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处】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答。于是举州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位太守叫田登。这个人专横跋扈,要州内的老百姓避讳他的名字。百姓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中都不准许出现一个“登”或与“登”同音的字。不管谁如果违犯了此规定,就要被加上“对长官不敬,有谋反之心”的罪名,轻则受些皮肉之苦,严重的就要坐牢,还有可能被杀头。
有一年元宵节快到了。按照习俗,城里过节都要放烟火三天,点三天花灯来庆贺元宵佳节。这时州府衙门都要提前贴出告示,告知百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观看。但是太守田登所谓的规矩,让下面的小吏感到很为难。在告示上用上“灯”字,太守大人要怪罪下来,那可吃罪不起。如果在上面不写“灯”字,实在没有办法把意思表达清楚。万般无奈之时,小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把“灯”字改成“火”字,于是,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当老百姓看到这样的告示贴出以后,都非常害怕。特别是刚从外地来的商人、游客都被吓得心惊胆战,以为官府真要放火烧城,所以纷纷扶老携幼,逃离这个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很生气,愤恨地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道理呀!”
智慧启示
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是中国避讳制度的延伸。在中国,臣子或百姓不能直呼皇帝的姓名,这种制度始于西周,完善于唐朝,清朝达到登峰造极。田登是个州官,也算是个土皇帝,所以也这样做,经常榜笞吏民。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心理还在起作用。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
中华典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与“缺心眼”的由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典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