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9岁老翁胆结石腹痛 ,医生不开刀帮他取出多个结石

2020年07月28日

 栏目: 作者:张华、黄月星、英嵩崧、林泳



  

  近日,89岁的廖老伯(化名)突然出现腹部疼痛难忍,发烧39.7℃,家人赶紧送他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家人说廖老伯几个月之前也出现类似症状,保守治疗就没事了。这次再次发作入院,急诊B超检查发现其患有“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

  微创手术,不开刀取出结石

  廖老伯年事已高,心肺功能较差,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外科手术实在风险太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会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立即为其行急诊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在周永健主任带领下,消化内科ERCP团队经过30分钟的内镜下微创手术,顺利取出多个结石及大量泥沙样结石,当晚廖老伯腹痛缓解,发热消退,第二日便可下床活动。

  通过微创手术治疗,不用开刀就能取出结石。相比外科手术,ERCP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及家属表示非常感谢,想不到胆结石竟能在内镜下轻松取出,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及疼痛。

  三餐不规律,易患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临床调查研究,在我国的人群发病率约为4%-11%。

  形成胆总管结石的主要原因是遗传性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淤积以及胆道系统的感染。如案例中廖伯这样的情况,因老人家年龄比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了胆汁淤积引发的胆总管结石。

  医生也提醒,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增加其发病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英嵩崧医生解释,“一般来讲,食物是刺激胆囊收缩的主要动力,正常人在进餐后胆囊收缩,胆汁排出,胆囊中仅残存少量胆汁,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也会下降,胆固醇不易析出,结石也不容易形成。但像一些经常不吃早餐,或者是饿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的人群,胆汁浓度增加,日积月累,会导致胆固醇沉积结晶,形成结石。胆结石长在胆囊里叫胆囊结石,在胆管里叫胆管结石。”

  此外,经常吃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的人群也容易发病;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如果雌激素波动比较大,缺乏运动,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等食物,也会增加得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

  胆胰管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为ERCP

  胆总管结石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绞痛和放散性背痛,寒战、高热和随后发生的黄疸三大症状;患者表现为高热,会导致肝细胞损害和胆汁淤滞等一系列中毒性症状,如未及时就诊,或就诊时间较晚,感染会进一步加剧,出现全身毒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症状,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英嵩崧医生介绍:“与传统的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取石术相比,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创伤小、风险小、操作方便、安全,病人可重复接受治疗,不受多次手术腹腔粘连的影响。据记者了解,目前ERCP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聂玉强副院长、周永健主任引领下,在华南地区较早就开展了ERCP手术,特别是急诊ERCP手术,第一时间挽救了不少患者。

  Tips

   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规律地进食,按时吃早餐,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的、煎炸的、烧烤食物。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不能长期不吃早餐。

  2.保持适当的运动。可适当锻炼身体,促进胆汁的排泄。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胆管反复炎症跟寄生虫有很大的关系,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远离寄生虫感染的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有胆管结石应及时治疗
怎样才能排出胆结石?
【健康大讲堂】不开刀取出胆总管结石!ERCP技术了解一下
【热点】首儿所首次开展ERCP技术,为13岁儿童取出20颗胆结石
患了胆结石,自己却没感觉,要手术“切胆”吗?
ERCP取石与腹腔镜胆管取石哪个好?——钟崇科普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