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雅收敛之美-宋代文房器物欣赏

      文房用具在中国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经过历朝大儒推崇,文房用具的品类逐渐增多,出现了笔筒、笔架、笔洗、镇尺等;制作工艺也愈加精良,文人工匠以名贵材质、奇巧造型、绝妙构思制作文房用具,为今人留下了一笔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房”一词在南北朝时期(420-589)的文献已然出现,但似指称家典掌文翰之地,唐代(618-907)则演绎为文人书房,五代末、北宋初的苏易简(957-995)辑《文房四谱》,书前徐铉(916-991)的序中说他“退食之室图书在焉,笔砚纸墨,余无长物,以为此四者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阙者也!”此处“退食之室”乃文人致仕后常处之所,此室“图书在焉”故应为其书房其中不可须臾或缺之物为「“笔砚纸墨”四者,后世或因此有“文房四宝”之誉隋唐五代时期随着高坐具的出现,几案开始出现变化,一类是将几案搬在床榻上,在床榻上伏案振笔;但是隋唐五代时期似乎未曾发展出「桌」字北宋中期米芾(1051-1107)在其《书史》中记载薛绍彭论及“笔砚间物”,有砚滴,镇纸,笔格与墨。北宋末,蔡京曾为词人王安中(字履道,1075-1134)准备应试文具一套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糊匣剪刀压尺、砚滴」。宣和七年(1125),宋徽宗曾以“常御笔研等十三事”赏赐臣下在笔墨砚外还有(光漆螺钿)琴匣笔格(涂金天禄)镇纸(涂金虾蟆)研滴、(涂金)糊奁(象牙)镇尺、“荐研紫柏床”,显示出“承平文物之盛”。

        宋代文人世宦之墓里常见有文具随葬,此种葬俗自至道三年宋太宗丧礼时已经有了,墓中「太宗玩好弓剑笔砚琴棋之属」都伴同随葬,而宋代文具随葬,应也是同样殡葬态度的呈现。

        就砚而言,最常见的是形式相似的玉堂式砚,长方抄手、三面侧壁直立为尚。就砚史言,米芾所谈北宋细腰阔裙裾的样式,已很罕见;江苏张同之墓中的砚式,裙裾微开,可归为朴实的风字砚,故宫藏品亦有类似者;展出的张栻砚,两侧壁略如梯形,应仍是风字砚的遗风;而一般墓葬所出多仅长方矮壁抄手式,如贾披墓的墓志砚直取日用砚刻志随葬,故,套幸器隹香知此为最普及的样式,诸暨桃花岭武氏墓的端砚,则相对显得长方侧壁高而耸立,是传世所称「宋砚」常见的形高体厚的形式。

          南宋帝王常以文具赏赐御前书诏的文臣,周必大《玉堂杂记》便自述绍兴间御前获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滴之属,几二百两”,乾道问有牙尺蠲纸,漆盒,小歙砚,墨笔,玉格的赏赐。如此多种功能与形式的文具共聚一案,显然为当时文房几案常有的摆设方式。

         南宋林洪《文房图赞》,便将文房视为多项用具共同演释的场所,笔山主砚滴主水盛主镇尺等等,虽非南宋创发的功能,而该书中所载笔山主镇尺的形式,都可与出土物相印证,可知文房场域中有一文人自豪“吾辈自有乐地”的赏玩观。

         虽然宋代书案上除了文房四宝之外的文具不仅于笔格、笔架、镇纸、压尺、砚滴、主砚瓶、等,可依个人需求有所增益,但是如明晚期以来常见的墨床臂搁等,宋代似未发展。虽然杭州北大桥南宋墓出土的漆笔格上方凹孔呈长方形者,今人推测用以放墨,亦不可认为宋代文具已有墨床之制。而且,湖北宣化辽墓壁画上,墨常置于砚面传刘松年所绘《撵茶图》中的墨也斜置于风字砚旁,皆可辅证墨床之外,臂搁也作秘阁,原为两晋南朝宋至隋唐的内廷藏书处所,宋代除崇文院,尚设秘阁收藏善本与书画,也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并无将秘阁称为文具之一。关于文具之一的臂搁,明晚期高濂对其描述堪称详尽,他说秘阁,有以长样古玉璏为之者多,而雕花紫檀者亦常有之。近有以玉为秘阁上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为之者亦佳,而倭人黑漆秘阁如圭,元首方正,阔二寸余,肚稍虚起,恐惹字墨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此为秘阁上品。,依其描述,或利用古玉璏改制,或以玉竹木雕琢纹饰而成,或是东瀛莳绘漆艺制品并未言有明代以前制者

