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养生,你做对了吗?
userphoto

2022.09.02 安徽

关注

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天气,同时三伏天也是也是一年中养阳最佳的时节, 大家所熟悉的“冬病夏治”,也一定要抓住三伏天这个绝佳时机。三伏天这段时间我们该该如何养生,才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呢?今天的专家访谈我们为您邀请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何望生,来和大家聊聊三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何望生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讲师。

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对象,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安徽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分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中医药大学非课程类质量工程项目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成果1项,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问题一

三伏天,具体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叫三伏?

三伏天是指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谓“三伏,是初伏、中 伏、末伏的统称

 问题二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对人的身体是一种挑战,三伏天会给人体带来哪些不适感呢?

轻者出现闷热、心烦、口渴喜饮、食欲减退、出汗、气短、乏力、四肢困重、胸闷呕恶、尿赤短少、大便溏泻而不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中暑表现。


 问题三  

酷暑天,有的人就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这是什么情况?怎么治?

对于有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应先观察血压状态,血压会呈现季节性变化,在夏季血压可出现下降。因为夏季气温升高,会引起血管扩张、出汗增多,均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因素。当血压下降之后,会引起全身各脏器供血降低,所以出现心悸、胸闷、乏力、气短。此时应适当将降血压药减量或者停药。

对于血压正常的年轻人,应关注是否存在出汗多、进食少,尤其摄入盐少,夜间休息不够。此时需要饮食结构合理,如大量运动后适当的补充水、盐,同时保证夜间充足睡眠,提倡做适量的运动,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可能会使胸闷、乏力得到缓解。

上述两种情况经处理后没有好转迹象的话,需及时至医院就诊。


 问题四  

心脑血管患者在三伏天里容易遇到哪些危急时刻?该怎么应急自救和预防?

⑴空调房睡一夜——易致热中风。有人喜欢开着空调盖被睡觉,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使用空调时间不要过长,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超过5℃。

⑵一大早去晨练——易致急性心脑血管病。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人体耐受力将受到很大的挑战。如果太早到公园去晨练,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夏季晨练不宜过早,且要控制时间和强度,及时补充水分。

⑶渴极了猛灌水——严重可至心肌梗死。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梗。夏天喝水不能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100-150毫升即可。

⑷运动后猛喝冷饮——诱发心梗。如果在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冰饮,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动,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夏季降温要适度,最好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⑸刚吃饱就午睡——易诱发脑梗死。三伏天高温,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时午睡半个小时左右很有好处。但忌餐后即睡。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建议午餐后半小时后再午睡。

⑹出汗后洗冷水澡——易形成血栓。气温高,人体温度也高,洗冷水澡这种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梗,危及生命。满身大汗的时候,先用毛巾擦干汗,再去洗澡。如果要冲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冲四肢,等身体适应后,冲全身。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应备好急救用药,随身携带。在这当中,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硝酸甘油的备用问题。硝酸甘油在夏天天热的时候特别容易分解失效,所以到夏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更换,注意看一下有效日期和保存的温度。对于脑血管病患者,中风的120抢救法则:“1”观察一张脸,对不对称、口角是否歪斜;“2”查两只胳膊,是否能平行举起、单侧是否无力;“3”聆听语言,口齿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困难。只要有以上一种表现,就应赶快拨打120。


 问题五 

现在各大医院都在进行着冬病夏治,具体有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

冬病夏治的适应症: 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体虚感冒等; ⑵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辨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虚证等;⑶骨关节疾病。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寒湿腰痛、膝关节炎等;⑷儿科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遗尿、腹泻等;⑸妇科疾病。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产后身痛、畏寒、腹痛等;⑹亚健康调理。失眠、免疫力低下、易生冻疮、怕冷的虚寒体质人群以及老年养生保健。

 问题六   

三伏天里,猛喝绿豆汤可以解暑、清热解毒吗?

三伏天喝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暑,但过度的饮用则过犹不及。要注意2个方面:⑴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属于寒凉性质的药物,短期内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对于阳虚体质或湿气比较重的人应慎用。⑵绿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过量饮用会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不易被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故建议一周喝2次~3次,每次喝1碗即可。


 问题七  

运动后大汗淋漓时喝冰水,感觉很爽,但是运动后喝冰水导致危险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人如果刚从事完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身体的血液循环是非常快,特别是消化系统处于充血的状态,此时如果短时间内喝进大量冰水,会引起胃肠道的剧烈收缩,出现急性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这就是喝冰水对于胃肠道的一种急性损伤的症状。其次,中医认为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喝冰水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导致寒湿内蕴。如果反复这样做,即使是年轻人也会出现畏寒、胃口差、胃胀、关节僵硬疼痛等寒湿的表现。所以,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喝冰水,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没有好处,是应该避免。

 问题八  

夏天运动流汗后,应该喝什么最好?

