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达晨创投熊伟:注册制下的互联网+投资策略及案例分享

来源:高新园区金融平台 作者熊伟授权发表

近日,“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的活动现场上。达晨创投合伙人、南方区副总经理熊伟先生做了主题演讲,题目为“注册制下的互联网+投资策略及案例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熊伟:大家下午好!我讲的话题是注册制和互联网+,希望能给大家提提神。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达晨创投的合伙人熊伟,原来跟很多企业家都一样,我在企业里面干了十年,在华为工作5年,自己创业五年,2008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工作了七年,现在负责达晨创投南方区TMT行业投资。我原来是做软件出身的,在此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对TMT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有些投资案例不是TMT。但从2010年之后我慢慢转到了TMT这个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做投资的会提前感觉TMT行业的前景。2013年以后,以软件为核心的产业又起来了,十年前做软件的没有春天,现在做软件的春天又到了。




注册制证券法修改的第一稿已经审批通过,预计今年十月份,最晚不会超过明年,注册制会成为现实,喊了多年的狼终于来了,有的人认为它是狼,有的人认为它是机遇。无论对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达晨创投在2013年已经按照注册制的思维来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和逻辑。





2013年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投项目都是“以发审委的眼光看项目”,按照这个标准,要收入、要利润,财务规范、法律规范,要安稳上市,至于企业是否是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现在,注册制来了,对我们所有的投资机构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新三板今年3月份热度上来之后,因为新三板刚刚热起来,还没有回落,大家看不到明显的影响。我相信注册制一开始的影响也一样,可能不一定很明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绝对是优胜劣汰的局面,这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


在注册制的影响下,投资机构现在投的基本上都是新兴产业,所以我今天讲的话题是互联网+。在达晨创投目前投的所有项目里面,TMT项目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传统行业基本上都不投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值得企业家非常庆幸的一点,原来很多企业在初创的时候得不到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投资的支持。现在注册制来了,大家从新三板可以看得到,只要企业真的好,是否盈利不是最重要的,都能拿得到钱。注册制的开通对做VC的机构有很大的冲击,原来我们不愿意投过于创新的项目,原因是退出时间太长,人民币基金时间和退出时间不匹配,所以投一些相对成熟的。注册制的通道打通之后对人民币基金支持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非常有利。


注册制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一二级市场的差异化会变得很小,很模糊,公募、私募会变得很模糊,等注册制起来之后,局面只会继续强化。特别是沪港通、深港通、沪台通打通了,把国内的资本市场跟国际资本市场逐渐打通,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什么样的企业才有估值,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上市,上市之后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融资机会才有去收购、并购的机会。昨天,几个同行在交流,VC再往前走,中间有一部分是并购基金的。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无论从战略上、资源上,并购基金在这里面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 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

刚才是从资本市场讲的,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思路和策略的变化,尤其从2013年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李总理把互联网+阐述出来了,实际上在之前,VC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思路在投,尤其是一些外资投得更早一点。


互联网+应该叫+互联网更适合,互联网大家都知道,第一代互联网是门户,比如新浪、网易、搜狐,第二代是百度,第三代是阿里这些电商,第四代就是移动互联网,再往下走互联网要跟传统结合。互联网跟产业结合的第一个行业就是服务行业,最开始是跟商品、标准品相结合,接着就是服务,更多的是生活服务,很多人看过类似的企业。


生活服务里面有几大趋势:第一,把人摆脱,原来办公一定要在PC机上,现在基本上都在手机上,比如审批,我现在要买一个机票,直接在手机上查完了以后订票,一个完成的流程。要出去打车,原来要在路边等半天,现在是滴滴打车或者叫一个专车,我要吃饭,直接到大众点评或者哪里,有很多这样的APP上直接订一下,比如“饿了吗”,去上面订一下位就可以落实。原来打电话是很贵的,现在语音逐步变成免费了。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把所谓企业级的语音都免费了,它抢占的是企业的利润。今天深交所举办的会议可以把它理解为沟通投融资的平台,实际上它也是互联网改变整个模式,原来我们是搞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见面,沟通机制的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深交所现在在搞一个全国高新园区联盟,搭建信息化平台,在这里面逐渐形成投资方、融资方,包括政府、园区、中介方,里面形成一个闭环,企业的信息在这里面得到沉淀,投资机构把它已经投资的企业放在上面融资,投资机构可以在这里面找到企业。关键如何找到痛点,把有质量的企业吸引上来其他几方自然就过来了。


在这里面,只要你找到了痛点,也就是把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满足了,再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去改变,能够把互联网+做得更深入。在这里面,还有一些原来我们想不到的行业,比如网吧,现在市面上有一个网鱼网咖,它做的非常好,现在有几百家店,它变成了一个不仅仅打游戏的地方,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在社交场所里面将来成为无论是游戏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一些产品或者业务、服务推送的地方。在这里面,包括雷军投的U+国际青年公寓,优+社区已经改变了原来大家对传统的租房行业的认识其他变化还有包括短租,对出租车行业的改变。


互联网首先是从身边的生活开始,把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一个创新的模式把它打通,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表现的是O2O线上、线下互通,O2O也是一个很热的词语,它表现的是一个形式,更多的是强调线上、线下的交互。




很多线上、线下的交互,比如美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团购首先是线上,他们去团购票,线下去消费,后来的比如携程买飞机票等等。


首先这里面所有的,不管你在创新的商业模式,离不开商品流、现金流、信息流。


商品流就是你从淘宝上买东西要有物流送到你这里来。比如我理一个发,美容理发的企业做互联网+的也有很多,首先我在互联网上看一下旁边有什么理发店,看一下大家的点评,哪个理发师比较适合我,我在上面预约,预约完了以后,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交互,物品的交易,对于服务来说物流就是人,你到那里消费了,人就过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你跟他要对接,手机终端或者其他的终端平台,店铺也要有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酒店也一样,在携程上直接订房等等都可以。


信息流也要对上,消费完了之后要支付,为什么原来说有些伪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它是通过很多人工的介入,包括付费、包括吸客,虽然也是一个闭环,但这种实质是半闭环,是不彻底的。真正完全的互联网化,比如现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包括银联支付、线上支付都是非常便利的,有预付的模式,很方便形成闭环。从企业来说,在这里面,将来还有一个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这里面给所有的相关方,因为有数据了,消费完了之后,很多的评价、评论,大家感觉最理想的就是淘宝,所有信息发布、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评价都能查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他所有的消费,比如吃的、穿的、住的都可以,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肯定要看这些已经产生的数据,它对C客户有用,对B客户也是有用的。


所有的互联网+,不管是它的行业所在,还是它的商业模式再创新都离不开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化。


为什么这两年出现了互联网+?根本原因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相对于PC互联网最大的改变就是它把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实际上手机成了人身上的一个器官,以位置信息为前提。我们走在哪里,走到这里为什么能打车、订酒店,查看相关的信息,做很多交易,都是以位置信息为前提。现在都是以交互的方式在转变,这些交易的方式是以人和LBS为前提的。




另外,线上、线下互为流量入口,有的O2O。我是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实际上现在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商业模式里面,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实际上是通过线下,后面我有一个案例,大家等下可以看到。实际上,线下在为线上导流。互联网+都是有一个IT平台。


