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方讲伤寒》——承气汤类方五

今天我们先讲三物白散。

三物白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原文有错简,这个是公认的。在《医宗金鉴》、《伤寒来苏集》都曾提到过,另据考《金匮》、《千金翼方》均无“陷胸汤”、“亦可服”六字。

 

故修正为:寒实似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

 

这一条历来争议比较大,众说纷纭,乱的不能再乱了,今天我们来讲一下。这个结胸证,我们在之前的课里都说了,它是热邪,属阳明的,这又来个“寒实结胸”。其实,只要是叫结胸的,病机必须是热。

 

这条说的是,寒邪闭阻上焦,造成的症状,与“结胸”症状相似,但绝不是真正的“结胸证”。就像“中风证”与“类中风证”一样,不是一个病机。因此只能叫做“寒实似结胸”。或者寒实状类结胸,寒实如结胸。这点,一定要鉴别清楚。

再说一遍加强印象,他的病机是寒实,出现的症状类似结胸证,所以修正它“寒实状似结胸”。所以,我们再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辨治准确,不要看像是结胸就用陷胸汤陷胸丸,凡大医治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嘛。

 

首先要辨清它的阴阳寒热,这也是我们的辨治思路。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也可以使用本方,急下治标。

 

一是寒热并存的厥阴之上寒下热,上寒结聚的。二是热深厥深,所谓的真热假寒的。这都属于特殊情况。要记得临床上对于这个真热假寒的证,急则治其标。

《金匮》里的三物备急丸和本方配伍法度类似,其“备急”二字就是这个意思,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看看咱们书里系病的治疗原则那一部分。

我们来看药证配伍。


君药 巴豆 辛温

《神农》: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注邪物。

 

巴豆辛温峻下,长于攻痰逐水,泄下寒积,药力很大,故为君药。巴豆虽温,但攻下时热随津液而下,故也可以治疗真热假寒。

 

臣药 桔梗  微辛甘苦 温     
《神农》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别录》利五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蛊毒。

 

使药 贝母 苦寒
《神农》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

经方的贝母,用的都是土贝母。贝母苦寒,反制君臣,沟通阴阳,化痰开结。

 

因本方药性峻猛,所以用米汤和服,保护胃气,又兼制巴豆毒性。巴豆不仅有泄下的作用,还可以催吐。病在膈上,服药则实邪上越而吐,在膈下则下泄而利。

 

另外巴豆冷则性缓,热则性速。若要加强泻下力度,可进热粥,下利太过,则服冷粥。临床上常治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痈、喉痹等。需辨症。另有痫病狂乱或胃痛腹水也可加减使用,但需辩证准确。接下来看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熟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者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瓜蒂散,涌吐剂的代表方。一般治痰涎涌吐、误食毒物、早期精神分裂等病比较多。我们先来解释条文。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桂枝证,太阳中风嘛,就是说这个病人像有太阳中风证一样。他会有发热汗出恶风的,但是头不痛,项不强,只是寸脉有点儿浮。只是寸脉浮,不是六脉皆浮,那就只是上焦有阻碍,就不是中风,只是“如太阳中风”。 

 

“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胸中痞硬阻塞了上焦,不是心下而是胸中。胸中有心肺,主营卫周流,它被阻塞了,那就营卫失调,形成类似桂枝汤证了。胸中憋的难受,呼吸都往上顶,还不是结胸,结胸是热,这条说的是有寒。

这个寒啊,指的是寒痰挟饮郁阻胸中,比如心包积液、肺水肿这些,有了痰淤,而且还是急症等不得温散,就要吐出去。看下一条。

 

355.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需吐之,宜瓜蒂散。

 

这条在厥阴提纲里,又很像结胸,但没有心下硬痛。这个寒热错杂都可以归到厥阴中。寒饮上逆,上焦阳气未衰,这水热就互结于心下了,造成心烦。水热上冲影响心肺营卫交接,就要手足逆冷,也就是厥逆。

 

脉乍紧,是因为寒饮盛,往上冲击阳气。而且它还得是一个促脉,尺虚寸实的一个脉象才能确定为是病在上焦。这条所表现的营卫气血不通在于寒热错杂于上焦,就要用吐法解决水热互结上逆。

 

来看一下配伍。


君药:瓜蒂 苦寒
《神农》:主大水身面四肝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瓜蒂性极苦,涌吐力强。

臣药:赤小豆 凉酸苦
《神农》: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

取其酸苦涌泻之功。

 

使药:豆豉 温辛微咸酸甘滋
《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冷痛。

轻清宣泄,載药上行,有助涌吐,更反制君臣沟通阴阳。

 

这个瓜蒂散在对治上焦中焦的实证含热的病邪效果很好,虽然用的时候不多,但也能遇到。一般初期的癫痫、精神病伴有喉中痰鸣的效果很好。但是精神分裂大约一星期以上就难治了,基本不抱希望。服药后不吐的,可稍稍加量或以手探之催吐。此方以吐为度,吐则止服免伤正气。

 

因其力猛,凡一派虚寒,水盛津亏、阳气极度衰弱、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有出血倾向者慎服或禁服。

今天就到这吧,我们争取下节课把承气汤类方讲完。谢谢大家。

 


主讲老师简介:

 

刘云舟,刘志杰老师之子,幼承庭训,家学渊源,继承父志,跟诊熏陶。即将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协助刘志杰老师编辑整理《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第二版),为该书副主编。现为中华汉传中医促进会办公室成员,北京汉传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高级讲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陷胸汤证
【临床病案】结胸、胸痹、痞病,你都搞懂了吗?
经方:三物小白散(寒实结胸,实在上焦)
伤寒论经方
经方辨治疾病医案三则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