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藏“玄机”的“玉璇玑”

前几天有位藏友拿来一件自己新淘到的古玉,邀我共同欣赏,他对这枚和田玉小件赞不绝口,并坚称是战汉时期的玉璇玑,至于言及其由来与用途,却又语焉不详。

像他这种对玉热情充沛,谈到其源流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在这个圈子里十分普遍,今天咱们就以这个古玩行业中惯用的“璇玑”之名,来剥开几层“人云亦云”的认知误区。

之所以今人多称这种异形玉璧为璇玑,主要是由晚清时期吴大澂《古玉图考》开始的。他在该图谱边注释道:“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是玉外郭有机牙三节,每节有小机括六,若可铃物,使之运转者,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今失其传,不知何所施。”

翻译过来,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吴氏收藏到的这种形如齿轮的玉器,猜测它是古代天文仪器上用于运转的机械构件。而吴先生之所以有此一说,所依据的不过是《尚书》中,“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这几个字而已。

在此,参玉首先要承认是吴先生的大作开启了近代玉器科学化的先河,在日常的生活中,每每有人要我推荐一本这个领域的入门读物时,参玉也总是脱口而出:《古玉图考》。而这本书虽有诸多的积极意义,但终逃不过时代与认知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谬误。

例如璇玑这个名字,仅是凭典籍上的几个字就对号入座地将一种玉器形制硬按上去,就十分不妥。其一,《尚书》中的古文本身就晦涩难懂,又存在着大量的后世篡改伪托之作,争议性极大。

例如上述这句话,假使您通读原文就不难发现,它是在讲述舜执掌国家之初,将天文历法与音律度量衡等人事相结合,并统一政令的一系列行为。

比如称杆上“十三两”对应的13颗星,分别为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这里面就包括前述的“天玑、天璇、玉衡”。不过这个话题太庞大了,在此就不展开详述啦!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古时期用于观察天文的仪器上究竟有没有一种叫做“璇玑”的零件犹未可知,如此就将一个异形玉璧对应上去,未免有些太草率了吧?

而由近现代的考古发掘中我们知道,这种玉璧最早出现于大汶口文化,后盛行于龙山文化,在这两个新石器文化时期,您要和我讨论什么用于天文观测的大型仪器,这是否有些太异想天开了呢?

而且以同时期出土的玉器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推导出,所谓“璇玑”上的齿,应该与玉鉞、玉璋上的齿有相似的用途,早期可能是为了便于绑缚固定,后期则演变成了装饰纹样。

所以我们称之为“牙壁”、“有齿玉璧”或者“带扉棱玉璧”似乎更为恰当一些,更何况边缘带有相似结构的玉器还有太多,您总不能把它们都当成齿轮,组装到一台机械当中去吧?

只是这一个名词,我们就要结合经学与考古,还要推翻前人的定论,如其不然,就很可能带着错误的认知,在一块玉璧上去寻找齿轮运转留下的痕迹,并以此去鉴定其真伪,那样闹出来的笑话又怎么收场啊?因此,参玉才建议大家,在玉器收藏中谨言慎行,当它是一门宏大的学问,从点滴细节中作起。

既想拥美玉入怀,又得其中三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至节气略谈「龙山文化玉璇玑」
玉璇玑和有领玉璧的奥秘
《太始天元册》暨《璇玑玉衡》(世界最古天文图之一)
第37讲:龙山文化典型器——玉璇玑
甲骨文新释读56——天文之雄1璇玑玉衡
千古之谜之“璇玑玉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