我刚才为什么说我们做IT的老人和做软件的人,原来都特别苦逼,单子不大,而且做完了以后就没有下一单,定制化特别强,现在所有做软件的都已经变成了SAAS模式提供服务,SAAS模式提供服务是作为整个移动互联网+以及O2O方式实现的基本方式,包括供应链的交付,跟客户的交互,是移动O2O的模式。


在互联网+里面还有一个基本的特征,一定是闭环经营模式,你在这里成交,然后评价,评价了以后会重新发起下一波需求。


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比在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先进,而是与中国在整个社会运营的效应和服务行业现状有关,我们整个传统服务行业的进步程度是比较低的。在美国,有很多社区银行,互联网银行、金融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很多门店,街区小店,本地生活的东西直接在那里解决掉了。但是在中国,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落后的,互联网去中间化,提高效率,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行业效率。这一点上,在中国,比美国这些先进的国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势。


说到去中间化肯定是B2C,在整个互联网+各个行业来看,纯粹的B2C实际上是非常难的,天猫、淘宝是原来的案例,现在做一个B2C平台代价是很大的,现在往往表现的是B2B2C的模式,通过中间的小B,他把一些低频的交易变成了高频,让这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如果一年才交易一次,比如我们这个会议(“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一年举办一次,邀请大家来参会成本都非常大,如果有一个主办方成天在举办这种会议,我只要跟他发生关系就可以了,他对我来讲就是高频交易,从B2B2C把低频变成高频,整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所有的不管是B2B还是B2C,整个互联网+营造了一个生态。刚才说了,这个平台无论是深交所做的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只要能通过互联网思维是要形成利益相关方,形成稳定的生态,就有价值。


原来互联网叫消费互联网,现在叫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是以标准商品,比如阿里、淘宝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阿里、京东、腾讯逐步向服务互联网转变,以人为中心。


我们倡导物联网,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体智能化,物与物之间,人机交互都是智能化的,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得到以人为中心,因为所有的指令都是以人为中心,物也具备了人工智能的水平,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效率才会有极大的提高。


互联网+从服务行业来说,吃穿住游、娱乐、购物,这些行业是做的最多的、最成熟的,或者给大家切身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些行业。


现在也开始向大宗商品转变,比如房地产,现在有一家公司叫房多多,是做房地产中介模式,也是B2B2C的模式。包括医疗,我们讲的移动医疗,现在更多的还是挂号或者是诊断,比如挂号网这样的模式,还没有做到完全闭环,但我觉得跟一些体制、一些技术、医院里面的一些基础性设施有关。但趋势非常清晰,解决了支付问题,将来移动医疗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再比如教育,在YY上,原来上一堂课要到现场,现在不要了,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课,有可能往上直接就可以查得到,现场直播都可以做到,大家看YY上面有很多培训、演讲,包括网易公开课,互联网改变了很多。


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我们讲的多是P2P,跟整个数据相关的供应链,依赖于大数据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包括家装,最近炒得很热的,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我们自己也看了几家公司,都在做,整个家装原来痛点最多,信息不对称,大家装修完了以后就骂娘,所有人感觉不爽,这里面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通过互联网改造,这个改造后面会讲到哪些行业适合。


汽车后市场,这是几万亿级的市场,很多公司也在尝试,有的从4S店入手,有的从洗车入手,大家看到的无非是保养、维护等等后市场,但是这些市场要有一个入口,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入口、平台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




刚才说的是大宗消费,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的服务行业,在工业上,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等其他很多行业,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互联网对每个行业的改变,这里面的改变不仅仅是建一个IT平台,更多的是建一个生态,改变的是一种思维模式。


包括农业,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种植、养殖整个环节的改变。我接触了好几家,非常有想法,他通过养殖寻找一个路口,把饲料、种苗、肥料农机等等完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


所有这些,越是往重的方向,往工业化、农产品、大宗产业链发展,最基础的是供应链基础,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核心在供应链的竞争,在这里面包含智能制造,如果你在制造环节做不到智能化,最后想做到互联网改造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信息不能形成整个闭环,所以这是有条件的。


我们认为在生产环境智能化的供应链门槛是比较高的,如果这个市场足够大,产业链足够长,从客户交互、产品设计、生产、物流、交付,环节要足够长。另外就是分工专业化,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备这个条件,如果这里面没有分工专业化,所有的事情还是要你亲力亲为来垂直做,所有的事情还是蛮难做的。符合这些基础,这些行业就可以成为供应链平台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除了做行业平台外,它跟传统的互联网并不一样,它不太可能出现一个胜者为王,或者一家通吃的行业,在大行业或者跨界,往上面有流量入口,下面有落地的细分、交互的行业,除了平台之外也有重度垂直的产业链,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出现。


垂直要重,谁都想做平台,但是做平台首先要从垂直开始做,没有垂直的供应链,没有垂直的平台,想拓展到跨界平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从互联网+的模式来看,做重的垂直产业链,再慢慢把自己做轻,做成第三方平台,一般的制造、设计、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供应链基础,往前我们是与客户打交道,就是移动O2O,这叫客户交互。往后,供应链有了,大家更多的是在跟银行合作,银行基于你的数据给你授信,如果将来做到一定程度,你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平台进行直接授信,银行就不必要了。甚至是你可以把这个平台直接开放出去,通过P2P平台,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把这个环节解决了,下一步就是互联网金融,它比我们现在所说的没有任何产业背景的金融更靠谱,大家可以看到我没有淘宝,没有腾讯,没有京东这样平台的数据怎么办呢?实际上在每个行业里面只要你有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将来你就有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


刚才说了,无论是2C的,跟客户交互的,还是跟金融相关的,还是中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等等所有的这些流都来源于数据,强大的IT系统是互联网公司最强的竞争力。


我在看互联网+企业的时候往往会重视几点:第一,它在整个产业里面的背景。第二是运营的人是不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第三是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不是具有非常强的IT平台,而且一定是互联网IT平台架构师,如果具备这些要素,我觉得这个企业相对靠谱一点,缺一都很难说。


以上是我分享对互联网+的看法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案例分享:尚品宅配


后面,我想利用十多分钟分享一下达晨创投的尚品宅配案例,我们在这上面布局的比较早,也比较多,这家企业基地在佛山,我们是2008年投的,从这个企业的案例里面可以看得出我们对互联网+行业的认识,企业的老板创始人一开始是做软件的,他给装修行业做装修软件ERP,基本上占了70%的份额,后来他们觉得太苦逼了,赚不了多少钱,于是开始做装修,建工厂,过去十年前建工厂还是赚钱的,于是他们开始做家具,他们做板式家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也挺辛苦的,一件件的卖,要通过卖场,渠道层层剥削,离C客户、真正的客户太远,产品形成积压。



