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哪种太极拳最好?

本人认为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在2020年12月18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其将来的推广和发展程度会更好,所以学习任何一家太极拳都好。

不过至于自己适合学习哪家的流派,这就要因人而异了

除了天赋、基础、环境外要想学好太极拳,就要学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系,更要明白以下几点: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太极。

“太极”一词的出处:最早出见于《易传·系辞》上。

其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指的是阴和阳),两仪生四象(四象指的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别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可相匹之意。意为宇宙万事万物的初始起源,这就是太极的含义。

其次,要弄明白太极拳发展到现在有哪些主要流派及特点。

传统太极拳发展到现在,其门派已经众多,充分说明了其拳术风格特点的推广度和被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现在常见的太极拳主要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与和式太极拳等众多流派。

各派别既有传承联系,也相互借鉴与发展,总之都能呈现各自的风格特点,又具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

1.陈氏太极拳

据史资料记载,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创编并代代相传改进,由此产生了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和发力是其主要特点;同时陈氏太极拳也被称为鼻祖,原因就是其它流派的太极拳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2.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所创。杨露禅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著名拳家陈长兴弟子之一,第七代传人。

杨露禅将陈氏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去除,动作幅较小度,架势简单柔和,动作易学易练,被称为杨式太极拳。

3.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所创。武禹襄是著名赵堡太极拳家陈清平弟子之一,第八代传人。

武禹襄在钻研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之上,结合《太极拳谱》精华,通过自身习武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形成了武氏太极拳。

4.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吴全佑所创。吴全佑,著名杨式太极拳拳家杨班侯(杨露禅次子)的弟子。

吴全佑清朝旗人,满姓乌佳哈拉,在习练太极拳中以动作柔化而闻名,架子斜中有正、自然松静、大小守中。做推手动作时,能够以静制动,以善化对方动作而见长。

吴全佑之子鉴泉,在对其家父传的太极拳进行充实完善和修改变化,去除掉重复动作和跳跃动作。

最后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子紧凑、连绵缓慢、不跳不纵、长于柔化、风格独居的新型太极拳术,被称为吴式太极拳。

5.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由河北省完县人孙禄堂所创。

孙禄堂,在清末民初可谓是驰名海内外的著名武术命家,其在近代武林中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公元1918年,孙禄堂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家流派拳法合为一体,融合运用,创制了动作小巧灵活,转换轻快,方向变化多端,步法进退有序的孙式太极拳。

6.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河南省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陈清平弟子和兆元所创。

其特点是太极拳套路架势顺应人体生理结构,并有很强的实用技击作用。陈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君出至于河南省温县,同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再次,要懂得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要领。

1.基本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要过紧,拳心含空。(拳面、拳心、拳背、拳眼、拳轮)。

着力点:拳面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撑圆。掌指不要僵直,也不要松软过屈;腕部要保持松活(腕关节的伸及外展)。(掌心、掌背、掌指、掌跟、掌外沿)。

着力点:掌外沿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勾顶、勾尖)

着力点:勾顶和勾尖

各种手型都要求用力自然、舒展,不可僵硬。

2.常见步型

(1)弓步: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基本垂直,脚尖直向前;后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45度。两脚全脚着地

(2)横裆步(侧弓步):两脚左右开立,同弓步宽,脚尖皆斜向前;一腿屈蹲,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自然伸直

(3)虚步:后腿屈蹲,大腿斜向地面(高于水平),脚跟与臀部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

(4)仆步:一腿全蹲,全脚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于体侧,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5)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

(6)半马步:前脚直向前,后脚横向外,两脚相距约二至三脚长,全脚着地。两腿屈蹲,大腿高于水平,体重略偏于后腿

(7)丁步(点步):一腿屈蹲,全脚着地,另一腿屈收,脚停于支撑脚内侧或侧前、侧后约10厘米处,前脚掌虚点地面

(8)开立步:两脚平行开立,宽不过肩,两腿直立或屈蹲

(9)独立步: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举于体前,大腿高于水平(类似提膝平衡)。

(10)歇步:两腿交叉屈蹲,前后相迭,后膝接近前腿膝窝。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臀部后坐脚跟)。

各种步型都要自然稳健,虚实分明。胯要缩,膝要松,臀要敛,足要扣

两脚距离不可过大或过小,并要保持适当宽度,尤其拗弓步步型,两脚不要踩在一条线上,以利于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稳定重心

最后,还要清楚练习太极拳有哪些要求。

1.静心用意,呼吸自然

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2.中正安舒,柔和缓慢

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状态,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3.动作弧形,圆活完整

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4.连贯协调,虚实分明

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虚实分明,重心保持稳定。

5.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总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完全搞懂弄清楚以上几点后,本人感觉只要您再加上访高手、拜名师与勤学苦练,一定可以事半功倍学好太极拳。

文章作者简介:『五行养生』高校体育教师,讲师职称,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健身养生理论知识及科学运动实践能力。

愿我的文章能够让您体验到更多健康和快乐。喜欢我,别忘点赞和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之练习答疑-茶余饭后
太极根在脚树茂在根牢
陈式太极拳怎样移重心重心转内弧怎么转
浅谈太极拳中胯、膝、脚的运用
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笔记
心得 | 让太极拳爱好者初步学习练习不再受腿疼困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