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之川:教材建设与语文教学品质
教材建设与语文教学品质(2011-01-07 06:52:53)
    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质。语文教育是一种“生计教育”,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好语文基础。同基础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一样,语文教材的内容又直接体现着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对人才培养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因此,语文教材建设对提升语文教学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品质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具体说来,又可以分解为识字写字、阅读(包括阅读现代作品和阅读古代诗文作品)、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品质。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我看来,语文教育首先应该落实的是“工具性”目标,“工具性”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因为所谓“人文性”最终也要靠语文教育的内容来体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这个“道”实际上就是“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语文实践中,不仅要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字组词造句的规律,进而形成语感,同时也必然会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正像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语文新课程在为语文学科定位时,共列了十条,其中前五条是 “人文性”的要求,后五条是“工具性”的要求,显然是把二者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固然,语文教育在育人上确实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每一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观点的启迪,受到作品中喜怒哀乐等感情倾向的熏陶和感染。久而久之,必然会在品格、意志的形成中潜移默化,进而打下精神的底子。但是,“人文性”是整个中小学教育中的共同任务,是各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演讲、体育、歌咏比赛,文学社团,春游秋游等)的共同追求,而不是语文这一门学科所能独自承担的任务。比如,我们不能把一般的阅读欣赏与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混同在一起,语文课上的阅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尽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课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亟需纠正。有人以为抓住了“人文性”,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结果导致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不敢抓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语文教学的品质。很多语文课上得缺少语文因素,丢掉了“语文味儿”,更像是“人文素养课”、“政治课”、“综合活动课”,等等。提高语文教学的品质需要返朴归真,回归语文。
  新课程实施以后,国家实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建设方针,打破了过去一套教材的垄断局面,涌现了多样化教材。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如何为提升语文教学品质服务呢?在我看来,最能提升教学品质的语文教科书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首先就是通过文质兼美的选文,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能够逐渐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满怀激情地学习语文,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充满乐趣地享受语文,进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留住。第二,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注释、助读系统、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基础,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其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第三,语文教科书还要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教师的不同发展方向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有助于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他们享受美好人生的过程。
  在具体的研究编写中,应坚持“守正出新”的指导方针,既注意继承我国语文教育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优良传统,又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编写队伍,包括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专业人员,高校或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还要有一线的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集思广益,精诚合作,荣辱与共,肝胆相照。认真分析当今时代高科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继承发扬我国语文教育包括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适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研究我国当前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实际,调查当今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期待和要求,以及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的师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文教科书既满足师生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又保持较高品位的汉语、文学、语文教育学的学术视野,从而为语文教学的高品质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点!观点!(17)语文是一门工具课
教学论文:实事求是教语文
目标与内容聚焦语言文字运用
【争鸣】杨先武:人文性真的“过头”了吗?
新课改实践中的思考——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读书笔记之一
语文课改中的问题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