于是他们搭建了一个线上的数码平台,所谓的房型看起来千差万别,统计一下也就一两百个户型。万科在这边有一个楼盘,实际上也就三四种户型,我把整个户型做一个设计,一开始是板式家具,标准化比较好做,比较好拼装,他们开始从板式家具开始,现在他们基本上做到了非标的、全屋的装饰、沙发,一些实木家具都开始了。它的整个商业模式大家可以看得到,它的中间核心就是新居网,作为新居网平台连接的是三方利益,一方利益是消费者,这个网能做什么呢?比如我买房了以后要装修,可以直接找到这个小区里面的户型,这个小区的户型已经数码化,我想买一个沙发,就从里面拽一个沙发出来,所有的东西就像搭积木一样,它的软件做的是非常智能化的,把设计的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听起来是很炫,有艺术气息,很多人不敢自己做,通过它构建化之后,已经把设计这个东西标准化了,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绝大多数的个人都能够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做一个简单的搭建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它可以预约,线上直接预约,线下派人上来量尺寸,每个家庭的尺寸还是不一样的,还可以买单,你买完单以后知道订单在哪里,是在工厂还是在小区门口。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师,大家跟家装公司打过交道都知道,很多人对设计师又恨又爱,爱是你离不开他,你家里装修的好坏设计师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审美信心还是不足的。实际上设计师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的时候,设计师吃差价,拿回扣,或者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在尚品宅配就很简单了,他们选的是这个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想引导他到别的厂家还不可能,设计师很难介入到自己的利益,设计师的利益平台直接保障了,通过他的销售直接提成。






设计师跟消费者在一个信息平等,比较对称的情况下沟通需求,同时设计师也有高有低的。一些设计师针对客户需求,在平台上可能已经有了上百种、上千种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图纸,他在这里面直接找到一个,而且客户直接认可了,直接用这个图纸就可以了,对设计师来说就是帮他找出来,不再帮客户做设计了。效率大大提高,原创者也能得到便宜,他的设计被征用以后,这里面是有利益分享机制的。


尚品宅配在全国的门店大部分是直营的,也有加盟的,新居网要做网上推广,装修一个人一生没几次,你装修了一次以后大部分至少十年不会去弄,频率非常低,纯粹从线上推广这个商业模式就很难做,几乎不可能,他通过大量的线下店铺,就在你们这个小区这里设一个店铺,消费者直接进去,设计师提供现场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而且是一个直观的、高质量的服务。消费者认可了之后,他直接上网进行订购。正如我右边所示的流程,门店每到周末的时候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三四点,客户对线下的服务是非常看中的。



家居企业,板式家居这块,尚品宅配在佛山建了四个工厂,第五个工厂在建,第四个工厂几乎能做到全流程,尚品宅配的订单处理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库存,用户先交钱再下单,下单的同时直接进入工厂系统,工厂进行分析分解直接进行采购,有些非标的要自己做。尚品宅配为什么叫宅配,目标是做整个房屋目前除了硬装不做,所有的软装部件都做,相当一部分是要由合作伙伴提供的,合作伙伴怎么做到信息互通,必须要做到跟合作伙伴对接,物流方的信息也要对接。包括整个支付,现在很多支付是在线下,无所谓,线下支付也是一种闭环,门店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尚品宅配通过整个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做了大量的订单,解决装修装饰极大的痛点。这家企业,我们投的时候才有一两个亿的收入,去年接近30个亿的收入,从我们2008年投了几千万下去之后再没有融过资,它是C2B的模式,收预付款,又没有库存,不需要挤压资金,它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它连投了五个工厂,都是上亿的投入,第五个工厂马上启动。它可以给我们的用户直接授信,做到互联网金融。这个企业的前途,我认为是不可限量的。


这是我们对尚品宅配,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案例,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觉得这个案例具备了销售,整个供应链到后端,包括物流全流程、全环节,它最主要的是家居设计开发平台、技术支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这三个平台构建了它的整体商业模式。


前面把我对互联网+投资的逻辑与看法,以及我们投资的案例进行了分享。


达晨创投的投资逻辑是城市化以及中产阶级,人口年龄化,持续的产业升级,节能环保的巨大需求、全球化。我们有四个大的投资领域,第一是TMT,第二是消费服务,第三是医疗服务。TMT的概念比较大,它可以跟医疗健康进行跨界结合,也可以是消费服务,现在消费服务基本上跟TMT都是结合起来的,大消费是达晨创投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第四是节能环保。再就是围绕着大消费和节能环保,这里面有一些细分的,包括军工、智能化、智能制造、机器人,都是为了整个大的互联网做产业配套或者作为投资环节。


达晨创投目前已经投了接近280家企业,已经退出81家,其中IPO38家,15家新三板挂牌,28家并购/回购。很多公司上市后持续成长,包括爱尔眼科兆日科技蓝色光标等等,从它上市后市值增长了10倍,二级市场对达晨创投投的案子还是非常认可的。目前,我们在会项目共17家,已全部预披露。整个公司进入了非常好的状态,从前端资金比较充足,从后端的退出也非常畅通,同时沿着互联网+的投资逻辑做了大量的布局,相信在注册制今年底明年初布局完成之后,达晨创投又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


谢谢大家! (以上根据现场文字实录整理。)

来源:高新园区金融平台 作者熊伟授权发表

近日,“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的活动现场上。达晨创投合伙人、南方区副总经理熊伟先生做了主题演讲,题目为“注册制下的互联网+投资策略及案例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熊伟:大家下午好!我讲的话题是注册制和互联网+,希望能给大家提提神。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达晨创投的合伙人熊伟,原来跟很多企业家都一样,我在企业里面干了十年,在华为工作5年,自己创业五年,2008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工作了七年,现在负责达晨创投南方区TMT行业投资。我原来是做软件出身的,在此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对TMT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有些投资案例不是TMT。但从2010年之后我慢慢转到了TMT这个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做投资的会提前感觉TMT行业的前景。2013年以后,以软件为核心的产业又起来了,十年前做软件的没有春天,现在做软件的春天又到了。




注册制证券法修改的第一稿已经审批通过,预计今年十月份,最晚不会超过明年,注册制会成为现实,喊了多年的狼终于来了,有的人认为它是狼,有的人认为它是机遇。无论对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达晨创投在2013年已经按照注册制的思维来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和逻辑。





2013年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投项目都是“以发审委的眼光看项目”,按照这个标准,要收入、要利润,财务规范、法律规范,要安稳上市,至于企业是否是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现在,注册制来了,对我们所有的投资机构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新三板今年3月份热度上来之后,因为新三板刚刚热起来,还没有回落,大家看不到明显的影响。我相信注册制一开始的影响也一样,可能不一定很明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绝对是优胜劣汰的局面,这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


在注册制的影响下,投资机构现在投的基本上都是新兴产业,所以我今天讲的话题是互联网+。在达晨创投目前投的所有项目里面,TMT项目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传统行业基本上都不投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值得企业家非常庆幸的一点,原来很多企业在初创的时候得不到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投资的支持。现在注册制来了,大家从新三板可以看得到,只要企业真的好,是否盈利不是最重要的,都能拿得到钱。注册制的开通对做VC的机构有很大的冲击,原来我们不愿意投过于创新的项目,原因是退出时间太长,人民币基金时间和退出时间不匹配,所以投一些相对成熟的。注册制的通道打通之后对人民币基金支持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非常有利。


注册制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一二级市场的差异化会变得很小,很模糊,公募、私募会变得很模糊,等注册制起来之后,局面只会继续强化。特别是沪港通、深港通、沪台通打通了,把国内的资本市场跟国际资本市场逐渐打通,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什么样的企业才有估值,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上市,上市之后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融资机会才有去收购、并购的机会。昨天,几个同行在交流,VC再往前走,中间有一部分是并购基金的。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无论从战略上、资源上,并购基金在这里面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 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

