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userphoto

2022.09.11 黑龙江

关注
    要: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实施思路。本文首先对该模式进行系统介绍, 然后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思路, 最后指出该模式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需要教师、学生及学校三方面的努力及配合。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课程仍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使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备课上, 授课内容大多是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按部就班地开展;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填鸭式”学习。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所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已经不符合现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人才需求。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变革背景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优势和信息化教学优势结合起来, 二者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实施思路——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

一、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简介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 (Just-in-Time Teaching) ,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分为课前、课堂与课后三部分。教师利用移动教学辅助软件, 课前将预习资料推送给学生, 通过软件所记录的学生学习轨迹以及测试、在线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的即时反馈, 有针对性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在课堂授课同时里用移动教学软件记录并评价学生掌握情况;根据课堂学生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 同时在移动辅助教学软件上进行记录并反馈。

二、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

1.每学期期初, 教师首先给学生上一堂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课

通过该堂课,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当前形势背景下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自身与之存在的差距。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同。高中学习是被动式的学习, 而大学学习是主动式的学习, 学习任务也很繁重。最后帮助学生设定大学三年的学习计划, 从而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2.教师了解学生并分组

分组要求尽可能实现组员之间性格、性别、成绩等的均衡搭配。

教师上课前提前与该班以前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进行沟通, 同时获取学生以前各学期学习成绩单 (新生为高考成绩单) , 掌握学生以前学习情况。然后第一次课让学生做自我介绍, 对其进行深度了解。最后根据所掌握学生信息, 结合学生意愿对其进行分组, 选出组长。

3.学生下载教学软件并应用

学生了解并下载移动网络教学辅助软件, 注册并完善个人学习信息, 加入自己的小组, 并初步尝试软件的功能及操作。

4.教师下达自学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并进行反馈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根据确定好的自主学习内容搜集、整理、制作并上传学习资源;利用可以实时记录、反映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移动网络教学辅助软件, 随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5.教师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的备课,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在移动网络教学平台上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实时记录与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巩固所学内容

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 巩固、提高所学知识, 实现对本次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步骤4-6不断循环, 直至课程结束。)

7.学期末, 总结并整理本门课程所有线上资源, 总结本学期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经验与不足, 为下学期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做好铺垫

通过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预计将最终形成线上学习以及线下教学的即时、有机互动和良性循环, 将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

(一)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1. 提高工作主观能动性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每节课都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的即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 要求教师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以及能够随机应变的职业素质。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准备的工作量也将加大。教师需要克服自身惰性, 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 投入到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来。

2. 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一种甚至多种教学辅助软件的操作应用, 将其深入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同时需要掌握微课等多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起到辅助教学的效果。因此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 学生需要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

即时反馈适应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该教学模式不仅会加大教师的课下工作量, 学生的课下作业也直线增多: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单以及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料, 自学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 并完成课前考核;课堂上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课下巩固所学内容。学生能否积极配合教师, 完成课上课下的所有任务, 是该教学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三) 学校从多维度提供制度保障

1. 打造智慧教学环境

职业院校应当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必须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构建智慧教学环境, 以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基础。学校应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 破解传统高校课堂危机, 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教学质量。

2. 建立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应该具有方向性, 应该重视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评价, 根据高职教师的不同性别、年龄, 构建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在制度上保障高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发展。

3. 加强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

职业院校管理层面上还应重视混合式教学团队培养,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建立以“混合式教学骨干教师”为引领的混合式教学团队。“混合式教学骨干教师”包括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专家、名师, 各类混合式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梁炜彬 邯郸市职教中心】
【新视点】专访胡小勇教授: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 ”
信息化慢慢“渗”透课堂 师生皆受益
华南师范大学: 培养“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用互联网精神推动教学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