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胡时代的那些汉人之谢安

谢安(公元320年-公元385年),字安石,号东山,陈郡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人,是北方的士族大家,其父谢裒追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江南,而逐渐提高了谢家的声望,经过谢家几代人经营,谢家终于成为和琅琊王家齐名的士族家族,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便是出此。


谢安不仅出身名门望族,而且很小的时候,他的才能便展现了出来,受到当朝多位重要人士的青睐,桓温的父亲桓彝曾看过小谢安,并说他长大后不会比当时东晋第一名士王承差,而琅琊王家的掌门人王导更是看好少年的谢安,屡次征召他入朝做官,但是都被谢安拒绝了。史书称谢安不想靠家族名望谋取仕途,实际上那时候越是隐居久的士族子弟,将来做的官就越大,这谢安也有以隐求进的嫌疑。


在上品无寒门的那个时代,谢安这样的人久不出仕也是不现实的,公元359年,谢安的弟弟谢万北伐失败,这件事使谢家在社会上的地位遭到了很大打击,为了挽救整个家族的声望,谢安出仕的愿望开始坚定起来,公元360年,谢安应邀前往桓温的军中担任司马,此时谢安虽已过不惑之年,桓温仍然以国士之礼对待他,并且以能和谢安这样的人交往而自豪,可见谢安隐居给他带来的名望有多大。

桓温北伐前燕,在枋头之战中失败后,不仅不收敛锋芒,反而变得更加嗜权如命,疯狂搜取权力,准备篡夺。谢安作为朝廷中的柱石,有力的抗衡了桓温的野心,使得桓温最后病死也没能完成篡位的一道程序-加九锡。桓温死后,谢安加封尚书仆射,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

谢安采用平衡政策,继续起用桓温的弟弟桓冲担任荆州刺史,负责长江中上游的军事事物,从而稳定了整个东晋的局势。东晋初年,承袭的江南原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地盘,所以江南人很少服从晋政府的领导,叛乱不断,晋朝司马皇权或是北方士族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应付南方不断的叛乱,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好在谢安都能有效的化戾气为祥和,平衡各方利益,使得东晋呈现了生机。

当然,最大的考验还是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此战才是成就谢安名声和历史地位的关键,而当时的紧张气氛可以想见。当时,东晋首都健康周围的长江下游地区,只有谢安弟弟谢万训练的八万北府兵,而苻坚带领的北方军队高达九十余万,是东晋的十倍还多,桓冲很担忧健康的安全,从荆州军中抽调了三千人送往首都,以加强健康的军力,结果被谢安给又还了回来,谢安说朝廷自有安排,让桓冲不要分心,守好荆州,实际上谢安也没有底,桓冲后来感慨的说,恐怕我们都得做秦人的俘虏了。

​​

不可否认,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主因是他自己内部各怀鬼胎,愿望失败,但北府兵的坚决抵抗也起了很大作用,让前秦的部队无机可乘,最终从内部瓦解。此战后,谢安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谢氏家族也成为最大的门阀大家。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谢安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同时也受到各方面的猜忌,尤其是司马皇族,但谢安不同于桓温,他没有称帝的野心,对他来说,抗桓温,稳晋室,败秦人已经足慰平生了。

​​

淝水之战两年后,公元385年,谢安病逝于首都健康城,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赠予谥号文靖。文为谥号中最高等级,可见对他一生的肯定。最后用李白的一首诗来评价谢安的一生: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晋门阀谢家的崛起,为什么是士族时代的回光返照?
东晋谢安,历史上最稳健的政治家,“苟”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为官
东晋门阀谢家崛起:士族时代的回光返照
“东山再起”的“东山”,说的是哪座山?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宰相被俘被待若上宾,相谈正欢时说错一话,被下令推墙压死
东晋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