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东:国学之外还有六艺


国学之外还有六艺

朱东

这是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题目,因为我们下面要讲的也是一件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

还是先从一个典故说起,《庄子·天地篇》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孔子问老子: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辩者有言曰:“离坚白,若悬寓。”若是则可谓圣人乎?

意思是说,有人在学道——通过学习去感悟天地间的真理,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中,“若相放”——好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的特立独行。

其表现就是“可不可,然不然”——大家都说不行的,他偏说行;大家都说不对的,他偏说对。

孔子有些疑惑,所以就问老子,这样的人是不是就称得上“圣人”——修行有成的人了。

老子回答他说:

是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意思说,这些都是被所从事的工作改变了本性,因为有所技艺,而受到束缚的人。其结果不过是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劳顿焦虑之中而已。

可能是怕孔子不明白,老子又给他举了两个例子:

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意思是说,整天被用来抓狐狸的狗,最终也会因为长期的训练,变得贼头贼脑的——被所从事的工作改变了本性。而那些在山林里身手最敏捷的猴子,最终都会因为其敏捷,而被人抓住(不知道是用来耍猴还是做什么)——因为有所技艺,而受到束缚。

我们必须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故事中的)孔子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者说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常人看来,那些学道有成,智慧通达的人,往往都会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在对事情的判断上,往往有些与众不同,有点“可不可,然不然”的味道。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些人之所以给人留下这样的观感,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行为与思想都是以与“道”——也就是客观规律相和为标准的。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之所普通,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是以所谓的世俗利害而不是以客观规律为标准进行判断,为依据展开行为。

比如,

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的时候,以徐志摩的老师的身份充当证婚人的梁启超,就在婚礼上,当众批评二人的婚姻观…这在常人看来,的确够得上特立独行,够得上“可不可,然不然”了。原因就在于,在常人看来,在人家大喜的日子,无论如何也要讲些情面。但是,在梁启超看来,这正是警醒二人,让他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最后时机。事实证明,梁是对的。

所以,真正的得道的“圣人”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不是他自己想要如此,而是因为自身同于道,而众人同于俗,而被动的被显得与众不同。

只不过,世人看到的仅仅是其与众不同的外在表现,而没有看到其内在的与天地玄同的本质,于是就开始——就样学样,而成东施效颦之丑。

庄子之所以会在他的著作中写下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原因不过有二:其一,即使在两千六百多年前,这样的人和事,非但已经存在,而且恐怕还有相当的普遍性;其二,就是这种行为,对学习乃至自身的修养,是危害巨大,不能不说的。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庄子把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一块搬了出来,以向人们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显然人们还是没太把它当回事,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着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事情。

尤其是在今时今日(但愿将来会逐渐好起来)关于所谓“国学”的教育领域之中,这种“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的东施效颦的行为,更加堪称普遍。


粗粗的梳理一下,大致可以范围三种程度不同的“症状”:

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简单形式主义】

它又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行为上的形式主义。尤以对《弟子规》的学习最具代表性,

一方面是面对一本儿童行为指导手册,不去强调身体力行的实践,而强调摇头晃脑的背诵,难道好的行为习惯,是能够靠背诵形成的吗?果然如此的话,是不是每人都背诵一下《刑法》,就天下无贼了呢?

另一方面,则是一旦要付诸实践,就又转向教条的机械的模仿,或者说作各种有关“孝”的秀。有一回,在路过某幼儿园的时候,正赶上放学——老师先是领着孩子们,当着家长们的面,背诵了一番《弟子规》,然后问道:“今天晚上回家,我们要做什么?”孩子们齐声回答:“给妈妈洗脚。”

实在是无法想象,为什么“孝”需要和洗脚联系在一起,大概是觉得洗脚是个比较低贱的事情吧。这样连如此低贱的事情都愿意为父母做,实可谓之“孝”矣。

如果,逻辑果然是这样建立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谓之“孝”矣,不知道,但却一定可以谓之“笑”矣了。因为,首先,这相当于把“孝”和“贱”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无贱不孝,这样的“孝”,是不是太可笑了?其次,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正值壮年的年轻人。如果,我们让一个走路还未必很稳当的幼童,通过为他们正值壮年的父母洗脚来体验什么叫做“孝”的话。我们又将用什么方式来让他们来体验什么叫做“慈”,什么叫做“爱”呢?

与此相比,【简单形式主义】的第二种表现,则显得更加的具有戏剧性,和更加的没有任何实际的正向意义。

其表现就是,让孩子穿上所谓古人的服装,在那里学者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背诵所谓的经典。

之所以说这种行为,即使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也是绝对的弊大于利的。是因为,

一方面,无论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过程的本身,都包含着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针对学习的态度,针对面对知识的态度的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学习,养成对知识的敬畏之心。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上的更高。

如今,把学习搞的如同儿戏,如同唱戏一般,如何去培养这种敬畏之情?

