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谍影重重:间谍那点历史八卦

不久之前去看了《谍影重重5》,好看。紧凑的节奏加上手持摄影机的晃动,使全片给人紧张感。作为一个资深谍片迷,感觉《007》永远有揭露不完的阴谋,《谍中谍》永远有做不完的任务,《谍影重重》则永远是回忆不完的往事。

记得《孙子兵法》最后一篇,《用间篇》中讲到:“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其中的“生间”,按孙子所说“反报也”,也就是在获取敌方情报后能活着回来报告的间谍。因而“生间”更符合这些好莱坞电影中刻画的特工形象。

间谍,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挚,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这些都是间谍,且为“内间”。当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间谍组织当属明朝的东厂。

《旧约》中记述了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为了征服迦南(应许之地),派出12名间谍进行侦察的故事。古印度摩揭陀国的考底利耶在其著作《政事论》中记载了旎陀罗笈多(阿育王)在建立孔雀王朝期间使用刺客、间谍、秘密特工的情况。古埃及王朝发展出一整套获取情报的完整系统,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间谍的使用非常流行。13至14世纪,蒙古大军在征服欧亚大陆广大领土过程中十分倚重间谍的使用。而在日本战国时代,通常使用忍者从事情报收集活动。

美洲大陆的阿兹特克人则使用商人从事间谍和外交活动,他们甚至具有如今我们所说的“外交豁免权”。按照咱们老祖宗的说法则是“两国交锋,不斩来使”。

阿兹特克人发动战争前,这些商人会派出穿着当地服装,使用当地语言的间谍从事情报收集工作,与现代秘密间谍的使用极为相似。

现代西方间谍的始祖应当算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时期的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他雇用密探和线人来跟踪英格兰的天主教徒和阴谋叛乱者并且监视他们的信件。沃尔辛厄姆的两个手下,一个是托马斯·菲利普斯,专门从事密码破译;另一个亚瑟·乔治,可以拆封信件而不留下痕迹。这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棱镜计划”。

1582年5月,一封来自于西班牙驻英大使的信被拦截了下来,这封信是联络苏格兰的,密谋让苏格兰女王玛丽取代伊丽莎白。1583年4月沃尔辛厄姆派出间谍打入法国驻英大使馆,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间谍就是著名的“日心说”天文学家乔达诺·布鲁诺。之后沃尔辛厄姆获得情报,弗朗西斯·思罗克莫顿(沃尔辛厄姆老朋友尼古拉斯·思罗克莫顿的侄子)与法国驻英大使有秘密联络。1583年11月,在经过6个月的监视之后,沃尔辛厄姆将思罗克莫顿逮捕,并刑讯逼供。他供认西班牙大使门多萨密谋策划让苏格兰入侵英格兰并废除伊丽莎白。思罗克莫顿于1584年被处决,而门多萨则被驱逐出英格兰。

1585年3月,沃尔辛厄姆推动通过了女王个人安全法案,该法案针对所有觊觎王位者和阴谋暗杀女王者。之后,苏格兰玛丽一世便被沃尔辛厄姆监禁起来,并检查玛丽所有的来往信件,阻断她所有的秘密通信方式。为了诱捕苏格兰玛丽一世,沃尔辛厄姆故意留了一个破绽,他知道玛丽用啤酒桶秘密通信而故意不戳穿她,让玛丽以为她可以秘密地和外界通信。1586年,安东尼巴宾顿写信给玛丽,告诉她一个释放她并刺杀伊丽莎白的计划,玛丽回信同意这一计划。沃尔辛厄姆把巴宾顿和他的同党全部逮捕,同年9月,14人被处决。10月根据女王个人安全法案成立了一个36人组成的审判委员会专门审判苏格兰玛丽一世,该委员会成员包括沃尔辛厄姆。1587年2月8日,玛丽被斩首。

插一句,这个玛丽就是热播美剧《风中的女王》中玛丽的原型。现在演到第三季了,因为好久没看,不知道剧情进展到哪一步了。

在情报工作上,沃尔辛厄姆有广大的情报网络的,从众所周知的新闻到鲜为人知的秘闻,从欧洲大陆到地中海遍布沃尔辛厄姆的耳目。他所建立的情报网络远胜于他的所有前任,他的情报网路甚至渗透到了君士坦丁堡和阿尔及尔,在天主教流亡者中也安插耳目。

19世纪晚期,现代间谍手段和复杂的政府情报机构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主要归功于当时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两国为了争夺中亚特别是阿富汗,展开了激烈的战略竞争和对抗。英国为了应对俄国对印度的潜在威胁,建立了巨大的侦察、情报和反间谍体系。

最初,英国间谍在伪装成植物学家或建筑学家时,还显得非常不专业。后来,整个专业技术和体系慢慢成熟起来。在各个领域,配备现代情报设备,专门从事内部和海外渗透的专业情报机构逐渐发展起来。1844年,第一支专业的密码破译小组在印度组建,在破译俄国密码通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英国著名小说家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著名长篇小说《基姆》(Kim)中在描述这段时期时表示,间谍和情报对抗“从未停止,不分昼夜”。

早期的军事情报组织主要是驻外使馆中的武官处。随着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俄国先后与奥斯曼帝国、英、法、撒丁王国等作战)的爆发,专业军事情报机构逐渐壮大。例如奥匈帝国的Evidenzburean,建立于1850年,是历史上第一个永久的军事情报组织。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在当时的战争部(War Office)内设立了地形学和数据局(T&SD),成为英国军事情报部门的雏形。这个部门最早专门从事战略地图制作、敏感地点标绘和相关军事数据收集。1873年,该部门被改组为战争部的情报分支,任务是收集、整理所有可能与外国军队实力、组织机构等相关的信息,使英国随时掌握各国军事理论和科技的最新进展。

现在最为我们熟知的英国军事情报机构——007系列电影中的军情六处,就是从这里发展而来。

虽然我们现在仍然沿用“间谍”指代很多高技术情报手段,例如“间谍卫星”。但“间谍”早已不能涵盖情报的全部。如今的“间谍”,只能指代人工情报形式,像密码破译、航空或卫星影像判读,不论是否是公开的公共部门,都具有情报收集的性质。但这些并不等同于“间谍”。美国将“间谍”定义为,有目的地获取、传递、传输、联络或接收任何有损美国利益或使外国获益的国防信息的行为。

世界各国法律都规定从事间谍活动是非法行为,对间谍的打击也毫不手软。因此,间谍成为了真正的极端高危行业,而且有可能一辈子隐姓埋名。

就像《谍影重重5》中最后一幕,伯恩拿到了那颗代表父亲牺牲的五角星翻模勋章,除了一份份加密档案外,没有谁知道他们是谁,经历了什么。这让笔者想起了《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吴石将军。

还有更多为了国家奉献生命的勇士,为了国家的利益,隐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孙子早在《用间篇》中就这样说道:“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这是真正的无形战线,无名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之死
“无敌舰队”的覆灭(中)
英国最早的间谍:剑桥加海盗,绝密情报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亨利八世的两个硬核“私生女” : 血腥玛丽和童贞女王
密码中蕴含的秘密
为了情报工作,他俩重复结婚3次,没有养育孩子,还救了三国元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