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高考作文博得满分的六件法宝

【转载】高考作文博得满分的六件法宝  

面对高考,作文如何写才能得高分乃至满分?我们今后应如何应对高考命题与阅卷的一些转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结满分作文要诀如下。

一、情感求真切

现在很多省的高考作文,都严厉打击套话作文,其目的只有一个:让考生说真话,抒真情。在这几年的积极引导下,今年出现了大量流露真情、真切动人的好文章。不妨看下面几段文字:

我踩着最美丽的鞋子行走于人生之路的沉浮中,鞋面的补丁是爷爷苍老黝黑的笑容,鞋子的光芒是皱纹漾开的春光。感谢头顶的长生天让我用你片刻的微笑,换来一生环绕的美丽。

我也曾是普通的少年,追寻美丽到了狂妄,那时候我拥有美丽却冰冷的鞋子,在心中竖起一道华丽的墙冷却了人们笑容的温度。

我还记得那一日,我踩着脱胶的跑鞋懊恼地走在回家的乡村之路上,心里盘算怎样开口讨一双新鞋。我站在门口却蓦然被什么击中无法前行。秋日的阳光下,爷爷握着大号的针与粗韧的麻线拉扯着他的布鞋,眼镜的黑眶折射出光亮异常刺眼。他偏转头,发现呆滞的我,憨憨地笑了:“看爷爷5块钱一双的布鞋多牢固,穿了三年才第一次补……”

我看见他真切地笑了,即使光晕给了我幻觉的印象。这个严肃古板的老人为了他早已过时的布鞋露出了罕见的笑!

我想事隔多年我已无法比拟那一刻微笑带给我的震撼。只记得我在那阳光的雾中如同听到了佛祖的真言,卸下了华丽的伪装与心灵的盔甲,第一次知道了美。美并不是朱光潜们教给我的冰冷概念,美不是令人激动的大地河川,美不是一切表象:美只是寂静的乡村中,一位老人充实的生活。

——选自优秀作文《感受乡村》

作者以特写般感人的细节,震撼人心的感悟,演绎了人世间一首大美之歌,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悟:爷爷的微笑不仅仅是品味充实的生活,也是历尽苦难后对人性之美的彻悟。

二、感受要独特

与写真话,说真情相对应,考生还需要有独特的体验,写出自己对城市或乡村不同于他人的感受,使自己的文章不人云亦云。不妨看下面几段文字。

一座内涵丰富的城市,从来都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一颗经过人世磨练又恰能与之融合相通的心,才能深切地感应。儿时的我住在大运河边,呼吸着沉淀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气息,却也完全体会不到属于这条河与这座城的博大与沉静。运河的水是缓缓的,运河边的生活也是缓缓的。彼时的我以为这是种慵懒。诚然,慵懒的确是这座城市的气质的部分。然而东坡曾说:“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这缓缓流淌的日子所包含的深韵,年幼的我不得而知。后来搬家,我又住到了市中心。刚刚告别了白墙黑瓦和数百年历史的拱宸桥,生活立刻被塞进了车水马龙和水泥森林里。直到这个时候,城市在我的眼里已完完全全变了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每天走的石板路的珍贵和可爱。那时的我已经上初中,花花绿绿的生活不免影响我对事物的看法。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人群,让我以为,都市就是繁荣,都市就是最时尚的商品和最新潮的市民堆砌而成;我以为我生活的这座都市的真相是在这里,在市中心的商场里,在加班加点的写字楼里,在一个涉世尚浅的孩子朦胧的心里。于是我开始向往更热闹的地方,去往更典型的城市,来实现自己的都市梦想。

一年前,我去了北京。北京之行教给我的,也许用歌德的话概括再合适不过:“一个有经验的人看书,一只眼睛在纸上,一只眼睛在纸背面。”我为自己只看到家乡繁华的表面而惭愧。这座宁静的城市,如此难得地拥有发展的活力来中和闲逸的气质,使它不致于堕落,而我直到面对北京地下的蜂拥而麻木的人,干燥而乏味的建筑时,才明白这一点,沉润在湖光山色中的家乡,是如此深厚。

                                   ————选自优秀作文《触摸城市》

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内涵丰富,思想深度突出。这次作文命题写“触摸都市”较难,可供借鉴的文章较少,相关知识背景缺乏,但这位考生能够在行程中回望,在回望中反思,想到了都市不只光看繁华的表面,还要看其深厚的内容,感受很独特,可看出其较有头脑,较有思想。

