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限”的哲学性解读

来源:《广西s社会科学》2008年第二期

文:张益宁、黄勤


哲思君

近段时间一直在考虑“无限”的问题,恰好今天看到此文,推送给大家。


人类是在逐渐认识到自身有限性后才开始对“无限”的思考,“无限”由此成为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哲学范畴。无限的问题在数学的研究中与哲学的研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 数学也可称为 “ 无限的科学” 。


“ 既然研究自然是要研究空间的量、 运动和时间的, 其中每一个必然不是无限的就是有限的, 因此, 所有有名的哲学家, 凡是接触过这门自然哲学的都讨论过有关无限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无限”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哲学范畴,在中西哲学史上 ,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均对其进行过探讨并提出过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但由于人类知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有限性以及诸如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统治者对人们的思维限制以及该问题本身的不可完全解决性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无限”成为令哲学家们感到十分难解却又不可规避的问题。


“无限”问题的提出


在逐渐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后。哲学家们开始了对“无限”问题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本原。之后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也译作无限)才是万物的本原。他把“无限”看作是没有具体形状和性质、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物质世界之本原,他认为这个“无限”比有具体形状和性质的水更能揭示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由于其摆脱了具体形态和性质的规定,所以也更能怡当地描述万物的运动变化,更能表现出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无限性”。阿那克西曼德对“无限”的描述是物质性的,在他看来,能够作为物质之本原的东西仍然必须是物质性的。所以“无限”在他那里就成为在质上摆脱了规定性的“物质团”。但有些自然哲学家则把“无限”看作元素的属性,如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无限的事物是由同种的部分组成,德谟克利特认为无限的事物是由不同形状的原子混合而成。


由此可见,古希腊学者对“无限”的看法大多停留在自身无规定和属性的无限这一层面上。只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较为进步一些,他把无限问题看作是所有自然哲学家不可回避的,并将之与其运动观和时空观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如他提出无限存在的五点根据:(1)时间是无限的;( 2)量是无限可分的;( 3)事物是由无限产生的:(4 )有限事物总是以其他事物为限;( 5) 一切事物都被认为是无限的”。他由此认为,无限必然是不可分的,从具体事物上看,单一和复合的事物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如果构成具体事物的元素数目有限,那么合成的事物就不可能是无限的。他的结论是:只有潜在的无限,没有现实的无限。无限的真正涵义是“此外永有”,而不是“此外全无”。“此外全无”之物是“完全者”,是有限的,因为“没有一个完成的事物没有终结,而终结就是限” 。“此外永有”则是可以不断在已取出的部分之外再取出些东西,只有量上具有这种性质的东西才是无限。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古希腊哲学家大多把灵魂看作不随身体毁灭而不复存在的永恒存在。这也可以说是他们解决有限的人生与无限发展的世界之间的矛盾的方式。


中世纪后,基督教神学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把上帝视为造物主。人间的苦难、世界万物的繁杂和人类自身的有限性,都是上帝创造物之体现。是上帝存在的证据。上帝是“无限”,人是“有限”。有限作为有其规定性和缺陷的不完全存在。总是低于和从属于绝对无限的上帝。在此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基本上都把无限与作为世界主宰的上帝联系起来。共同成为只能信仰而不能有丝毫亵读的东西。由此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本体论哲学便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对存在之存在的追问也就转向了如何达到对上帝的认识的探求,西方哲学因而也开始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型。


上帝的存在把人们的思维局限在对其进行证明之上。而这对于哲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不利,16世纪以后,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完成,哲人们开始持泛神或无神的态度以新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如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儿,提出了普遍存疑的思维方式,重新把“自我”提高到了无上地位。并通过上帝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以演绎逻辑批判了当时培根归纳逻辑的经验主义。从而开创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先河。在经过对世界的普遍存疑后,笛卡儿确定了三个实体:自我、上帝和物质。其中上帝的存在确实无疑,自我和物质则是“只需要上帝的加被而并不需要其他东西就能存在的一种事物”表面上,笛卡儿解决无限问题的途径是通过上帝。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像经院哲学家那样把上帝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惟一信仰对象,而是把上帝改造成本身不具有任何奇迹法力的科学保护神和普遍有效的哲学前提。