刚才是从资本市场讲的,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思路和策略的变化,尤其从2013年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李总理把互联网+阐述出来了,实际上在之前,VC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思路在投,尤其是一些外资投得更早一点。


互联网+应该叫+互联网更适合,互联网大家都知道,第一代互联网是门户,比如新浪、网易、搜狐,第二代是百度,第三代是阿里这些电商,第四代就是移动互联网,再往下走互联网要跟传统结合。互联网跟产业结合的第一个行业就是服务行业,最开始是跟商品、标准品相结合,接着就是服务,更多的是生活服务,很多人看过类似的企业。


生活服务里面有几大趋势:第一,把人摆脱,原来办公一定要在PC机上,现在基本上都在手机上,比如审批,我现在要买一个机票,直接在手机上查完了以后订票,一个完成的流程。要出去打车,原来要在路边等半天,现在是滴滴打车或者叫一个专车,我要吃饭,直接到大众点评或者哪里,有很多这样的APP上直接订一下,比如“饿了吗”,去上面订一下位就可以落实。原来打电话是很贵的,现在语音逐步变成免费了。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把所谓企业级的语音都免费了,它抢占的是企业的利润。今天深交所举办的会议可以把它理解为沟通投融资的平台,实际上它也是互联网改变整个模式,原来我们是搞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见面,沟通机制的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深交所现在在搞一个全国高新园区联盟,搭建信息化平台,在这里面逐渐形成投资方、融资方,包括政府、园区、中介方,里面形成一个闭环,企业的信息在这里面得到沉淀,投资机构把它已经投资的企业放在上面融资,投资机构可以在这里面找到企业。关键如何找到痛点,把有质量的企业吸引上来其他几方自然就过来了。


在这里面,只要你找到了痛点,也就是把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满足了,再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去改变,能够把互联网+做得更深入。在这里面,还有一些原来我们想不到的行业,比如网吧,现在市面上有一个网鱼网咖,它做的非常好,现在有几百家店,它变成了一个不仅仅打游戏的地方,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在社交场所里面将来成为无论是游戏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一些产品或者业务、服务推送的地方。在这里面,包括雷军投的U+国际青年公寓,优+社区已经改变了原来大家对传统的租房行业的认识其他变化还有包括短租,对出租车行业的改变。


互联网首先是从身边的生活开始,把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一个创新的模式把它打通,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表现的是O2O线上、线下互通,O2O也是一个很热的词语,它表现的是一个形式,更多的是强调线上、线下的交互。




很多线上、线下的交互,比如美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团购首先是线上,他们去团购票,线下去消费,后来的比如携程买飞机票等等。


首先这里面所有的,不管你在创新的商业模式,离不开商品流、现金流、信息流。


商品流就是你从淘宝上买东西要有物流送到你这里来。比如我理一个发,美容理发的企业做互联网+的也有很多,首先我在互联网上看一下旁边有什么理发店,看一下大家的点评,哪个理发师比较适合我,我在上面预约,预约完了以后,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交互,物品的交易,对于服务来说物流就是人,你到那里消费了,人就过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你跟他要对接,手机终端或者其他的终端平台,店铺也要有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酒店也一样,在携程上直接订房等等都可以。


信息流也要对上,消费完了之后要支付,为什么原来说有些伪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它是通过很多人工的介入,包括付费、包括吸客,虽然也是一个闭环,但这种实质是半闭环,是不彻底的。真正完全的互联网化,比如现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包括银联支付、线上支付都是非常便利的,有预付的模式,很方便形成闭环。从企业来说,在这里面,将来还有一个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这里面给所有的相关方,因为有数据了,消费完了之后,很多的评价、评论,大家感觉最理想的就是淘宝,所有信息发布、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评价都能查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他所有的消费,比如吃的、穿的、住的都可以,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肯定要看这些已经产生的数据,它对C客户有用,对B客户也是有用的。


所有的互联网+,不管是它的行业所在,还是它的商业模式再创新都离不开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化。


为什么这两年出现了互联网+?根本原因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相对于PC互联网最大的改变就是它把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实际上手机成了人身上的一个器官,以位置信息为前提。我们走在哪里,走到这里为什么能打车、订酒店,查看相关的信息,做很多交易,都是以位置信息为前提。现在都是以交互的方式在转变,这些交易的方式是以人和LBS为前提的。




另外,线上、线下互为流量入口,有的O2O。我是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实际上现在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商业模式里面,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实际上是通过线下,后面我有一个案例,大家等下可以看到。实际上,线下在为线上导流。互联网+都是有一个IT平台。


我刚才为什么说我们做IT的老人和做软件的人,原来都特别苦逼,单子不大,而且做完了以后就没有下一单,定制化特别强,现在所有做软件的都已经变成了SAAS模式提供服务,SAAS模式提供服务是作为整个移动互联网+以及O2O方式实现的基本方式,包括供应链的交付,跟客户的交互,是移动O2O的模式。


在互联网+里面还有一个基本的特征,一定是闭环经营模式,你在这里成交,然后评价,评价了以后会重新发起下一波需求。


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比在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先进,而是与中国在整个社会运营的效应和服务行业现状有关,我们整个传统服务行业的进步程度是比较低的。在美国,有很多社区银行,互联网银行、金融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很多门店,街区小店,本地生活的东西直接在那里解决掉了。但是在中国,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落后的,互联网去中间化,提高效率,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行业效率。这一点上,在中国,比美国这些先进的国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势。


说到去中间化肯定是B2C,在整个互联网+各个行业来看,纯粹的B2C实际上是非常难的,天猫、淘宝是原来的案例,现在做一个B2C平台代价是很大的,现在往往表现的是B2B2C的模式,通过中间的小B,他把一些低频的交易变成了高频,让这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如果一年才交易一次,比如我们这个会议(“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一年举办一次,邀请大家来参会成本都非常大,如果有一个主办方成天在举办这种会议,我只要跟他发生关系就可以了,他对我来讲就是高频交易,从B2B2C把低频变成高频,整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所有的不管是B2B还是B2C,整个互联网+营造了一个生态。刚才说了,这个平台无论是深交所做的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只要能通过互联网思维是要形成利益相关方,形成稳定的生态,就有价值。


原来互联网叫消费互联网,现在叫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是以标准商品,比如阿里、淘宝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阿里、京东、腾讯逐步向服务互联网转变,以人为中心。


我们倡导物联网,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体智能化,物与物之间,人机交互都是智能化的,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得到以人为中心,因为所有的指令都是以人为中心,物也具备了人工智能的水平,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效率才会有极大的提高。


互联网+从服务行业来说,吃穿住游、娱乐、购物,这些行业是做的最多的、最成熟的,或者给大家切身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些行业。


现在也开始向大宗商品转变,比如房地产,现在有一家公司叫房多多,是做房地产中介模式,也是B2B2C的模式。包括医疗,我们讲的移动医疗,现在更多的还是挂号或者是诊断,比如挂号网这样的模式,还没有做到完全闭环,但我觉得跟一些体制、一些技术、医院里面的一些基础性设施有关。但趋势非常清晰,解决了支付问题,将来移动医疗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再比如教育,在YY上,原来上一堂课要到现场,现在不要了,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课,有可能往上直接就可以查得到,现场直播都可以做到,大家看YY上面有很多培训、演讲,包括网易公开课,互联网改变了很多。