三、语言有张力

作文语言表达功底的较低,最能见出一个考生的水平。语言有多种风格,但这几年来不少考生喜欢表面的华哨,而缺少内涵,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浙江这几年也作了一定的抵制。真正的好的语言,应是耐得起咀嚼的,如下面几段文字:

春天用绚烂的色彩而为她盛装,夏天用清亮的鸟鸣声只为搏她一笑,秋天用沉甸甸的果子报答她一年的辛勤,冬天用丰厚的大雪纯白了大山大河。她是谁?远方传来肯定而坚强的声音——她是我们心中绿色的国度,乡村。乡村就像一抹舒适而潇洒的闲云,一份执著而令人感动的等候,等待着我们这么一群累了、倦了的学子回到她可爱的怀抱,在这里我们重新展望人生,从一个新的起点品味人生百态。

我深深地爱着乡村,对她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

乡村是令人感动的。每年当杨梅红得发紫的时候,乡村里的一个远房亲戚总是热情地叫我们去小住几天,他们总是把一年中积累下来的最好的东西留到这个时候一起分享,望着他们那黑黝黝的脸颊上带着汗水和喜悦的微笑,我心中涌动的一泓名叫感动的泉眼再一次滋润心田。我想也只有乡村这一方洁净的水土,才能哺育出这么一群真诚得无可挑剔的人们,那么地令人感动。

——选自优秀作文《感受乡村》

“我心中涌动的一泓名叫感动的泉眼再一次滋润心田”“ 每次下乡眼睛都像被重新唤醒了似的”,包括文章中诸如“可怜的乡村扑腾了没几下就被换上了商业的外衣”“清冷的月亮静静地照耀着,池塘沐浴在清辉里,鱼和着池塘边的虫鸣吐出水晶似的泡泡”“多情的喜鹊叫睡了乡村的黎明”等句子,或比喻,或拟人,或用超常搭配,取得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渗透了作者深深的感情,语言很有表现力。

四、思想有深度

手法也好,语言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因此,一篇文章的思想深度,对一篇文章的高下,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来看几段文字:

一束如水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头,洒下点点银霜。我起身出门,找寻心中的乡村。

“月光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有人这样说。我抬头望去,那温柔了几亿年、穿透了无数光阴的月亮,在青山的陪伴下,终于还是照在这一方土地上,不离不弃。还好还好,乡村的韵味还在。

夜已经深了。乡村仍然保持着它的传统,很早就入眠了。万籁俱寂。谁家的狗吠应和着谁家的鸡鸣?谁家的孤灯映照着谁家不眠的归人。

好似流光回溯。我忽然心生感动。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李白是否在凝神寂思,写下了对故乡的恒久思念?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王安石在仕途失意、与妹妹团聚时,是否体悟到了杯盘草草、笑语盈盈的珍贵?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张可久是否春水煎茶、松花酿酒,在远离尘俗的诗意中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月亮不语,青山仍在,绿水常流。我在宁静中却好似被醍醐灌顶。乡村并没有失去,即使楼房高耸,水泥遍地,即使城市化的风吹进了这方古老的土地,乡村的意义依然还在。

在乡村的沉默中,人们仍然感悟到那种纯洁的思念;在乡村的寂寞里,人们仍能感受到那种坚定的守望;在乡村的恬静中,人们仍然感受到生命的返璞归真。

乡村,就在人们的骨髓里存在着。对乡村的爱,同样也在我的血液里流着,生生不息。

——选自优秀作文《感受乡村》

在城市化的风中,乡村盖起了四五层的别墅,浇上了水泥马路,掩埋了一望无限的原野,乡村也没了原先的宁静。但到了晚上,天上仍挂着温柔了几亿年、穿透了无数光阴的月亮,乡村给了无数的人们以身体的憩息,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慰藉。想到这里,作者深刻地感到,乡村给人以生命的返璞归真,乡村仍然深植在人们的骨髓里。这种对城市与乡村的认识,这种深刻的感悟,在同龄考生中为数不多。

作者对乡村的思考,并不局限于时间层面上的城市与乡村,而是打破时空,以天上的明月为线索,想到了漂泊中的李白在月下对故乡的恒久思念,想到了失意中的王安石在月光下体悟到了亲情的珍贵,想到了远离尘俗的张可久在月光下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最后归结到眼前,使文章有了更深广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厚度。

