案,到底多大事
《带着爸爸去留学》武丹丹被打:校园霸凌的背后,揭示了残酷的真相
《少年的你》爆火:跟踪、围殴、拍裸照…是什么催生了“校园恶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