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如何在听评课中成长
                                                            

【摘要】听课评课现在已经是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听评课对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虽然很多教师都积极去参与听评课,但是在教师听评课过程中却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现象。本文拟从听评课的意义,听课时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如何才能提高评课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课  评课  教师 成长

一、听评课的意义

作为青年教师,听课评课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听课评课作为现在教研中的重要一环,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新的教育理念渗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策略的拓展,都可以通过观摩案例来获得,而且评课的过程也是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式的过程。有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教育的同行们在评课过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教材内涵的研究、教学经验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让大家在听评课中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听评课对开阔教师视野,激励教师进取,提升教师水平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邀请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评课,不仅让教师的上课应变能力、驾驭课堂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在评课过程中大家针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磨,才能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也是听评课的受益者这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的全国好课展示,我选取的是《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课,开始自己做的教学设计中,有马云、李连杰等例子,我们同组的马双梅老师听了课后,给我提出了建议,她说:“你为何不使用一个例子贯穿到底呢?这样脉络更清晰。”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灵感,我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把马云的例子从开始贯穿到最后。后来,学校组织我校政治老师给我磨课,他们听完课后,在评课时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有的建议我导学案的题目不要和上课的题目重复,有的建议我最后不要用俗套的歌曲结尾,要创新,有的建议我要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情,有的看的很细,甚至连导学案上侧边的一个错别字都帮我指了出来,他们还给了我很多鼓励,告诉我,这是我校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的第一步,这让我开拓眼界,更加自信来展示我校的自然大课堂。在山东的授课得到了与会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这也使我成为听课评课的直接受益者。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对听课的阐述:是指领导对课堂教学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之一。但目前的听课活动不仅仅指领导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还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观摩。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进行相关教学研究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听课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更主要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改进自己的教学,就可以共同提高。那到底应该如何来听课呢?

二、听课——收获教学相长的硕果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听课者就应该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有关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等,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的政策形势、教学要求等,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等。从而提高听课的品位,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心的听课人课前要做足准备工作,一是平时要多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把握新的教育理念,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这样才能站在教育的前沿阵地去认真审视教学课堂,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二是针对要听的课的内容,应该事先把课本知识预习一下,看看课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我是授课者,我准备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怎样突出重难点,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立懵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二)课上听课要全面

教师听课要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要看,要记,还要思考。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的教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看教师是否深入挖掘教材,看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和引领的作用看教学设计中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看教学基本功的展示是否扎实,,看教师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创新点……

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看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调动,看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活跃,看学生参与度是否广泛,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良好等等。总而言之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有机结合。听课时还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三)课后反思要认真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听课记录进行整理和回顾,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问题进行反复琢磨,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分析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评课——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听课评课是相辅相成的,只听不评,就不能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收效甚微,更体会不到同行发自于内心的真实评价和感受不到站在授课人以外的视角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化、艺术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评课的关注点有很多,例如:

(一)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首要标准。所以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要看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要求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评---新课的导入

(1)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2)时间要短:一般不要超过2分钟。 (3)不能太简单,但本节课学完后果又能得到解决的:(4)学生有体验,又为本节内容的引入做好铺垫; (5)要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

(三)评——教学结构的安排

一堂好课,通常是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为讨论而讨论华而不实的教学内容,避免过于强调多媒体教学,教学形式太过花哨;避免合作学习浮于形式等。

(四)评---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中要出现探究活动,这个探究不能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基础,学生的参与度要广泛,并且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上新课时对新的概念的形成必须要有学生的亲身体验。

(五)评---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

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提的问题设计要合理,要有思维深度,指向性要明确;设问不能太难,要在学生思考后能答得出的。

(六)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看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如何,看教态是否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富有感染力;看语言表述是否 规范、流畅、有吸引力,是否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 看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条理性强,言简意赅,有艺术性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电脑是否娴熟。

除此以外,在评课中还应注意,可以选择一点或几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概括要点来进行点评,就是把一堂课最值得学习的几点概括出来,再结合有关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加以评价;还可以突出重点评,就是紧紧抓住课内的某一“闪光点”进行评深评透,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也可以抓住问题评,对好的方面只作简单的肯定,重点是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及原因一定要找准,要分析到位,令人心服口服。对于改进的具体意见,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为每个教师的个性不同,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做到:优点看的准,问题提的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合实际。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K.Ba6ackhh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是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三是是否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经常深入课堂,认真听课评课,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在探讨中不断成长,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让我们的教育之花常开不谢。

【参考文献】

【1】骆玲芳,崔允漷. 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郑丽娟,朱嘉颖. 通过改良同侪观课的模式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徐艳伟. “U-S”听评课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 2016.

【4】朱忠明. 遮蔽与澄明:中小学集体听评课的改进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16.

【5】陈齐荣. 师范生专业化听评课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

【6】郑东辉. 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付黎黎,Fu Lili. 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J].教育科学研究 2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改最大的误区——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教师上课制度
教学环节设计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131)“双减”背景下,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师这样就能上一堂好课
教师自我修炼之“教学反思”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