笛卡儿实际上把上帝视为最高理性或纯粹“我思思维”的象征,他鼓励科学发展。之后。黑格尔、康德等理性主义学者和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也都分别对“无限”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如萨特就用现象学方法把存在物之存在还原为它的各种显露方式。从而消解了存在与现象、潜能与活动等传统二元命题,“这是不是说,把存在物还原为它的各种显露我们就成功地消除了一切二元论呢?看来倒不如说我们把一切二元论都转化为一种新的二元论:有限与无限的二元论。


“无限”的理论意义


由古希腊开始,从最早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看作神迹而产生心理恐惧和自然崇拜到自然哲学家们把无限看作自然事物的属性。再到柏拉图把世界一分为二成有限的现实世界和无限的理念世界。甚至于后来的基督教神学、近现代理性主义、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哲学流派。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对无限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人们对无限的探讨和思考从未停上。


对于理性主义,从笛卡儿开始。无限就成为普遍有效的哲学前提和建立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曾把无限分为“思维的无限”和“想象的无限”。前者被看作是一种永恒理性而成为最高的本体性实体,或人类和世界万物的逻辑因。也可称为“绝对肯定”;后者则属于想象范畴,如数学的无穷数列。斯宾诺莎通过这种区分,把人的心灵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下解放出来,他追求人类精神的终极价值,致力于实现人类精神的普遍解放,从而把人类智慧看作是关于生的沉思、超越死亡和关于永恒和无限的沉思。他预设统摄万有的实体,把世界看作是从思维和广延两方面展现实体无限性的存在。人在他的体系中只是作为在自然怀抱中的实体无限性的载体而出现。并且作为一种有主动性的特殊存在。人可以借助天赋的理性思辨能力来排除各种蒙蔽进而认识到绵延意义上的生命有限和本质意义上的生命无限,从而达到人生最高境界即无限的人类精神。


黑格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他把无限分为“真无限”(肯定的无限或理性的无限)和“假无限”(否定的无限或知性的无限),,“假无限”类似于“想象的无限”。其特点是对有限的简单否定和抛弃,但有限并没有因此而被真正否定,而是重复发生。这种变换并不能离开有限的范畴而达到无限。在“假无限”领域内,无限其实是被放在了不可达到的彼岸,“真无限”不是某物与他物彼此处于外在的某种关系之中。不是某物在他物之外,而是某物在他物之中即在自身之中。


康德把有限和无限看作是第一类先验理念,即宇宙四个二律背反中的第一个:“正题:世界在时间之起始,就空间而言,亦有限界;反题:世界并无起始,亦无空间之界限;就时空二者而言,世界乃无限的。”之后,他用反证法论证了正题和反题都能够成立,从而使认识陷入了矛盾之中。康德认为如果把宇宙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或绝对总体、无限)去认识,这就超出了感性经验的范围。感性直观不能把宇宙作为整体呈现给知性,即感官不可能感知作为整体的宇宙,由感性直观提供的经验世界总是有限的、不完备的、部分的联系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即是有条件的,受自然因果关系支配的。对于超出这些的“现象综合的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总体”,是经验所无法提供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康德认为其途径是,划分不可知范畴和经验认识的现象界,不可知范畴包括物自体、上帝、自由意志等超验的东西,现象界则是感性直观的对象世界。康德通过把人的认识限制在“感性直观”范围内,把上帝、无限等超出这个范围的东西抛到了不可知范畴,从而在其理论内部解决了有限与无限问题。


海德格尔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而不在。他认为只有“在者”在,本真的、始源性的“无”才能反而被严实地遮蔽起来,这是因为受到科学和逻辑思维的限制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在他看来,“无”的隐而不显是“此在世界”沉沦、失真的原因,要拯救此在世界只有通过追求和领悟“无”来实现。他把人的切身体验“畏”看作领悟“无”的途径。忧虑、不安、恐惧等切身体验被认为是人们理解自身存在的钥匙。但是,人们总是以更加繁忙地投入到日常此在生活的方式来逃避那些情绪。这就使得他们越来越陷入“此在”当中,离自己的真正本质越来越远。海德格尔的“畏”是指对此在本身和在场的这个世界的一种“无聊感”或”烦”,它可以使人们从沉沦的此在世界中惊醒过来,将个别化和自由赋予原先混迹于此在中而迷失了真正本质的那个“自我”,使之从此在中解脱出来。 他所谓始源性的“无” ,同时也是最高的“超越境界” , 即超越当下的有限性,与无限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理论、经验论和怀疑论
西方哲学家观点及趣事(二)
存在or存在者
现代哲学之父(2):上帝赐给哲学界的礼物
无睡意哲学 | 甚么是:形而上学
西方哲学史全部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