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我们讲的多是P2P,跟整个数据相关的供应链,依赖于大数据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包括家装,最近炒得很热的,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我们自己也看了几家公司,都在做,整个家装原来痛点最多,信息不对称,大家装修完了以后就骂娘,所有人感觉不爽,这里面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通过互联网改造,这个改造后面会讲到哪些行业适合。


汽车后市场,这是几万亿级的市场,很多公司也在尝试,有的从4S店入手,有的从洗车入手,大家看到的无非是保养、维护等等后市场,但是这些市场要有一个入口,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入口、平台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




刚才说的是大宗消费,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的服务行业,在工业上,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等其他很多行业,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互联网对每个行业的改变,这里面的改变不仅仅是建一个IT平台,更多的是建一个生态,改变的是一种思维模式。


包括农业,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种植、养殖整个环节的改变。我接触了好几家,非常有想法,他通过养殖寻找一个路口,把饲料、种苗、肥料农机等等完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


所有这些,越是往重的方向,往工业化、农产品、大宗产业链发展,最基础的是供应链基础,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核心在供应链的竞争,在这里面包含智能制造,如果你在制造环节做不到智能化,最后想做到互联网改造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信息不能形成整个闭环,所以这是有条件的。


我们认为在生产环境智能化的供应链门槛是比较高的,如果这个市场足够大,产业链足够长,从客户交互、产品设计、生产、物流、交付,环节要足够长。另外就是分工专业化,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备这个条件,如果这里面没有分工专业化,所有的事情还是要你亲力亲为来垂直做,所有的事情还是蛮难做的。符合这些基础,这些行业就可以成为供应链平台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除了做行业平台外,它跟传统的互联网并不一样,它不太可能出现一个胜者为王,或者一家通吃的行业,在大行业或者跨界,往上面有流量入口,下面有落地的细分、交互的行业,除了平台之外也有重度垂直的产业链,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出现。


垂直要重,谁都想做平台,但是做平台首先要从垂直开始做,没有垂直的供应链,没有垂直的平台,想拓展到跨界平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从互联网+的模式来看,做重的垂直产业链,再慢慢把自己做轻,做成第三方平台,一般的制造、设计、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供应链基础,往前我们是与客户打交道,就是移动O2O,这叫客户交互。往后,供应链有了,大家更多的是在跟银行合作,银行基于你的数据给你授信,如果将来做到一定程度,你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平台进行直接授信,银行就不必要了。甚至是你可以把这个平台直接开放出去,通过P2P平台,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把这个环节解决了,下一步就是互联网金融,它比我们现在所说的没有任何产业背景的金融更靠谱,大家可以看到我没有淘宝,没有腾讯,没有京东这样平台的数据怎么办呢?实际上在每个行业里面只要你有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将来你就有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


刚才说了,无论是2C的,跟客户交互的,还是跟金融相关的,还是中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等等所有的这些流都来源于数据,强大的IT系统是互联网公司最强的竞争力。


我在看互联网+企业的时候往往会重视几点:第一,它在整个产业里面的背景。第二是运营的人是不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第三是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不是具有非常强的IT平台,而且一定是互联网IT平台架构师,如果具备这些要素,我觉得这个企业相对靠谱一点,缺一都很难说。


以上是我分享对互联网+的看法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案例分享:尚品宅配


后面,我想利用十多分钟分享一下达晨创投的尚品宅配案例,我们在这上面布局的比较早,也比较多,这家企业基地在佛山,我们是2008年投的,从这个企业的案例里面可以看得出我们对互联网+行业的认识,企业的老板创始人一开始是做软件的,他给装修行业做装修软件ERP,基本上占了70%的份额,后来他们觉得太苦逼了,赚不了多少钱,于是开始做装修,建工厂,过去十年前建工厂还是赚钱的,于是他们开始做家具,他们做板式家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也挺辛苦的,一件件的卖,要通过卖场,渠道层层剥削,离C客户、真正的客户太远,产品形成积压。



于是他们搭建了一个线上的数码平台,所谓的房型看起来千差万别,统计一下也就一两百个户型。万科在这边有一个楼盘,实际上也就三四种户型,我把整个户型做一个设计,一开始是板式家具,标准化比较好做,比较好拼装,他们开始从板式家具开始,现在他们基本上做到了非标的、全屋的装饰、沙发,一些实木家具都开始了。它的整个商业模式大家可以看得到,它的中间核心就是新居网,作为新居网平台连接的是三方利益,一方利益是消费者,这个网能做什么呢?比如我买房了以后要装修,可以直接找到这个小区里面的户型,这个小区的户型已经数码化,我想买一个沙发,就从里面拽一个沙发出来,所有的东西就像搭积木一样,它的软件做的是非常智能化的,把设计的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听起来是很炫,有艺术气息,很多人不敢自己做,通过它构建化之后,已经把设计这个东西标准化了,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绝大多数的个人都能够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做一个简单的搭建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它可以预约,线上直接预约,线下派人上来量尺寸,每个家庭的尺寸还是不一样的,还可以买单,你买完单以后知道订单在哪里,是在工厂还是在小区门口。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师,大家跟家装公司打过交道都知道,很多人对设计师又恨又爱,爱是你离不开他,你家里装修的好坏设计师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审美信心还是不足的。实际上设计师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的时候,设计师吃差价,拿回扣,或者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在尚品宅配就很简单了,他们选的是这个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想引导他到别的厂家还不可能,设计师很难介入到自己的利益,设计师的利益平台直接保障了,通过他的销售直接提成。






设计师跟消费者在一个信息平等,比较对称的情况下沟通需求,同时设计师也有高有低的。一些设计师针对客户需求,在平台上可能已经有了上百种、上千种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图纸,他在这里面直接找到一个,而且客户直接认可了,直接用这个图纸就可以了,对设计师来说就是帮他找出来,不再帮客户做设计了。效率大大提高,原创者也能得到便宜,他的设计被征用以后,这里面是有利益分享机制的。


尚品宅配在全国的门店大部分是直营的,也有加盟的,新居网要做网上推广,装修一个人一生没几次,你装修了一次以后大部分至少十年不会去弄,频率非常低,纯粹从线上推广这个商业模式就很难做,几乎不可能,他通过大量的线下店铺,就在你们这个小区这里设一个店铺,消费者直接进去,设计师提供现场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而且是一个直观的、高质量的服务。消费者认可了之后,他直接上网进行订购。正如我右边所示的流程,门店每到周末的时候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三四点,客户对线下的服务是非常看中的。



