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土镇镇情简介

沙土镇镇情简介


    [地理状况]
   
沙土镇位于东经106°30′10″——106°39′24″,北纬27°18′43″——27°27′4″,海拔760——1095。是黔西北金沙县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重镇,物资集散贸易中心。东与官田乡,南与后山乡,西与岚头镇、长坝乡,北与源村乡、木孔乡接壤。距县城65公里,省城156公里,历史名城遵义63公里,川黔铁路43公里,贵遵高等级公路28公里,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镇辖11个行政村,3个社区,共有208个姓氏16890户,总人口5.2万人(2008年),耕地面积23718亩,其中田8477亩,人均占有土地0.62亩。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蒙古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其中四类少数民族分布于8个村(社区),共195户,683人。其中集镇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近3万人。全镇年积温5100℃5700℃,日平均温度14.2℃15.5℃,年降雨量900—1100mm,无霜期约270天,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原丘陵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
自然资源]
 
    沙土镇境,地处高原典型狭窄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濒临乌江库区,黑顶坡山系连接集镇烟灯坡,北向天堂矿区、中心大坝延伸,东北跨花滩河进入煤矿区,西北顺花滩大沟进入中心产粮坝区。总体地貌起伏,多丘陵、麻窝、洼地、坡地和旱作土。地质构造以碳酸盐岩为主,漏斗、溶洞、峰丛、洼地、伏流等岩溶地貌分布广泛。集镇街道呈字形发展,建设速度快,1992年至今已成为全县除县城外的第一大镇。主要自然资源有:(1)全镇有耕地1581公顷,可开发非耕地1000公顷,有林地433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0000m3,森林覆盖率30%以上。(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花生、西瓜、辣椒等;畜牧业和水产业以牛、马、猪、黑山羊、鱼为主。生活着2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10余种珍稀植物。(3)宴家沟水库蓄水30万方,上坝水库畜水8万方,花滩水利工程是地区重点工程,蓄水967万方,主渠长20多公里,有13条支渠,可灌溉良田4000多亩。(4)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花滩河、普惠河、三丈水围镇环绕,有花滩、里庄、晏家沟水库,可蓄水768万立方米,水质清澈,库区周围,林木参天,风光绮丽。紧邻花滩水库的王家坪溶洞和临靠乌江库区的里庄新农村建设为镇内重要的旅游景点。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已于二OO一年经省批准立项,现前期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紧靠钱壮飞革命烈士纪念碑处拟建集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壮飞像形广场正在立项。(5)主要矿藏有煤、硅、硫铁矿、高岭土等。天堂三个村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矿地质灾害的调处搬迁安置经验常引外来乡镇借鉴推广。(6)交通便捷,已成为全县东部交通枢纽,有柳三路穿境而过,沙后路、沙源路、红老矿山公路从集镇搭头,向四方辐射,基本形成村村通公路的公路网路格局。(7)以沙土羊肉粉世纪香植物油、牛肉干巴等为代表特色食品享誉省内外。(8)镇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首推王家坪溶洞和天堂溶洞,两溶洞水陆相间、洞中有洞、景色奇异,特别是王家坪溶洞的中层尾端顶壁.保存着一壁大幅奇文图案。
    [
历史沿革]
 
    沙土镇历史悠久,集镇街道始建于1702年(清康熙41年),至今300余年。沙土是红军长征路经之地。19352月,红军四渡赤水后,左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和一军团路经沙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进驻沙土街人寿宫。1935年设区,1991年改制建镇,镇行政区划沙土、天堂、中心三个片区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辖解放路、光明路、振兴路3个居民委员会和黄泥、里庄、东风、中心、水沟、民族、同心、红星、观堂、坪丰、下寨、群力、利群、天星、大路、沐塘、天堂、方林、三元、和平、三联、红旗、坪上23个行政村。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区、镇政府驻地。又是金沙县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斗过的革命老区。2007年,撤销街道办事处,保留社区建制,26个行政村居合并为3个社区(敦华、光明、振兴)和11个行政村(黄泥、里庄、和群、中心、民族、双星、观堂、天星、天堂、红旗、三合),2008年末,总户数16890户,全镇总人口5.2万人(不含流动人口)。194912月下旬,沙土解放,从此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历史发展时期。1987年被列为省双百重点集镇建设试点、九个文明村镇建设试点之一。1991年建镇后发展更快,如今是解放初期的20倍。1998年被列入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2000年被列为省九个文明村镇建设试点,2002年被列为全省100小城镇建设试点中心镇。
    [经济状况]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镇域经济,引导发展运输、建筑、餐饮服务和旅游开发等行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煤税稽查,千方百计培植后劲财源。一、二、三产业增长快,全镇电力月消费量1062160千瓦时。农民现金收支均呈现较高增幅,工业呈现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市场零售总额保持上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438.90万元,招商引资达1.4亿元。
    [
厂矿商贸企业]
 
