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诸子-墨家篇】1-5.厚葬与薄葬,观儒墨立场

1-5.厚葬与薄葬,观儒墨立场

  葬礼——它源自人内心的情绪,是人对自己亲近的逝者一种情感思念的体现。

  当这种情绪具现化后,每个人都对葬礼的实施隆重程度有自己的执行‘标尺’。

  世界各地的葬礼文化虽然不同,但相同点就是地位显赫的人死去,就必然隆重。

  ‘葬礼’在古代也被用来证明其权利的象征。

  西周文化也讲‘厚葬’,且它是周礼之一,‘礼’的作用就是管理贵族日常生活行为的法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严格遵循‘礼’所制定的标准,不得僭越。

  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孔子把以前的‘周礼’只用于贵族,延伸到了普通大众,这是为了推广‘礼’,希望平民也主动去遵循当年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遵循的一些‘品德‘。

  这个’品德‘不是现在的道德,而是一种行为规范。

  我们都知道不论中西方的上流社会,都有一些繁杂的仪态举止,比如小贵族与大贵族交流时,他们的用语、坐次、跪拜或是行礼方式都有严格的讲究。

  这就是原始的’礼‘,最初是等级制度下为区分上下级的关系而制定,到后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加之等级制度的消亡,这些遗风慢慢的就演变为今天人们社交时的’礼仪规范‘。

  孔子希望周礼得到更多人去实践和弘扬,他要把周礼里面的一些’高贵品格’下放出来。

  所以‘厚葬’背后的文化传承非常深,它从最初的制度慢慢的已经变成了人的社会风俗。

  孔子强调‘忠孝’理论,对于父母采取‘厚葬’是为了彰显‘孝’,‘孝’是‘忠’的证明。

  基于这种从遗俗,不仅帝王将相的葬礼非常隆重,甚至有些有钱的大财主也希望自己的葬礼隆重。

  孔子要求‘厚葬依礼’,‘葬礼’是有等级的,天子的葬礼规格、贵族可不准用,贵族的葬礼规格平民也绝不能用,这些标准是不能僭越的。

  所以不是谁家有钱就可以僭越礼制去搞葬礼。‘葬礼’在孔子这里一种代表身份的‘仪式’,是政治统治制度的一环,它已经不是单纯埋葬一个死人那么简单。

  墨子作为最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的代表,墨子更关心的是优先解决温饱问题。贵族那套奢华玩意儿,墨子就极为看不顺眼。

  墨子的观点很现实,与其花过度的财力在死人身上,为何不用于活人身上?

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墨子·节葬》

  不仅墨子反对‘厚葬’,连孔子的弟子也有人表示反对。

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论语》

  用今天的话解释就是孔子的弟子宰予觉得守孝时间太长,耽误学习工作,于是他故意借‘礼乐’去反驳孔子:“三年守孝时间太长,您不是说做君子要操心大事吗?我三年不去操心‘礼、乐’的大事,天下就会礼坏乐崩。”

  孔子反驳:“你爹妈死了,你不守孝三年,你良心不会痛吗?”

  宰予说:“不会痛。”

  孔子无言以对,只能怼回去:“你是个畜生,不仁!”


  关于葬礼,道家也有表态。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庄子老婆死了,不仅不表示哀痛,还唱起歌来了。从这里也能看出道家人看问题是站在万物平等的立场去看,不以人为主体,生死是自然规律,淡然处之的态度。

  因为道家并不把‘葬礼’当做是政治因素,所以道家对葬礼的态度是很随意,‘你开心就好’。

  而儒家与墨家他们双方都有极为强烈的政治诉求。‘葬礼’的态度,也代表了政治方向的不同!

  孔子推崇‘厚葬’,因他是贵族立场!需要‘厚葬’去支撑他的‘忠孝、仁爱’理论。贵族可从来没想过吃不饱饭的问题,即便孔子是个没落贵族,生活也仅仅是比吃不起饭的穷人好一些而已,但他的思维依然保有贵族的情节。

  而墨子站在百姓立场,反对‘厚葬’就是对儒家‘忠孝、仁爱’理论的伤害,没有这套理论,儒家的整套治国逻辑都没有了,这等于是抄了孔子儒家学说的根基。

  一边是顾及现状的生活压力,一边是顾及政治统治的需要,双方都有绝不妥协、无法达成共识的理由。

  可以看出孔子与墨子他们的观点相悖,源于各自的立场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解读诸子就一定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论。

  墨子反对孔子的主张还没有完,接下来的一节又是给儒家学说来了重重一刀,气得孟子怎能不跳起来骂墨子。

(本小节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子閒诂(清)孫詒讓墨子後語下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墨子之礼学
《墨教归真》:《淮南子》记载的墨家|顾如
读诸子思想之研究有感(二)-- 墨子篇
“孔子的真精神”之一:孔子向右,墨子向左 人人网谷卿的日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