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到底是什么意思?来自第四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的新信息

今天,我作为大会的主讲嘉宾和国际积极心理学会中国理事的身份参加了在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的重头戏是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Martin E.P. Seligman)和哈佛幸福课的主讲老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博士两人的主题报告。


主持人介绍嘉 宾

主持人詹姆斯·鲍威斯基(James Pawelski)在介绍中说: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是一位著述颇丰的著名心理学家,出版和发表了200多篇心理学研究报告,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还是第一个把积极心理学作为学术概念在心理学界进行推广的学者。塞利格曼教授同时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在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生活中,所以,研究积极心理学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也是一个人生的修行和进程。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博士的报告

马丁·塞利格曼开场时首先强调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突破和发现;接着他在会上首次公开和大家分享两个革命性的发现。这将可能从根本上引发或改变积极心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从“习得性无助”到“希望电路”


首先,他和斯蒂芬·梅尔教授(Stephen Maier)发现,人脑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希望电路(Hope Circuit)”。


大家都知道50年前的“习得性无助”研究,他和斯蒂芬·梅尔教授当时就发现,即使像老鼠这样的生物,在它们不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时(比如“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逃避电击”时),这些老鼠就会岀现一种无所事事、无助等死的行为状态。


塞利格曼承认,以前的理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白鼠(或者人类)是通过“回忆过去”来“习得”无助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受自己过去的影响,过去的不乐观(无助)会让人不幸福。而最新的脑神经科学中有关“幸福和痛苦来源”的发现,使得我们必须重新解读习得性无助。新的研究发现,大脑实际上存在一种负责传递被动和消极信息的神经元——DRN,这种神经元释放的化学成分会让人显得被动无助。实验中白鼠大脑的DRN是被激活还是抑制,实际上决定了个体的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而我们人类的大脑实际上是通过判断未来是不是有希望、将来是不是可控、可不可以被自己变得更好,来决定是激活还是抑制DRN。换句话说,老鼠(和人类)实际上不是向后看(总结历史),而是通过向前看(预测未来是不是有希望)来决定幸福感的。也是就是说,我们大脑中存在着“希望电路”,正是这个希望电路的开关,决定了我们幸福与否。


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塞利格曼认为,“减轻人类的痛苦”不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做的恰恰是“给人积极的希望”。换句话说,临床心理学这么多年的实践,正因为着重点在于减轻痛苦,实际上效果并不好;而提升人们的希望和控制感可能是更好的、减轻痛苦的方法!


今天是塞利格曼教授第一次公开披露这个惊人发现,而之后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新的活力。我的理解是,传统的安慰、康复、保护、减轻心理痛苦的工作思路可能就是临床心理学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进步的重要原因;而积极心理学的工作思路可能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时更加有效果、更加有意义、更加有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先前的研究和实践的着重点搞错了!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之一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出这样的观点,绝对是创造性、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积极心理学也应该成为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从“积极心理学研究”到大数据“幸福云”


根据塞利格曼教授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研究第二个很重要的、革命性的变化,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把这叫做“幸福云”——即大数据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中文在内的大数据将为积极心理学家理解幸福五要素(PERMA 做出贡献——这种以现代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为方法的研究路径,能够及时追踪每个人的幸福状态的变迁。


特别有意思的是:大数据研究发现,那些更多谈到“我们、我们大家”的人的幸福感,比更多只谈到“我、我自己、我个人”的人的幸福感要高非常多。这说明利他的人、为别人服务的人容易感到幸福(这是在美国大数据做出的结果,在中国和其他文化也有同样的倾向)。


大数据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还发现,我们的时间观念——朝向未来的时间观念有助于提高幸福感和快乐感。“怀念过去”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积极,而思考未来、憧憬未来会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塞利格曼最后指出,如果我们希望积极心理学成为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学科,就需要越来越多这样严谨的、系统的、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在演讲中,从动物研究谈到大数据的研究;从过去50年前的习得性无助,到未来50年之后的幸福云——这样的空间和时间跨度,塞利格曼说起来仍然游刃有余,把握有度,展示了一个大师的风采和一位科学家对学术的不断探索,终身研习。



哈佛幸福课教师沙哈尔博士的报告

作为开幕式上第二个发言嘉宾的泰勒·本·沙哈尔,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也是世界很多组织的咨询师和畅销书作者。他的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沙哈尔演讲的主题是谈“如何从最杰出和有生命的地方发现持续改变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实现变化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改变我们的环境;第二种是改变我们的基因;第三种是改变我们的选择。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是选择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行为和心理的状态。


改变选择,激发可持续性变化


我们很难改变我们的基因,也可能难以改变我们的环境,但仍然可以改变我们的选择。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去做?什么样的状态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追求我们应该具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由选择所决定的。



沙哈尔认为,传统心理学有关变化的研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有一种说法叫“蜜月现象”,也就是刚开始效果挺好,但很难产生持续性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希望产生具有可持续性的变化。



那么如何产生具有可持续性变化的效果呢?沙哈尔认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是要研究优秀人才、卓越人才、积极人才和幸福人才。传统心理学喜欢讲平均数,研究很多人;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要研究运动速度的话,我们不光要计算所有人的奔跑速度,尤其要去计算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奔跑速度。积极心理学就是要研究积极人的心理,而不只是关注所有人的平均表现。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看出变化的方向。沙哈尔认为,按照传统心理学的统计方法,强调平均数的研究,可能限制了我们对人类前进方向的探求。在健康方面,如果我们只是研究平均数,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研究平均数,我们不可能找到让这些人更加健康的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也是研究人类优秀一面,不是研究每个人一般情况下的自我认识。沙哈尔说,要去寻找那些最杰出、最幸福、最有成就的人,以及普通人最巅峰的时刻,从而发现其中的秘密。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不仅仅需要研究病态、常态(或者普通人、平均值)下的人,而且也需要研究最杰出的非常人的心理。



让杰出和超常的秘密大众化


有人就会问,难道积极心理学提倡精英主义吗?难道我们不再需要民主和大众吗?


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做的,恰恰是把我们研究和实践最杰出人的卓越成果呈现给大众,我们在做杰出和超常的大众化,让每个人都享有杰出的秘密,这才是真正的大众化。



最后,沙哈尔总结说:我们如何对自我、组织和社会带来可持续性的变化,一个好的方法就是研究我们自己、我们组织、我们社会中间最好的部分,最成功改变的“鲜活的少量增长”,如同“豌豆尖”(也就是豌豆叶子上最鲜活,生长最好的部分)。把豌豆尖的秘诀发现,然后应用于所有人,就可以更快的改变自己、家庭、组织,乃至社会。这就是真正的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精神。



这两个大会的发言都讲得非常好,都是从全新的角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看法,既有严谨的科学研究,也有大胆的价值判断,更是有意义的方向总结。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特性?它不是“快乐”的同义词,也不是“幸福”的等价物,更不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它是我们的选择、变化、超越、憧憬、升华……是所有让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和意义的行动!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公众账号:彭凯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当下找个快乐的理由,然后享受它
习得性无助
干货丨最全的积极心理学书单
如何拴住一头大象 | 康老师幸福课 1
做过这些著名心理学实验的,都“不是人”!
塞利格曼:心理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