家居企业,板式家居这块,尚品宅配在佛山建了四个工厂,第五个工厂在建,第四个工厂几乎能做到全流程,尚品宅配的订单处理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库存,用户先交钱再下单,下单的同时直接进入工厂系统,工厂进行分析分解直接进行采购,有些非标的要自己做。尚品宅配为什么叫宅配,目标是做整个房屋目前除了硬装不做,所有的软装部件都做,相当一部分是要由合作伙伴提供的,合作伙伴怎么做到信息互通,必须要做到跟合作伙伴对接,物流方的信息也要对接。包括整个支付,现在很多支付是在线下,无所谓,线下支付也是一种闭环,门店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尚品宅配通过整个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做了大量的订单,解决装修装饰极大的痛点。这家企业,我们投的时候才有一两个亿的收入,去年接近30个亿的收入,从我们2008年投了几千万下去之后再没有融过资,它是C2B的模式,收预付款,又没有库存,不需要挤压资金,它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它连投了五个工厂,都是上亿的投入,第五个工厂马上启动。它可以给我们的用户直接授信,做到互联网金融。这个企业的前途,我认为是不可限量的。


这是我们对尚品宅配,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案例,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觉得这个案例具备了销售,整个供应链到后端,包括物流全流程、全环节,它最主要的是家居设计开发平台、技术支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这三个平台构建了它的整体商业模式。


前面把我对互联网+投资的逻辑与看法,以及我们投资的案例进行了分享。


达晨创投的投资逻辑是城市化以及中产阶级,人口年龄化,持续的产业升级,节能环保的巨大需求、全球化。我们有四个大的投资领域,第一是TMT,第二是消费服务,第三是医疗服务。TMT的概念比较大,它可以跟医疗健康进行跨界结合,也可以是消费服务,现在消费服务基本上跟TMT都是结合起来的,大消费是达晨创投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第四是节能环保。再就是围绕着大消费和节能环保,这里面有一些细分的,包括军工、智能化、智能制造、机器人,都是为了整个大的互联网做产业配套或者作为投资环节。


达晨创投目前已经投了接近280家企业,已经退出81家,其中IPO38家,15家新三板挂牌,28家并购/回购。很多公司上市后持续成长,包括爱尔眼科兆日科技蓝色光标等等,从它上市后市值增长了10倍,二级市场对达晨创投投的案子还是非常认可的。目前,我们在会项目共17家,已全部预披露。整个公司进入了非常好的状态,从前端资金比较充足,从后端的退出也非常畅通,同时沿着互联网+的投资逻辑做了大量的布局,相信在注册制今年底明年初布局完成之后,达晨创投又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


谢谢大家! (以上根据现场文字实录整理。)

来源:高新园区金融平台 作者熊伟授权发表

近日,“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的活动现场上。达晨创投合伙人、南方区副总经理熊伟先生做了主题演讲,题目为“注册制下的互联网+投资策略及案例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熊伟:大家下午好!我讲的话题是注册制和互联网+,希望能给大家提提神。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达晨创投的合伙人熊伟,原来跟很多企业家都一样,我在企业里面干了十年,在华为工作5年,自己创业五年,2008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工作了七年,现在负责达晨创投南方区TMT行业投资。我原来是做软件出身的,在此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对TMT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有些投资案例不是TMT。但从2010年之后我慢慢转到了TMT这个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做投资的会提前感觉TMT行业的前景。2013年以后,以软件为核心的产业又起来了,十年前做软件的没有春天,现在做软件的春天又到了。




注册制证券法修改的第一稿已经审批通过,预计今年十月份,最晚不会超过明年,注册制会成为现实,喊了多年的狼终于来了,有的人认为它是狼,有的人认为它是机遇。无论对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达晨创投在2013年已经按照注册制的思维来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和逻辑。





2013年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投项目都是“以发审委的眼光看项目”,按照这个标准,要收入、要利润,财务规范、法律规范,要安稳上市,至于企业是否是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现在,注册制来了,对我们所有的投资机构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新三板今年3月份热度上来之后,因为新三板刚刚热起来,还没有回落,大家看不到明显的影响。我相信注册制一开始的影响也一样,可能不一定很明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绝对是优胜劣汰的局面,这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


在注册制的影响下,投资机构现在投的基本上都是新兴产业,所以我今天讲的话题是互联网+。在达晨创投目前投的所有项目里面,TMT项目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传统行业基本上都不投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值得企业家非常庆幸的一点,原来很多企业在初创的时候得不到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投资的支持。现在注册制来了,大家从新三板可以看得到,只要企业真的好,是否盈利不是最重要的,都能拿得到钱。注册制的开通对做VC的机构有很大的冲击,原来我们不愿意投过于创新的项目,原因是退出时间太长,人民币基金时间和退出时间不匹配,所以投一些相对成熟的。注册制的通道打通之后对人民币基金支持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非常有利。


注册制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一二级市场的差异化会变得很小,很模糊,公募、私募会变得很模糊,等注册制起来之后,局面只会继续强化。特别是沪港通、深港通、沪台通打通了,把国内的资本市场跟国际资本市场逐渐打通,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什么样的企业才有估值,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上市,上市之后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融资机会才有去收购、并购的机会。昨天,几个同行在交流,VC再往前走,中间有一部分是并购基金的。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无论从战略上、资源上,并购基金在这里面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 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

刚才是从资本市场讲的,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思路和策略的变化,尤其从2013年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李总理把互联网+阐述出来了,实际上在之前,VC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思路在投,尤其是一些外资投得更早一点。


互联网+应该叫+互联网更适合,互联网大家都知道,第一代互联网是门户,比如新浪、网易、搜狐,第二代是百度,第三代是阿里这些电商,第四代就是移动互联网,再往下走互联网要跟传统结合。互联网跟产业结合的第一个行业就是服务行业,最开始是跟商品、标准品相结合,接着就是服务,更多的是生活服务,很多人看过类似的企业。


生活服务里面有几大趋势:第一,把人摆脱,原来办公一定要在PC机上,现在基本上都在手机上,比如审批,我现在要买一个机票,直接在手机上查完了以后订票,一个完成的流程。要出去打车,原来要在路边等半天,现在是滴滴打车或者叫一个专车,我要吃饭,直接到大众点评或者哪里,有很多这样的APP上直接订一下,比如“饿了吗”,去上面订一下位就可以落实。原来打电话是很贵的,现在语音逐步变成免费了。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把所谓企业级的语音都免费了,它抢占的是企业的利润。今天深交所举办的会议可以把它理解为沟通投融资的平台,实际上它也是互联网改变整个模式,原来我们是搞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见面,沟通机制的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深交所现在在搞一个全国高新园区联盟,搭建信息化平台,在这里面逐渐形成投资方、融资方,包括政府、园区、中介方,里面形成一个闭环,企业的信息在这里面得到沉淀,投资机构把它已经投资的企业放在上面融资,投资机构可以在这里面找到企业。关键如何找到痛点,把有质量的企业吸引上来其他几方自然就过来了。


在这里面,只要你找到了痛点,也就是把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满足了,再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去改变,能够把互联网+做得更深入。在这里面,还有一些原来我们想不到的行业,比如网吧,现在市面上有一个网鱼网咖,它做的非常好,现在有几百家店,它变成了一个不仅仅打游戏的地方,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在社交场所里面将来成为无论是游戏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一些产品或者业务、服务推送的地方。在这里面,包括雷军投的U+国际青年公寓,优+社区已经改变了原来大家对传统的租房行业的认识其他变化还有包括短租,对出租车行业的改变。


互联网首先是从身边的生活开始,把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一个创新的模式把它打通,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表现的是O2O线上、线下互通,O2O也是一个很热的词语,它表现的是一个形式,更多的是强调线上、线下的交互。