    沙土镇以贵阳、遵义等大中城市为依托,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兴黔建材厂、沙土铁合金厂、红星火炮厂、四季香植物油厂、沙土煤矸石砖厂、玖圆煤矿、玉天成煤厂、渝南煤厂、劳武煤厂、盛安煤厂、毛栗山煤厂、熊家湾煤厂、汇鑫煤厂、三元硫铁矿厂等骨干企业。铁合金和碳素锰铁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优质无烟煤畅销两个地区,花滩牌水泥、绿源牌复合肥、世纪香植物油畅销省内处,200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200万元。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商贸企业遍及全镇,各类超市、连锁店、宾馆、旅社、餐饮、游乐场所应有尽有。酒店有柏林、四维、沙三酒店等酒店。工商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煤炭税收是镇内财政收入的支柱财源。
  
【交通运输】 
    
沙土镇交通便捷,当川黔孔道,为进出遵义、贵阳的重要门户。地方特产大量销往遵义、贵阳、重庆等地,引来四方八面客商来此落户经商,远近闻名,可称黔北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迅速发展。2002年,金沙-沙土遵义三合公路通车后到2007年,沙土至后山、沙土至源村、中心至长坝等油的实施完成,村组公路的沟通,形成了14个行政村(社区)均通公路的交通网络。沙土车站代办了沙土至沿海省市,开通了沙土-贵阳,沙土-遵义,沙土金沙以沙土至周边乡镇的客车,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镇内重要桥梁有阳公车桥、花滩河桥、普惠桥、八字桥、泥塘桥、转塘桥等,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发展】
    1992建并撤以来,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方式,沙土镇畜牧业发展较快,逐步出现钬淋、坤凝牧业公司和民族、三元茶场等基地带动发展。北部中心大坝为产粮区,南部里庄一带为果蔬基地,黄泥、民族建成优质烟生产基地,东部有厂矿企业工业区,西部有下河沟花滩河待建休闲区,集镇乡村统筹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极大满足了沙土地区市场的需求。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兴修、维修花滩大沟、上坝水库等水利工程,大力推行科技兴农工程,以坡改梯、良种良法推广、畜牧品种改良换代、机插秧等为主,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村经济有较大发展,200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8元,粮食总产量14416吨,油菜籽总产量达2775吨。
 
新农村建设成果喜人。按照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镇省级示范点里庄村、县级示范点坪丰村、双星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据实定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靓化、农家乐启动、外出务工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喜人的成绩。
      
