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导图有多少思维含量?

近年来,思维导图得到了一些老师和学生青睐,被经常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可以将纷乱复杂的知识网络化、条理化、层次化、系统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从而理清头绪,清晰思路,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让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也能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所谓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框架,更像一个思路导图,其本身的思维含量非常有限。思维导图的教学应该还停留在知识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层次,远未达到培养思维的层次。

例如,审辩式思维(旧译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 21 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之一,也是 21 世纪最令人期待的教育成果。对于审辩式思维,“维基百科”解释为,“审辩式思维是一种判断命题是否为真或部分为真的方式,审辩式思维是学习、掌握和使用特定技能的过程。审辩式思维是一种通过理性达到合理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基于原则、实践和常识之上的热情和创造。”审辩式思维与我国四书之一的《中庸》强调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相通之处。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进行思考,会根据自己学识、情感、经验和理性作出独立的判断,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

显然,对于学生的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思维导图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如果在教学中止于思维导图,那就难以突破知识教学的层次,显然不能完成培养学生思维的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教学与思维导图的邂逅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概念图,这两本书中怎么说……
思维导图
教学的四个境界
DJP对于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所产生的积极性影响类似吗?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