如果出汗量不大,可以喝白开水、矿泉水、茶水、果汁、牛奶等。如果出汗量大,则最好补充含有一定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盐水、菜汤等。出汗量大时不要单独狂饮白开水,以免引起低钠血症。

 问题九  

天热时有的人会没有胃口,除了水果,什么都不想吃。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开胃呢?

原因有3个方面:⑴“热”:一方面夏季有高温高湿的特点,人体在这种刺激下,会出现胃酸、胆汁等各种消化液大量减少,胃肠蠕动节奏变得缓慢无力等变化。另一方面天气炎热会导致出汗量大,导致水分及盐分丢失,补充水分及盐分不及时也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造成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饥饿感不强, 食欲减退。⑵“作”:目前很多人夏季厌食却是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例如因为炎热长期呆在空调房中,缺乏运动;或者没有定时饮水习惯,等到口渴了就大量饮水,超过了胃肠正常的负担;或者暴食冷饮、冰淇淋等导致胃肠受损;或者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导致饱腹感也会减少食欲。⑶“弱”:夏季的特点是又热又潮湿,有些人本身也是“痰湿体质”。中医认为“外湿”诱发加重了“内湿”。所以在同样的情况下,有痰湿体质的人会更厌食些。另外中医还认为“暑伤气”,平素体质好的人可能感觉不明显,而平素气虚的人在这个时候明显感觉胃肠功能更差,乏力等不适症状都会出来。

“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问题十 

三伏天养生,怎么吃才最好?

⑴合理搭配,能量充足。荤素搭配可以更好的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来源,因为含氮化合物主要来自于人体中蛋白质,来源不足容易导致人体负氮平衡。随着温度升高人体的代谢也会增加,主食的粗细搭配,可以让人更好的保证主食量,同时让膳食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三伏习俗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是保证能量和蛋白质充足的方式。另外,强调多瓜果,尤其是水分含量丰富的食物。

⑵水分充足,以汤为主。高温让人体通过排汗、排尿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因此人体容易出现缺钠、缺钾、缺镁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要主动补水,每天必要的时候盐水补充。除了日常增加饮水以外,一定要注重以汤的形式补充水和盐分。大量出汗的人,还需要在两餐之间补充含盐饮料,氯化钠浓度控制在0.1%。当然,也要注意尽量清汤,不要太多油的汤。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三伏天,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人至少2000毫升。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⑶增酸加苦,精心烹制。三伏天容易出现没食欲,增酸味、苦味,可以帮助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同时精致的摆盘、丰富的色彩,也会让进食更有滋味。


 问题十一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湿气重呢?在“三伏”天里,如何祛湿?

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暑多夹湿,湿与脾相应,故湿多伤脾。湿性重着粘滞,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及脏腑的运化功能。古有“湿重如裹”之说,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湿气所到之处,会有不同的身体表现。湿气重的表现:头胀而痛或首如裹,胸前作闷,口不作渴,身重而痛,四肢懈怠,遍体不舒,小便清长,大便粘滞,舌苔白腻。

祛湿方法:⑴起居防湿。“防湿”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应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切忌空调风对着吹,避免得“空调病”,《黄帝内经》顺时顺应阳气的生发宣泄,该出汗时就应当出汗。⑵饮食祛湿。脾胃养护是夏季祛湿的重要环节。“夏季暑湿,适宜清补”。饮食摄养宜清淡,忌油腻,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品。同时注意“夏不欲穷凉”,切忌冷饮不离手,饮食过分贪凉就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气机不畅,从而做了“湿”的帮手。推荐食物:山药、冬瓜、白扁豆、绿豆、赤小豆、薏米仁、木瓜等。⑶运动祛湿。 “动能生阳,汗能排湿”,适当的运动能够使机体在盛夏维持健康的状态。夏季不宜剧烈运动,慢跑、健走、打球、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慢性有氧运动,都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简单有效方法。⑷祛湿有方。芳香化湿是中医临床祛湿的重要治法之一。芳香化湿类中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有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之功。常用的药物有藿香、佩兰、厚朴、苍术、紫苏、砂仁等。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问题十二 

三伏天里可以用艾灸祛病吗?

三伏天可以用艾灸治疗某些寒性疾病,通过艾灸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如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及大椎穴。

编辑:马大姐话健康栏目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高温别这么喝水!心梗、猝死都和它有关
夏季湿气排不出,睡再久也睡不饱!已被疯转!
湿疹应该吃什么好?
夏季谨防心血管病出没,不想高温变“高危”,牢记6点养生建议,安然度夏,少生病
不经意布下的生命雷区
夏季心脑血管意外高发,这8件事不要做!容易增加患病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