【城镇建设】
       1995
年沙土镇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并于1999年修编了《沙土镇2000—2015年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及两条街区、三个农贸市场修建性详细规划。镇区2000--2015年规划面积为6.157平方公里,现已建成4.2平方公里。自总体规划报批实施以来,新建一条长400的商业街和一条长280的农贸街,延伸了光明路、振兴路、解放路、环城路、壮飞路等几条主要街道,街道总长达8公里,道路面积达10万平方米,路面硬化、完好率达95.5%。争取农发行贷款250万元,政府投入75万元,完成了花滩水库至沙土集镇15公里的自来水输水工程;争取世行水改项目贷款145万元,新建了日供水量3000吨的鑫源水厂,完成了集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集镇区居民100%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1999年争取省电力厅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全省农村乡镇级第一家110KV现代化变电站一座,完成集镇区路灯改造;规划统一修建了沙中、沙小、供电所、粮油公司、政府等商住楼;2008年镇政府引进6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进驻沙三大道开发商住楼,新增住宅面积达40万平方米。绝大部分辖区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境内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有了可靠的电源保障。至2008年,全镇1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通电,电网覆盖率100%。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境内手机用户达3万余户,镇内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国际,通讯信号覆盖率100%,集镇区安装可寻址闭路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推进,全镇有卫星电视吸收天线近10000面,共有电视收视户3万余户;先后有20多个骨干企业落户沙土镇,整合后有煤矿8间,十多家植物油脂加工厂建立起了产业化体系,煤矿企业从业人员1900人,非煤矿企业从业人员340人。乡镇驻地单位30余家,功能较为齐备。全镇现有学校16所,在校学生总数为6361人,其中集镇有高中一所(金沙五中)在校师生1084人,初级中学2所在校师生2258人,4592小学2所在校师生2210人,幼儿园2所在校师生809人。全镇医疗卫生状况良好,又卫生院1所,股份制中医院1所、村(社区)卫生室29所、个体诊所2所、有病床位60、从业人员96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防病治病、民族医药等工作有所发展。1200余个体工商户辐射到各行各业,超市店铺林立。集镇的扩容增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品的流通,每逢三逢八为赶场天,赶集和经营者上万人,成交量可达上百万元。首家在全省农村乡镇建立了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集中检疫,定点屠宰,保证了集镇居民吃上放心肉;引资500余万元,首家在全省乡镇级建立了开放客车站;2004年在集镇中心修建了水冲式公厕1座;2004年引资2800余万元开发建设长1750长、路宽24(不含两侧各5人行道)的沙三大道新城区。在集镇北面规划30平方公里的工矿区已基本成型;金沙县城经沙土镇至遵义、贵阳的交通主动脉柳沙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和通往钱壮飞烈士陵园20.9公里的沙后三级油路全面建成,全镇境内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总量达5.8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十年来,沙土集镇已吸纳农村人口5000余人,有效地发挥了集镇的聚集功能,逐步实现城镇带动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城乡一体化目标,缩小了城乡差距,镇域经济逐步驶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人文简介】
    镇区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旅游和研究价值。建筑类有古佛寺,寺内刊刻有中国楹联学会社长马萧萧、书法名家王尊华的题;北面有清光绪年间状元赵以炯手书的毛氏墓志;西面观音寺内有多座清道光年同书法精湛的古墓碑;南面普陀寺内刊刻的五柱连环对联被选进《诗词曲律及写作技巧》一书,引为范例;街道两旁还保留着完好的建于清朝时期的风火墙等等,装点了一方热土、点缀着百里风光。镇区南北两冀的绿色林带与中部观音寺、黑神庙、万寿官、大窝凼等处的参天古木相映衬,再加上横跨花滩水系的二十多座石拱桥以及随山曲绕的
50公里花滩水库主干渠,灌溉着6000多亩良田,把沙土变成了武陵桃源,黔地江南。
 1992
2007年间,沙土地区涌现出一批艺术骄子和经济能人。有刘志开的《山里人诗文选》、吴亚忠的《吴牛吟月》、张定才的《竹云诗联墨迹》(书法集)、萧锡义的作品《三柱楹联》、《风水审美杂题》;付宗惠的作品《回忆录》;杜全能的作品《我这50年》、何开富德作品《山子留音》等。还有未成书的零散诗稿甚多,如刘廷玉、秦泽勇等有名作者不少。经济能人有钬淋牧业公司曾志伟、坤凝牧业公司吴坤凝、民族苦丁茶场杨发仙、兴黔建材厂曾尤均、四季香植物油厂徐志福、沙土煤矸石砖厂苟明华以及聚福隆超市、柏林酒店等个体企业负责人。
       [
发展规划]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以抓三业、五提高、良性循环奔小康为主线;积极发展两翼: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推进家业产业化进程为两翼:加快两化进程:立足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搞好三线建设:三线即建好绿色生态线(王家坪——合页)抓好四点——立足林业重点,着力种植试点,注重畜牧起点破旅游难点,凭借花滩供水线(水沟——天星),建四区——粮油生产区、水产试验区、蔬菜示范区、养殖密集区。围绕柳沙公路(中心——大路)搞四化——工业特色化、运输集团化、商品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立足四方效益:工业产值以25%的速度递增,矿产品煤突破70万吨、硅2.5万吨,开发区以城镇开发、旅游开发主有实质性进展,第三产业比例突破40%,促进镇域经济腾飞。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乡镇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安徽特色小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