另一方面,对服装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对自身审美观以及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达。因此,如果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渐的产生了与蕴含在儒服中的那种价值观相通的认识,那么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选择这样的服装,非但无可厚非。而且还会因为人的神,与服装的形的相互契合,而让服装因为人而有神采,让人也因为服装而更添光彩。

反之,把这样的一套服装,生生的套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弱小躯体上,与沐猴而冠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种行为既不能起到弘扬儒家精神的作用,更有戏谑儿童之嫌。

好在,无论哪种形式【简单形式主义】,其持续的时间往往都不算太长,受其影响者,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还是生活在正常的现实之中的,因此受到的危害并不是很大。到了第二种就不同了。

第二种,我们可以称之为【重度形式主义】

其表现简单的说就是“封闭式学习”,其中的极端形式,就是把一群孩子弄到所谓的山林深处,按照所谓的完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

乍一看很美,但是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本身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与人类的文化精神,背道而驰的。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哲学体系,所以对它的学习,比掌握些许知识更要的是,借助它来为自己建立一种良好的正确的人生观,进而为心灵找到一个安顿之所。

其寻找,或者学习的结果,就是让人能够自然而坦荡的行走于天地之间。简单的说,就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活着。

如果,最终的学习结果是,连与人类居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都做不到了,那有何谈什么自在,自然呢?

而且,与世界上其他的宗教系统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道)因为注重于引导人们去直视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的本真,而需要什么对来世的期许。一切都是建立,举目可见,触手可及的现实之中的,因此对其的学习与修养,更加的不需要什么特定的形式,更加不需要与现实相剥离。相反的,现实就是最好的修行途径。

孔子从来没有说,需要建个庙宇,然后人需要离开自己的亲友,才能修习他的儒学;老子也没有说过,非要穿上一身道袍(他根本就没见过这东西),才能修习他的道学。

所以,无论儒道都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而极端排斥那种遁归山林的行径。

所以,当有隐士指责孔子不能“避世”的时候,孔子说: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而老子则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连“众人之所恶”都可以“居”,难道还需要跑到山里才能读书吗?

而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甚至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南辕北辙又是什么呢?

但是,这种方式与后面的这种行为比较起来,还有“一线生机”,因为它的错误终究还是形式主义的,还是容易被察觉,也就还是容易被终止的。下面的这一种,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三种,我们可以称之【对抗现实主义】

之所以说这种形式危害最大,是因为它不是出于对某种形式的模仿,而是出于对现实的否定与对抗。

其表现形式是,因为认识到了现行教育的某些弊病,进而通过将这些弊病的无限放大,而形成了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彻底否定。

于是,这一部分人形成了如下共识:

第一, 现行教育是孩子的一种摧残;

第二, 现行教育是弊大于利的;

第三, 现行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 是应当让孩子逃离现行教育的笼罩的。

但是,孩子终究是需要教育的,此时所谓的“国学”自然就成为了最佳的备选方案之一。于是就产生这样的一种所谓纯粹的“国学”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大致如下:

  • 尽量广泛的让孩子接触和背诵所谓的经典(基本不讲解,名曰不需要,实为做不到);

  • 坚决不学英语和数学,或者至少在一定时间段之前,比如小学五六年级之前,甚至是初中之前,不学。

  • 体育课,也要以对中国武术的学习为主。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客观的说,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是远远比它造成的危害少得多。

因为,如前所述,所谓的传统文化归根到底,终究是一种哲学。它的确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种良好的人生观,但是它却不是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加不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现实的生存问题的“通用招术”。

而人却始终是要面对现实,面对生存的挑战的。所以,即使是孔子教学,也在德行的教诲之外,还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种作为一个“士”,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生存技能。即使是儒家,也在德行之外,还有言语、政事、文学三科。

怎么能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专业技能日趋重要的今天,反倒是独学儒术一门呢?

怎么能因噎废食,而完全站在现行教育体制的对立面上呢?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未来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又将凭借什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呢?

之所以所这种形式危害性最大,原因有二:

其一,它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因此也就更加的难以察觉和纠正;

其二,由于它是建立在与现实相对抗的思想基础上的,所以作为一个小群体,这些孩子和家长,都非常容易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形成一个在教育问题上的,相对封闭的小团体,更加难以接受外部的影响。

综而言之,国学所蕴含的是一种智慧的,自然的,教人学会真诚,学会面对平常的学问。因此,对国学的学习,不需要任何的做作,更不需要各种对自我的扭曲与束缚。更加没有必要把所谓的国学,放在现实的独立面上。没有必要因为要学所谓的国学,就放弃对帮助我们融入现实生活的其他知识的学习。要知道,在国学之外,真的还有六艺。

反之,则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伤害,也是对国学本身的一种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创办私学和“语录”形体文化的启蒙与启迪活动
春秋之前的教育体系-瑞明讲史
小学生国学题目(五)
国学经典故事:一诺千金
人性难复,北大便又怎样?——马一浮大师的儒者之路
游于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