         本文中所列宋代文房器具:有天然石形为砚,又以黑色石材雕为笔山主水盛主书镇,厚实深沈的石理与浮雕圆浑的工巧,可称为南宋文具雕工的代表;也其独角犀牛式的书镇,

与清宫旧藏犀牛砚滴,有着相似想像的动物形体和下颚上扬的孤高神态,当时人以动植物为形的风气。

石雕犀牛镇纸

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1年

诸暨留云路董康嗣墓出土

浙江诸暨市博物馆藏

纵9.2横3.1高5.0cm

两件石雕异兽,作伏卧状·身躯如牛而丰肥,头顶仅一尖角向后倾斜,而角尖上扬。昂首,鼻尖上翘,口紧闭,下颌向前仰起;双目大而圆睁,双耳耸立·躯体浑圆壮实,四足屈卧,蹄足,尾巴弯搭在后腿上·石材黝黑细腻,雕琢圆润·此种黑色致密具光泽的石材,与同墓的水盛笔山用材相同,应书案上成组的文具,书镇之用,延续汉代席镇造型的传统·浙江新昌淳熙元年1174卢墓葬中,也有一对动物型卧坐对望状的纸镇,亦以黑色石材雕成。此种独角闲卧的牛,应是南宋人所谓的「犀牛」。(参见图版1I-91说明)宋代纹饰中常有「犀牛望月」的图样,亦作独角牛卧地仰天的形象。

石雕龟钮水盛

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1年

诸暨留云路董康嗣墓出土

浙江诸暨市博物馆藏

高4.0口径7×10.5cm

黑色石材雕刻成,如不规则的磊石堆砌,中圆形盆状,直口矮身,带同材质的龟钮石盖,盖面平板,盖钮则浮雕龟形,四足匍匐,龟背隆起,细刻回纹状几何线条;龟仰首作顾盼状·盖的一端镂一小孔·石质黝黑具光泽。宋代《三礼图》系列中的簠簋等礼器,常在容器上具龟钮器盖;本器作丛石堆垒的闲雅造型,盖端小孔,有以作出水用,亦可能原有小杓以取水入砚,当属文房用器

石雕笔架

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1年

诸暨留云路董康嗣墓出土

浙江诸暨市博物馆藏

纵26.8横2.9高5.9cm

黑色石材,雕刻错落的山峦三十二座,由低而高,连峰起伏·中段的峰峦冲天尖耸,边绿逐山落下,随势连绵起伏,山峰高挺而缓坡迤逦,坡线分出前后层次,错落排列,一山接着一山,有崇山峻岭主层峦迭嶂之姿,充满韵律之美·连绵回荡,山与山间凹下的低谷,正可以放置毛笔,设计自然而巧妙·石质黝黑细腻,光泽明莹,可称此类山形笔架难得的佳作山形笔架,一称笔山笔格,是书写时搁笔的文具。一般多作三山、五山状,而浙江兰溪宋墓主江西临川庆元四年朱济南墓(1198)所出铜笔架,亦作群峰涌立的形式。

水晶笔架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

衢州市史绳祖墓出土

浙江衢州市博物馆藏

高6长12宽2.1cm

透明水晶,雕作五峰山形,中央主峰最高,侧峰对称地向左右递减·布局规整呆板·南宋时颇流行水晶雕刻的各类小饰品,相似的水晶笔山也见于浙江诸暨陶朱山桃花岭纪年墓,以及海宁智标塔中。