很多线上、线下的交互,比如美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团购首先是线上,他们去团购票,线下去消费,后来的比如携程买飞机票等等。


首先这里面所有的,不管你在创新的商业模式,离不开商品流、现金流、信息流。


商品流就是你从淘宝上买东西要有物流送到你这里来。比如我理一个发,美容理发的企业做互联网+的也有很多,首先我在互联网上看一下旁边有什么理发店,看一下大家的点评,哪个理发师比较适合我,我在上面预约,预约完了以后,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交互,物品的交易,对于服务来说物流就是人,你到那里消费了,人就过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你跟他要对接,手机终端或者其他的终端平台,店铺也要有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酒店也一样,在携程上直接订房等等都可以。


信息流也要对上,消费完了之后要支付,为什么原来说有些伪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它是通过很多人工的介入,包括付费、包括吸客,虽然也是一个闭环,但这种实质是半闭环,是不彻底的。真正完全的互联网化,比如现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包括银联支付、线上支付都是非常便利的,有预付的模式,很方便形成闭环。从企业来说,在这里面,将来还有一个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这里面给所有的相关方,因为有数据了,消费完了之后,很多的评价、评论,大家感觉最理想的就是淘宝,所有信息发布、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评价都能查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他所有的消费,比如吃的、穿的、住的都可以,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肯定要看这些已经产生的数据,它对C客户有用,对B客户也是有用的。


所有的互联网+,不管是它的行业所在,还是它的商业模式再创新都离不开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化。


为什么这两年出现了互联网+?根本原因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相对于PC互联网最大的改变就是它把以PC为中心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实际上手机成了人身上的一个器官,以位置信息为前提。我们走在哪里,走到这里为什么能打车、订酒店,查看相关的信息,做很多交易,都是以位置信息为前提。现在都是以交互的方式在转变,这些交易的方式是以人和LBS为前提的。




另外,线上、线下互为流量入口,有的O2O。我是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实际上现在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商业模式里面,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实际上是通过线下,后面我有一个案例,大家等下可以看到。实际上,线下在为线上导流。互联网+都是有一个IT平台。


我刚才为什么说我们做IT的老人和做软件的人,原来都特别苦逼,单子不大,而且做完了以后就没有下一单,定制化特别强,现在所有做软件的都已经变成了SAAS模式提供服务,SAAS模式提供服务是作为整个移动互联网+以及O2O方式实现的基本方式,包括供应链的交付,跟客户的交互,是移动O2O的模式。


在互联网+里面还有一个基本的特征,一定是闭环经营模式,你在这里成交,然后评价,评价了以后会重新发起下一波需求。


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比在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先进,而是与中国在整个社会运营的效应和服务行业现状有关,我们整个传统服务行业的进步程度是比较低的。在美国,有很多社区银行,互联网银行、金融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很多门店,街区小店,本地生活的东西直接在那里解决掉了。但是在中国,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落后的,互联网去中间化,提高效率,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行业效率。这一点上,在中国,比美国这些先进的国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势。


说到去中间化肯定是B2C,在整个互联网+各个行业来看,纯粹的B2C实际上是非常难的,天猫、淘宝是原来的案例,现在做一个B2C平台代价是很大的,现在往往表现的是B2B2C的模式,通过中间的小B,他把一些低频的交易变成了高频,让这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如果一年才交易一次,比如我们这个会议(“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广东站”)一年举办一次,邀请大家来参会成本都非常大,如果有一个主办方成天在举办这种会议,我只要跟他发生关系就可以了,他对我来讲就是高频交易,从B2B2C把低频变成高频,整个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所有的不管是B2B还是B2C,整个互联网+营造了一个生态。刚才说了,这个平台无论是深交所做的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只要能通过互联网思维是要形成利益相关方,形成稳定的生态,就有价值。


原来互联网叫消费互联网,现在叫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是以标准商品,比如阿里、淘宝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阿里、京东、腾讯逐步向服务互联网转变,以人为中心。


我们倡导物联网,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体智能化,物与物之间,人机交互都是智能化的,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得到以人为中心,因为所有的指令都是以人为中心,物也具备了人工智能的水平,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效率才会有极大的提高。


互联网+从服务行业来说,吃穿住游、娱乐、购物,这些行业是做的最多的、最成熟的,或者给大家切身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些行业。


现在也开始向大宗商品转变,比如房地产,现在有一家公司叫房多多,是做房地产中介模式,也是B2B2C的模式。包括医疗,我们讲的移动医疗,现在更多的还是挂号或者是诊断,比如挂号网这样的模式,还没有做到完全闭环,但我觉得跟一些体制、一些技术、医院里面的一些基础性设施有关。但趋势非常清晰,解决了支付问题,将来移动医疗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再比如教育,在YY上,原来上一堂课要到现场,现在不要了,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课,有可能往上直接就可以查得到,现场直播都可以做到,大家看YY上面有很多培训、演讲,包括网易公开课,互联网改变了很多。


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我们讲的多是P2P,跟整个数据相关的供应链,依赖于大数据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包括家装,最近炒得很热的,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我们自己也看了几家公司,都在做,整个家装原来痛点最多,信息不对称,大家装修完了以后就骂娘,所有人感觉不爽,这里面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通过互联网改造,这个改造后面会讲到哪些行业适合。


汽车后市场,这是几万亿级的市场,很多公司也在尝试,有的从4S店入手,有的从洗车入手,大家看到的无非是保养、维护等等后市场,但是这些市场要有一个入口,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入口、平台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




刚才说的是大宗消费,实际上也是一个大的服务行业,在工业上,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等其他很多行业,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互联网对每个行业的改变,这里面的改变不仅仅是建一个IT平台,更多的是建一个生态,改变的是一种思维模式。


包括农业,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种植、养殖整个环节的改变。我接触了好几家,非常有想法,他通过养殖寻找一个路口,把饲料、种苗、肥料农机等等完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


所有这些,越是往重的方向,往工业化、农产品、大宗产业链发展,最基础的是供应链基础,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核心在供应链的竞争,在这里面包含智能制造,如果你在制造环节做不到智能化,最后想做到互联网改造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信息不能形成整个闭环,所以这是有条件的。


我们认为在生产环境智能化的供应链门槛是比较高的,如果这个市场足够大,产业链足够长,从客户交互、产品设计、生产、物流、交付,环节要足够长。另外就是分工专业化,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备这个条件,如果这里面没有分工专业化,所有的事情还是要你亲力亲为来垂直做,所有的事情还是蛮难做的。符合这些基础,这些行业就可以成为供应链平台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除了做行业平台外,它跟传统的互联网并不一样,它不太可能出现一个胜者为王,或者一家通吃的行业,在大行业或者跨界,往上面有流量入口,下面有落地的细分、交互的行业,除了平台之外也有重度垂直的产业链,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出现。