五、展示原生态

曾有阅卷老师指出,考生目前有两种很不好的倾向:语言浮华、构思的痕迹过于明显,使作文与生活距离甚远,这实际上与作文真实地反映生活宗旨不相一致。好的文章,应该展示生活的原生态,让读者从展示的原生态中,读出生活,读 自己的见解。如下面几段文字:

乡村,是牧童手中清远的笛,是白砖黑瓦间升起的袅袅炊烟,是日暮时分母亲温柔的呼唤和孩子千奇百怪的乳名,是村口三人合抱的大槐树,是树下寂寞地眨着眼皮的老婆婆,以及趴在树荫下的老黄狗。

乡村也许是每一个走进城市的人心中一个清丽的梦,梦中萦绕着的是母亲永远不变的摇篮曲。

走在碎石和黄泥铺就的小路上,不经意间,便走进一片金黄的稻田。稻谷的芬芳混合着清风流水泥土的气息充斥整个天地,叫人只想沉沉睡去永不醒来。

坐在高高的屋檐上,在看碧蓝澄澈的天空的时候,看得笑容满面。一群无知而快乐的小鸟施施然地飘过,羽毛落下覆盖在瞳仁上。看远处几个穿着蓝色粗布衣裳的农民在麦田间劳作,到了冬天的时候便只剩下一茬茬麦杆,褐色的土地裸露着,偶尔会披上一层白霜,寂静而单调。

走过青石铺就的小桥,溪水在碎石间百转千回。一群穿着蓝底白花的妇女,手臂高高场起,极有节奏地捶打衣服的声音响彻苍穹,伴随着女人们清亮的笑声和歌声,交织成一首“乡村交响曲”。

——选自优秀作文《感受乡村》

文章以牧童手中清远的笛、白砖黑瓦间升起的袅袅炊烟、日暮时分母亲温柔的呼唤和孩子千奇百怪的乳名、村口三人合抱的大槐树、树下寂寞地眨着眼皮的老婆婆、趴在树荫下的老黄狗等物象,以原生态的笔法,形象具体地展示了乡村中特有的一幅画面,动静结合,远近交错,形神兼具,画面立体,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乡村独特的味道。

六、细节有个性

当然,作为优秀作文,还需要有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细节,使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下面几段文字:

目光的驻步,默读黄昏的意义,雨滴飘过窗户与地面又一次撞击,秋意随着斜阳渐没却愈发浓郁,夜悄无声息地来临,如水晶般清凉透明,云朵镶着月光如水的银边,松林晃动,似被镀上了一层蛊惑人心的光芒。

青山如黛,松树枝上挂着依稀的时光,飞鸟在丛林间掠过,一起一落。

丛山的唇边,泉水幽幽折折淌来,流水淙淙穿行,从容而淡然。独立在水边,惟见天地与自己的身影,湛然,空明。深处人家的炊烟,袅袅娜娜了多少个世纪?弥漫在空中的温馨凝固成心灵的思念,水样的秋夜,没有波纹,忆念的鳞片掠过泉底,如烟似柳,拂挡着远方的渴望……

远方传来女子银铃般的笑声,浣女的脚步,点缀着一串轻松愉快的节奏,眉眼盈盈,以山为容,以水为装,巧盼归途。女子,即便是去浣衣,站着看上去仍像是一簇艳丽的云彩。欢乐的笑容在她们花瓣一样的嘴旁,摇曳着自然的风情和动人的美丽,那是彩云逐月的幸福。

江南的雨唤起了鱼儿的激跃,静静的莲叶遮不住鱼儿呼吸的梦想,月光洒下一层淡淡的清辉,隐隐笼罩着池面泛起的星光被大地安然典藏。孤月缄默,群星无言,那闪亮着的,是渔人期待的目光,向往而满足。

——选自优秀作文《感受乡村》

作者通过雨后晚秋、明月、松林、江鱼、落叶等景物的细节描摹,营造了宁静、安谧、清幽的空山世界,动中有静,诗意盎然。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只感觉玉宇无尘,心无杂念,整个灵魂都融化在乡村的那一片山水里。

上述所提到的情况,无需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或几方面较为突出,你的文章就能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乃至满分。

——选自《中学新课标作文教程·成长作文》(高考卷)·葛维春主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

(来源:高考作文博得满分的六件法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亮作文语言的耀眼华灯
高考满分、优秀作文精选-5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真心给这位考生跪了
如何提升作文文采?用好这8种修辞手法,你的考试作文会文采飞扬
资深阅卷老师揭秘:考场作文开头不一定要点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