铜异兽砚滴

宋代至元代,西元十二世纪~十四世纪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全高7.8 纵长17.9 横长8.8

似牛兽形,腹广硕,长尾,額部中央有单角,颔下有一绺须,双眉如卷云,小眼主阔鼻主宽长紧闭的口部中央有一细孔;四足细瘦各具三蹄趾。身上光素,仅在两侧有焰状飘带浮起,以示其具灵性的动物郭璞(276~324)《尔雅注》:「犀,形似水牛,猪头大腹卑脚,脚有三蹄」则此异兽当古人所谓犀牛。秦汉以后中原无犀象,对犀的形象多凭臆测,虽然朝服衣饰仍有犀带的品级,当已是海外进口的材质了。此件犀牛形异兽的腹部中空可容水,带圆首管状的滴柱。《洞天清禄集》言,砚滴有蛙形犀牛、天禄等,此件应即文房是用的犀牛砚滴。此种强调眉眼表情且下颚上扬的异兽,也见于四川篴宁金鱼村窖藏的三足兽形水盂,该兽三足,三岔足趾也与本件砚滴的足趾岔开表现相似。

端石长方砚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

1973武夷山市狮子崖贾披墓

福建博物院藏

长19.3宽12.4高3.7cm

端石砚,作长方抄手式,下端无堵,三面勒棱,以刊琢出宽广平整的砚面,和前端锐下而窄的一字砚池·两壁较浅,是南宋砚的典型造形。砚背刻铭,横额鵀篆书:「贾藏之墓」,其下楷体刻文:「君讳披,字藏之,河北武安人,号神钲、潜夫。以右承直郎福州观察推官绍兴辛未秋九月庚申寿五十三终官舍。多十二月壬申葬崇安永隆院之东·坐壬面丙水,行巽趍丁西南六十步轧巽向者,父左中大夫讳若思,母令人王氏之墓;东北四十步壬丙向者,兄右宣义郞讳损之墓也嫡子宜老先卒·庶怀祖主念祖主德祖皆幼,之后而主其丧者,君兄之次子述祖也葬速不及铭,其侄逸祖志于砚。」两侧足底刻:「娶河阳陈氏献之之女主济源张氏口之女、再娶口东」「黄氏静之女。女三人,□□口卒,妹□福福在室」因此实际上是一件充作墓志铭的砚,砚墓主生前所用,卒于福州任上,归葬崇安家族墓地。其侄主其葬事,仓促间以砚刻铭记鵀墓志·故此砚应墓主所用或当时最常见的砚式。

张栻写经澄泥砚

南宋,公元12-13世纪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长12.6宽9厚2.5cm

砚作梯形,两侧壁斜出,下端无堵,砚背斜下,属风字砚式。风字砚以形如「风」字为名,北宋盛行,有瘦腰宽裙裾的夸张形式者;南宋则保守,此件当属典型式样·砚为澄泥制,色淡而黄,质轻细润,砚堂宽,向前斜下至前端为墨池。砚壁右侧镌隶书「南轩老人写经砚」,砚背镌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御诗乙首·按张栻,南宋初年名臣张浚子,以荫入官仕,终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知观,学者称南轩先生,此砚乃先生著述时所用。

「碧玉子」铭石砚

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1年

诸暨留云路董康嗣墓出土

浙江诸暨市博物馆藏

径22.4厚3.5cm

大块石砚,略如圆型而不规则,两面平磨,周侧不雕而保留斧凿痕。石色青黑,表面满布乳白氤氲的纹理,中央色淡周缘渐深,青紫夹杂,纹理变化无穷,而石质细腻,似鵀端溪石材;砚面不开墨堂与墨池,应亦是欣赏其石理的趣味。砚面的一侧阴刻「碧玉子」三隶书字。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元以来的黑石类文房
红木雅韵之文房四宝
“国家宝藏”绍兴版:扒一扒绍兴博物馆里的“宝藏”
古代文人雅士的文房四宝,如今价格飙升|文房器出手收购
宋墓出土文房器用与两宋士风(一)出土器物之大略
文房里的文具雅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