垂直要重,谁都想做平台,但是做平台首先要从垂直开始做,没有垂直的供应链,没有垂直的平台,想拓展到跨界平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从互联网+的模式来看,做重的垂直产业链,再慢慢把自己做轻,做成第三方平台,一般的制造、设计、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供应链基础,往前我们是与客户打交道,就是移动O2O,这叫客户交互。往后,供应链有了,大家更多的是在跟银行合作,银行基于你的数据给你授信,如果将来做到一定程度,你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平台进行直接授信,银行就不必要了。甚至是你可以把这个平台直接开放出去,通过P2P平台,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把这个环节解决了,下一步就是互联网金融,它比我们现在所说的没有任何产业背景的金融更靠谱,大家可以看到我没有淘宝,没有腾讯,没有京东这样平台的数据怎么办呢?实际上在每个行业里面只要你有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将来你就有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


刚才说了,无论是2C的,跟客户交互的,还是跟金融相关的,还是中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等等所有的这些流都来源于数据,强大的IT系统是互联网公司最强的竞争力。


我在看互联网+企业的时候往往会重视几点:第一,它在整个产业里面的背景。第二是运营的人是不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第三是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不是具有非常强的IT平台,而且一定是互联网IT平台架构师,如果具备这些要素,我觉得这个企业相对靠谱一点,缺一都很难说。


以上是我分享对互联网+的看法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案例分享:尚品宅配


后面,我想利用十多分钟分享一下达晨创投的尚品宅配案例,我们在这上面布局的比较早,也比较多,这家企业基地在佛山,我们是2008年投的,从这个企业的案例里面可以看得出我们对互联网+行业的认识,企业的老板创始人一开始是做软件的,他给装修行业做装修软件ERP,基本上占了70%的份额,后来他们觉得太苦逼了,赚不了多少钱,于是开始做装修,建工厂,过去十年前建工厂还是赚钱的,于是他们开始做家具,他们做板式家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也挺辛苦的,一件件的卖,要通过卖场,渠道层层剥削,离C客户、真正的客户太远,产品形成积压。



于是他们搭建了一个线上的数码平台,所谓的房型看起来千差万别,统计一下也就一两百个户型。万科在这边有一个楼盘,实际上也就三四种户型,我把整个户型做一个设计,一开始是板式家具,标准化比较好做,比较好拼装,他们开始从板式家具开始,现在他们基本上做到了非标的、全屋的装饰、沙发,一些实木家具都开始了。它的整个商业模式大家可以看得到,它的中间核心就是新居网,作为新居网平台连接的是三方利益,一方利益是消费者,这个网能做什么呢?比如我买房了以后要装修,可以直接找到这个小区里面的户型,这个小区的户型已经数码化,我想买一个沙发,就从里面拽一个沙发出来,所有的东西就像搭积木一样,它的软件做的是非常智能化的,把设计的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听起来是很炫,有艺术气息,很多人不敢自己做,通过它构建化之后,已经把设计这个东西标准化了,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绝大多数的个人都能够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做一个简单的搭建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它可以预约,线上直接预约,线下派人上来量尺寸,每个家庭的尺寸还是不一样的,还可以买单,你买完单以后知道订单在哪里,是在工厂还是在小区门口。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师,大家跟家装公司打过交道都知道,很多人对设计师又恨又爱,爱是你离不开他,你家里装修的好坏设计师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审美信心还是不足的。实际上设计师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的时候,设计师吃差价,拿回扣,或者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在尚品宅配就很简单了,他们选的是这个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想引导他到别的厂家还不可能,设计师很难介入到自己的利益,设计师的利益平台直接保障了,通过他的销售直接提成。






设计师跟消费者在一个信息平等,比较对称的情况下沟通需求,同时设计师也有高有低的。一些设计师针对客户需求,在平台上可能已经有了上百种、上千种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图纸,他在这里面直接找到一个,而且客户直接认可了,直接用这个图纸就可以了,对设计师来说就是帮他找出来,不再帮客户做设计了。效率大大提高,原创者也能得到便宜,他的设计被征用以后,这里面是有利益分享机制的。


尚品宅配在全国的门店大部分是直营的,也有加盟的,新居网要做网上推广,装修一个人一生没几次,你装修了一次以后大部分至少十年不会去弄,频率非常低,纯粹从线上推广这个商业模式就很难做,几乎不可能,他通过大量的线下店铺,就在你们这个小区这里设一个店铺,消费者直接进去,设计师提供现场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而且是一个直观的、高质量的服务。消费者认可了之后,他直接上网进行订购。正如我右边所示的流程,门店每到周末的时候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三四点,客户对线下的服务是非常看中的。



家居企业,板式家居这块,尚品宅配在佛山建了四个工厂,第五个工厂在建,第四个工厂几乎能做到全流程,尚品宅配的订单处理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库存,用户先交钱再下单,下单的同时直接进入工厂系统,工厂进行分析分解直接进行采购,有些非标的要自己做。尚品宅配为什么叫宅配,目标是做整个房屋目前除了硬装不做,所有的软装部件都做,相当一部分是要由合作伙伴提供的,合作伙伴怎么做到信息互通,必须要做到跟合作伙伴对接,物流方的信息也要对接。包括整个支付,现在很多支付是在线下,无所谓,线下支付也是一种闭环,门店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尚品宅配通过整个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做了大量的订单,解决装修装饰极大的痛点。这家企业,我们投的时候才有一两个亿的收入,去年接近30个亿的收入,从我们2008年投了几千万下去之后再没有融过资,它是C2B的模式,收预付款,又没有库存,不需要挤压资金,它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它连投了五个工厂,都是上亿的投入,第五个工厂马上启动。它可以给我们的用户直接授信,做到互联网金融。这个企业的前途,我认为是不可限量的。


这是我们对尚品宅配,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案例,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觉得这个案例具备了销售,整个供应链到后端,包括物流全流程、全环节,它最主要的是家居设计开发平台、技术支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这三个平台构建了它的整体商业模式。


前面把我对互联网+投资的逻辑与看法,以及我们投资的案例进行了分享。


达晨创投的投资逻辑是城市化以及中产阶级,人口年龄化,持续的产业升级,节能环保的巨大需求、全球化。我们有四个大的投资领域,第一是TMT,第二是消费服务,第三是医疗服务。TMT的概念比较大,它可以跟医疗健康进行跨界结合,也可以是消费服务,现在消费服务基本上跟TMT都是结合起来的,大消费是达晨创投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第四是节能环保。再就是围绕着大消费和节能环保,这里面有一些细分的,包括军工、智能化、智能制造、机器人,都是为了整个大的互联网做产业配套或者作为投资环节。


达晨创投目前已经投了接近280家企业,已经退出81家,其中IPO38家,15家新三板挂牌,28家并购/回购。很多公司上市后持续成长,包括爱尔眼科兆日科技蓝色光标等等,从它上市后市值增长了10倍,二级市场对达晨创投投的案子还是非常认可的。目前,我们在会项目共17家,已全部预披露。整个公司进入了非常好的状态,从前端资金比较充足,从后端的退出也非常畅通,同时沿着互联网+的投资逻辑做了大量的布局,相信在注册制今年底明年初布局完成之后,达晨创投又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


谢谢大家! (以上根据现场文字实录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想投资陈浩:融钱难易不是互联网风向标
黄炎:如何参透创始人
徐晨:让企业保持“饥饿”
华夏基金刘平:横跨三地的成长股选手
钟诚“挂帅”腾讯投资的轻松保 用心服务1500万用户 成为年轻人的第一份保险
人人投:餐饮众筹,瑕不掩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