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成长路上的几个叛逆期
提起孩子的逆反,往往会令一些家长朋友头疼不已,其实,孩子成长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自我意识在该阶段极度膨胀,一旦得不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最易引发逆反行为,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父母用心观察,孩子的逆反也大都周期可循,一般来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4岁
3至4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初始时期,随着各项行为**惯的逐渐养成,以及行为能力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也开始迅速萌芽成长,对父母的要求也不再像低幼儿时期那样全部接受。如果家长还是把他们看作一两岁的孩子,那就很容易一起孩子的反抗,并借此向父母宣示:他们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判断能力,再不是那个你说一不二的小宝宝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反抗行为主要体现在不愿意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过分约束,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所以,针对父母说不的事情,他们偶尔就会选择“别”着干。你若不让他这么做,他就一哭二闹三撒泼,才不管你会怎样的火冒三丈。其实,这么丁点大第一次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独立意识较强,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对待,未来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坚强乐观的人,而那些在父母一味压制或过度溺爱包办下的孩子,如果没有丝毫反抗表现,性格却往往软弱怕生优柔寡断。

针对幼儿的第一阶段逆反,家长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冷静,也就是要冷处理。因为咱们面对的是不成熟的孩子,他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也不能理性对待的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激化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反抗行为,适时提出对孩子行为**惯的纠正要求,并引导孩子自觉接受,主动面对和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第二阶段:7--9岁
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积累,我们的孩子早已是个优秀的小学生了,同时呢,也到了“七八岁上人人嫌,鸡狗不待见”的上蹿下跳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孩子们通过几年来的成长,已经感觉到自己在心理、生理、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就到了要通过语言和行为反抗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了。

较第一个阶段的反抗表现,这个时期的孩子反抗行为更为强烈一些。他们感到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已经能够完全独立了,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对”着干。你说往东,他偏偏往西,你说打狗他偏撵鸡,反正急起来啥都不听你的就是对了。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毕竟还处于少年期,反抗的具体体现也因人而异,或强或弱,或长或短,不管是否明显都是很正常的,说明咱们的孩子正在逐步长大,这也不是一件值得多么苦恼的事情。

由于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学**和行为**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父母的引导很是关键,不要再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看待,也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生活。孩子只有拥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才能一步步走向真正的独立,而这一步,需要父母和孩子相互间的良性互动和沟通,才能在孩子到达第三个阶段的逆反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青春期)时,轻松解决,从容面对。

第三阶段:13--17岁
青春期,很多朋友都谈之无奈,叹息连连。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不能单单用孩子两个字来称之了,或许你用某同学或某帅哥美女来称呼远比心肝宝贝儿子闺女更让人家受用些。就算你处处看着人家脸色行事,兴许动不动就会爱理不理,偶尔还会莫名其妙被抢白一通,再被一句“我们的世界你们不懂”拒之门外,让我们感觉很是受挫。

确实,但看人,个子比我们高了,辩论起来貌似比我们懂的也多了(特别是那些歪理哈),随着孩子身体以及心理方面逐步的成熟,知识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增加和提高,我们的孩子的确已经能称之为小大人了。同时呢,他们也会极力证明自己,希望家长给自己完全的自由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但,日益强壮高大的身躯里面真是独立成熟的强大内心吗?外面的世界真的像一直以来的校园生活一样的单调纯静吗?这,可不是孩子想考虑的问题。于是,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冲突就集中体现出来了,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而父母的权威此时在孩子面前已经受到了最为强有力的挑战。

对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成长期。它涵盖了孩子整个初高中学**阶段,也决定着孩子今后成长的方向,同时也最为考验我们家长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耐心和心理承受极限。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又强,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和理解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权力,并放手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加强朋友般的沟通和交流,即使在青春逆反期,孩子和我们在不断的摩擦中产生出令人难忘的火花,用以记载下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时的分歧和共识,并终将成为今后最为甜蜜的回忆。

总之,心理逆反说明孩子已经长大,如果孩子真的从小到大始终都没有出现出反抗心理,那么,家长倒应该静下来来好好反思下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了。是不是平日对孩子太过苛责以致于孩子内心反抗却不敢体现出来?是不是过于压制孩子而造成孩子胆小懦弱?这也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以,心理逆反没什么,但如果强行压制孩子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成长则会带给孩子未来更为深远的伤害和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性格不好,多是家长的错,看看中枪没?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心理学: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父母除了放手,这5个要点是关键
女儿偷偷夹腿,发出 “嗯嗯” 声,妈妈的做法挽救了女儿一生!
女孩出现叛逆行为,家长该如何引导?
如何和初中孩子沟通!给初中孩子的家长们推荐学习: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