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情境导读”初探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句话指出了朗读教学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的读,忽视了“感情”的激发和培养,他们试图通过摹仿读法和提示感情基调的办法来达到指导朗读的目的。这样的指导虽然可能取得一些表面的效果,但由于多数学生未能真正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抽象的文字未能活化为清晰逼真,鲜灵活泼的艺术形象,难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感觉语言的感染力,难以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感情,因而未能真正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因此,“创设情境”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情境导读”作了一些探索,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情境导读”的方法,一般安排三个教学环节。

  1.赏析课题,初步感知材料
  课题,往往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或揭示课文的中心,有着较深的意思,教学时若能主课题,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全文的脉络。
  《林海》一文揭题时,我紧紧抓住“林海”的“林”,提问:海有什么特点?学生脑海中再现出大海浩瀚无边,为感知“林海”作了铺垫,随即投入“林海”幻灯片,问:“林海”是指什么?“林海”是怎样的?几个问题把“大海”和“林海”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加之“林海”投影图象的强烈刺激,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迫切期待“林海之貌”的学再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一文课题中的“终于”一词,将钱学森回国所受种种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紧抓这一词,把学生引入情境,问:“终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终于”一词,然后教师说:“是啊,钱学森回到祖国是很不容易的,历尽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和艰辛,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企盼和努力,才盼到的,现在就像孩子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真是百感交集,满怀激情地喊出了肺腑之言。”然后再次让学生读题。在这种语言情景的感染下,使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学生能把课题读响亮又富有感情。

  2.细读精练,获得情感体验
  课文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景时,总是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字里行间。因此,教师教学时用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起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入体会意境,激起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学生情绪,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恰当使用电教手段
  有声可视的内容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体味意境。教学《林海》一文,学生初步感知大兴安岭“岭”、“林”、“花”之美,结合课文内容,边学习,边细看投影图象,我交待清楚观察的要求,让学生审视“岭”之温柔,“林”之浩瀚,“花”之美丽,启发联想似人句“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杉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两句话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看图象,读比喻“看。‘海’边不是还有些的白浪花吗?,“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象海边上的浪花吗?”学生为这秀丽的山色所赞叹。可见,随着对对象观察欣赏的深入,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了“赞美、喜爱”的语气,对兴安岭的美的体验流溢于朗读之中,将感知知感情交融在一起,把自己的体验推向高潮,理解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2).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学习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动力。比如,在《白杨》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深入理解了爸爸借白杨特点表白建设者的心愿后,我以简短激昂的演讲和包括感情的朗读,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也跃跃欲试。于是,我说:“请同学们也有感情谈一谈。”顿时,学生们立刻投入到感情的朗读之中,从而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3).让学生充当文中的角色,把自己的体验通过朗读表演出来。
  教学时,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既摹拟原角色的语气,又摹拟他的腔调,既模拟他的神态,又摹拟他的动作,在学习《小珊迪》中小珊迪三次求“我”买火柴的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在那样的困境中,假如你是小珊迪,你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用文中的话试劝“我”买。学生很快变成了饥饿难忍的小珊迪,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由请求到乞求再到理解,促进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再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讲到邱少云爬在火堆里半个多钟头“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移情体验,学生很快地就领悟到英雄的壮举所反映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再读这部分课文时,一些学生黯然泪下,烈火中的邱少云的形象便再一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并深深地被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使学生在读中开展思维活动,品味语言文字。
  4).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获得情感体会
  教学中,应抓住关键词句加以推敲,如《月光曲》再贝多芬第二次弹琴之前这样写到:“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旁边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琴来”为什么“望了望”?联系贝多芬由屋外听琴到屋内弹琴的经过,体会他由同情到动情的感情变化,也许正是这“望一望”一刻,产生要把最美的音乐献给这对穷兄妹的激情,这样,抓住重点词语深挖其内涵,可让学生有感情的加以朗读,以达到情感体验之目的。

  3.精读品味,抒发情感
  阅读教学中,在抓住重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如《再见了,亲人》的最后一部分,把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真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先有感情地进行语言描绘,再配以战士们跟朝鲜人民分别画面和气笛声、火车启动声的录音,顿时,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感觉,激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就自然而然朗读起来声请并茂,极富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总之,“情境导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真正地做到有感情朗读。“情境导读”是适应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情对象,就难以进行抽象思维。“情境导读”,重视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调动了学生情感需要,朗读也就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朗读也就不在成为他们的负担。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3-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年级阅读总结 1400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阅读人人可为,但如何去读方能获益最大呢?记住参与性阅读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